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安徽省合肥五十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解析版)

2019年安徽省合肥五十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20 分) 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以下古代的发明或技术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水车灌溉 B. 雕刻石像 C. 烧制陶罐 D. 棉花织布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A、水车灌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雕刻石像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烧制陶罐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棉花织布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

2、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疾病传染 B.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节约用纸 C.含磷污水直接灌溉农田,给庄稼施肥 D.节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 【 答 案 】 B 【 解析 】 解A、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会加剧树木的砍伐,不利于环境保护,错误;

B、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节约用纸,有利于环境保护,正确;

C、含磷污水直接灌溉农田,给庄稼施肥,会造成粮食污染,错误;

D、节日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错误;

故选B。

根据已有的保护环境的措施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3、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人体中含钠80~120g,对于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起重要的作用。如图是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原子核内有11个中子 B.钠原子的质量为22.99g C.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金属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 A、根据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故A不正确;

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常省略而已,所以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
故B 不正确;

C、根据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所以在化学反应中易失掉这1个电子;
故C正确;

D、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故金属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D不正确;

故选C。

A、根据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信息进行解答;

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常省略而已,进行解答;

C、根据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即可解答;

D、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在原子中,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及相对原子质量单位等的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4、 规范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用氯化钠 B. 用力塞紧橡皮塞 C. 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D. 给液体加热 【 答 案 】 D 【 解析 】 解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要用药匙取用,取下的瓶塞要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作为干燥剂来使用,常常干燥中性和酸性气体,但是氨气属于碱性气体,不能干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且均匀受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A、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在试管口塞橡皮塞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给试管中得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病 B.食用碘盐可预防骨质疏松 C.霉变大米经淘洗后可食用 D.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 【 答 案 】 A 【 解析 】 解A.人体缺乏铁元素易患贫血,所以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病,故正确;

B.人体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所以食用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故错误;

C.霉变大米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毒素,即使洗净后也不能食用,故错误;

D.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故错误。

故选A。

A.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B.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C.根据霉变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来分析;

D.根据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本题属于基础题,掌握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6、 归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归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归类 物质 A 氧化物 水、干冰、过氧化氢 B 常见的碱 烧碱、熟石灰、氨水 C 新能源 氢能、太阳能、汽油 D 环境问题 酸雨、温室效应、PM2.5超标 A.A B.B C.C D.D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A.水、干冰、过氧化氢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故正确;

B.烧碱--氢氧化钠、熟石灰--氢氧化钙,氨水,三者都属于碱,故正确;

C.汽油不是新能源,故错误;

D.酸雨、温室效应、PM2.5超标这是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故正确。

故选C。

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碱的概念来分析;

C.根据新能源的知识来分析;

D.根据影响环境的问题来分析。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

7、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的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关于羟基磷酸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有机化合物 B.由42个原子构成 C.由一种金属和三种非金属组成 D.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526 【 答 案 】 D 【 解析 】 解A.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不含碳元素,属于无机化合物,故错误;

B.该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C.该物质是由一种金属元素和三种非金属元素组成,故错误;

D.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010)(1626)2526,故正确。

故选D。

A.根据无机物与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计算方法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海域成功试采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用作燃料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B.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81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答 案 】 A 【 解析 】 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

A.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故正确;

B、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6(322)14,故错误;

C、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的方程式是.故错误;

D、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

故选A。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方程式,根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

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则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 答 案 】 B 【 解析 】 解A、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是水不是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则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该选项说法正确;

C、纯净物不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例如铁是纯净物,是由铁原子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都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是中和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分子、原子、离子都能够组成纯净物;

酸和碱反应生成碳水的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0、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t1℃时,将10g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可得到60ga的饱和溶液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除去a中混有的少量c物质,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A、据图可以看出,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正确;

B、t1℃时,a 的溶解度为20g,将10g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可得到60ga的饱和溶液,正确;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错误;

D、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除去a中混有的少量c物质,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正确;

故选C。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3 分) 11、 干粉灭火器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或磷酸铵盐)来灭火。如图是学校实验室配置的一种干粉灭火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识的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写一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

(2)在钢瓶表面涂油漆可以防锈是因为______。

(3)干粉灭火器吹出的碳酸氢钠落在可燃物表面,受热分解会产生二氧化碳,其灭火的原理是______。

(4)对于废弃灭火器中的磷酸铵盐可用作______。对钢瓶等废弃材料进行回收利用的目的是______。

【 答 案 】 铜(或钢) 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