高一政治第一章教案商品和商品经济复习教案.doc

高一政治第一章教案商品和商品经济复习教案 【核心思想透视】 1.突出一条主线商品经济 本课以商品经济为主线,围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展开分析,阐释了商品经济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启示人们发展商品经济必须懂得并遵循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按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办事。 2.掌握一个中心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本课第一节从商品出发,围绕商品生产展开分析,揭示了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
第二节从货币入手,围绕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展开分析,揭示了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归纳总结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及相关内容。可见,价值规律是本课的中心内容。掌握本课内容,必须牢牢抓住价值规律这个中心。 3.强调四个基本点 (1)商品本课最基本的概念 无论是进行商品生产还是进行商品交换,都离不开商品。因此,认识商品经济,必须首先从商品谈起,认识商品方面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只有搞清了商品及其相关知识,才能正确认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深刻理解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2)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基本属性 这是本课最基本的内容。从商品生产者看,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在于获得商品的价值,为此,商品生产者必须首先生产出商品的使用价值。否则,价值便失去了物质承担者,商品生产者的目的就难以实现。从商品交换看,商品购买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为此,购买者必须支付出相应的价值。否则,购买者的目的也无从实现。可见,无论是商品生产还是商品交换,都离不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因此,认清商品经济,就必须认清商品的基本属性。 (3)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货币于生具有的。随着商品交换的不断发展,货币逐渐有了其他三项职能。从货币的基本职能与其他职能的关系看,货币的其他职能是货币基本职能的延伸和发展,认识货币的其他职能,也必须首先要搞清楚货币的基本职能。再者,弄清货币的基本职能,还可以加深对商品和商品交换的了解,把握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因此,认识货币,必须强调货币的基本职能。 (4)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这是本课的教学中心,是本课内容的终结和归宿。认识商品经济,目的就是认识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按规律办事,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一规律贯穿于我国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发挥其作用,对推进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4.提高思想认识本课的教育价值 一方面,通过学习商品基本知识,使人们树立质量的意识、诚实信用意识,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的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打击假冒伪劣商品;
另一方面,通过学习货币方面的基本知识,使人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划清合法获得和使用金钱与拜金主义的界限;
再者,通过学习价值规律,培养学生的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开放观念、平等观念等。 【知识内在联系】 1.商品与劳动产品、物品的关系 (1)从逻辑学上来看,三者之间是包含关系。如图 (2)从知识的内在关联上看, 第一,商品与其他劳动产品的关系(如图) 关系 商品 其他劳动产品 区别 商品用于交换,有价值,商品是历史范畴 其他劳动产品不用于交换,没有价值,其他劳动产品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范畴 联系 二者都是劳动产品,有使用价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第二,商品与非劳动产品的关系(如图) 关系 商品 非劳动产品 区别 商品是劳动产品,用于交换,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非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一般不用于交换,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联系 二者都有使用价值 2.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1)区别 第一,二者的含义不同。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叫商品的使用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叫价值。 第二,二者体现的关系不同。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即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第三,二者在商品中的地位不同。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的属性,因而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因而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第四,二者在商品中的作用不同。不同的使用价值决定了不同的商品需要交换;
而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决定了商品交换的比例。 (2)联系 第一,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同时存在,缺一不可。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离不开价值,凡是商品必然有价值,离开价值,就不能成为商品;
作为价值也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离开使用价值,价值就失去了载体,也不能成为商品。可见,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第二,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相互排斥的。对商品生产者而言,商品的实际意义在于价值,即为了价值而生产使用价值,为了实现价值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
对商品购买者而言,商品的实际意义在于使用价值,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可见,无论是商品生产者还是商品购买者,都不可能同时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因而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相互排斥的。 3.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它有价值量(即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价值总量之分。 (2)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有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分。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个别劳动时间不影响商品的价值量,但会影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商品的价值总量成反比。 (3)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它有个别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之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
尽管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但由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小,因而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可见,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个别劳动生产率虽不影响商品的价值量,但可以改变个别劳动时间,使单位商品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发生变化,从而使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发生变化。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商品的价值总量增加;
反之,商品的价值总量减少。可见,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总量成正比,与商品的价值量无关。

(5)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用图表示为 4.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 (1)价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与商品的价值成正比。 (2)货币币值。商品的价格是用货币来表示的,货币币值高,商品的价格就低;
反之,商品的价格就高。可见,商品价格与货币币值成反比。 (3)商品供求。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因而,价格与供给成反比,与需求成正比。 (4)纸币发行量。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导致纸币贬值,引起价格上涨。反之,就会引起纸币升值,价格下跌。 5.商品与货币的关系 商品与货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它们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基本属性,是二者的统一体。货币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尺度,是商品交换的媒介。二者实质上都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但货币又不等同于商品,货币是指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本质上是一般等价物。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而商品不具有货币的上述各种特性。 6.货币与纸币的关系 货币与纸币既有严格的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这表现在 (1)区别 首先,二者的含义不同。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而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其次,二者的本质不同。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商品,本身有价值,而纸币在本质上是货币符号,本身没有价值。 再次,二者的职能不同。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而纸币只是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2)联系 纸币是货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货币符号,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的发行量客观上是有规定的,是由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决定的。 7.价值规律的含义、内容、形式和作用之间的关系 (1)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因而在价值规律的内容中,必然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两个方面的基本规律。事实也确实如此,价值规律内容中的“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属于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属于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 (2)价值规律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的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二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正是由于价格与供求的双向制约,调节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3)价值规律的作用与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是紧密相联的。价值规律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作用是由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引起的,是通过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实现的。价值规律的“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作用是由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决定的,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的作用正是前一作用的结果。可见,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必须把它与价值规律的内容联系起来加以认识。

【重点难点剖析】 (一)重点 1.商品概念 [原因分析] 商品概念是本课乃至全书中最基本的概念,教材中一系列内容及理论都是建立在商品概念的基础上,因而商品概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必须全面、深刻、准确地加以理解。 [理论剖析] (1)从定义上理解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必须是劳动产品,二要用于交换。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成为商品。 (2)从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的关系上理解(见知识内在联系1)。 (3)从存在条件上理解在私有制社会里,由于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存在,必然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社会分工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存在,也必然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4)从基本属性上理解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5)从实质上理解从现象上,商品是物,但实质上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体现的是生产关系。 2.商品的基本属性 [原因分析]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这是本课最基本的内容,以后教材中的一系列内容,都是建立在这个基本观点上的,因而商品的基本属性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理论剖析] (1)商品使用价值的概念。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用途。它是商品与物品、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因而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是商品特有的属性。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2)商品价值概念。 第一,商品价值的含义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价值。理解这一概念,首先要抓住“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劳动产品都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但不等于都是商品。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才有价值。因为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生产者为他人、为社会而进行的,通过交换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转化为价值。而凝结在劳动产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生产者为自己进行的,不用于交换,也就不体现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从而就不能转化为价值。 第二,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劳动产品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但不能认为就有价值。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需要相互比较凝结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因此,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即商品才有价值,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没有价值。价值是一切商品的共性,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第三,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本质属性。商品的价值是在商品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