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热点二轮复习:古代中国的思想

专题三 中国古代思想的演变 及科技、文艺 第一讲 古代中国的思想 问题一 “百家争鸣”的背景及影响 1.(2019年河南中原名校高三第六次质量考评)战国时期齐宣王多次向孟子问政,甚至像齐伐燕这样的重大决策,也向孟子征求意见。后因彼此政见不合,孟子要离开齐国,齐宣王还尽量挽留他。这反映出当时 A.齐国学术氛围日渐宽松 B.孟子的思想在齐国受排斥 C.儒学无法迎合社会需要 D.士阶层的社会地位凸显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向孟子问政”“向孟子征求意见”“齐宣王还尽量挽留他”可知,齐国统治者对士阶层采取宽容政策,也说明士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士阶层社会地位较高,故D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齐宣王之前的学术氛围,也就无法体现由“严”到“松”的过程,故A项错误;
材料只能反映齐宣王与孟子政见的不同,无法体现孟子思想在齐国是否受到排斥,故B项错误;
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齐国统治阶级对士阶层的政策,不能推出儒学无法迎合社会需要,故C项错误。

点睛“向孟子问政”“向孟子征求意见”“齐宣王还尽量挽留他”是解题的关键;
从中分析出“士”阶层的社会地位。

2.(2020年河北大名高三9月月考)孔子坦言“吾从周”,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实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周道”。但是他在教育上却主张“有教无类”,推动了学术下移。这一现象 A.是战国儒学发展的产物 B.体现了孔子毕生对社会平等的追求 C.是当时社会转型的反映 D.体现了崛起中的士阶层的政治诉求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指的是学生不分贵贱贫富等级,适应了下层民众接受教育的要求,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反映的是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C选项符合题意;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人,A选项与材料的时间不符合,排除;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强调等级秩序,B选项排除;
有教无类是政治变革在教育上的反映,与士的阶层崛起无必然关系,D选项排除。

【问题突破】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1)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士”阶层受到各诸侯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各自的主张。

(3)思想文化“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学者,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2.影响 (1)“百家争鸣”为封建社会提供了多种思想范式。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2)“百家争鸣”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起了巨大的作用。如中庸(“过犹不及”)、安贫乐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重亲情等。

(3)“百家争鸣”对后代文化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道德经论语韩非子等经典著作滋养着一代代中国人,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

问题二 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1.(2019年海南卷)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 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 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 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 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答案】B 【解析】孔子认为,君子重视礼仪道德,小人逐利;
孔子看不上大富大贵但不重视礼仪道德的人。故本题选B。材料并未涉及社会等级的认识、社会贫富分化的认识、百姓追求财富的认识,故排除其他三项。注意,“小人”不等同于“百姓”。

2.(2019年天津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

据论语孟子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主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异同的原因。(8分) 材料二 “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 “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韩非子 (2)依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子“兼天下”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7分) 材料三 董仲舒说“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 (3)材料三中,董仲舒看到“至今不可善治”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春秋大一统”。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董仲舒“大一统”理论的历史意义。(4分) 【答案】(1)实现国家统一,恢复礼乐制度。

孔子主张复兴周王朝;
孟子主张由推行仁政的诸侯建立新的王朝。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天下战乱,民心思定。

春秋时期,周王室仍有影响力,孔子对周天子抱有期望;
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孟子对周王室不再抱有幻想。

(2)强调法、术、势的作用;
主张以法治国,法随时变;
宣扬君权至上。

秦奉行法家思想,富国强兵,进行统一战争结束割据局面,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秦朝推行严刑峻法,实施暴政,迅速灭亡。

(3)适应时代需要,发展了大一统理论,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霸诸侯,一匡天下”“望周之复兴”“尊新王万乘之国行仁政”“改朝易姓”可知,孔子主张国家统一,复兴周王统治秩序,孟子主张建立新王朝,施行仁政;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立足于春秋战国的政治局势,分别从春秋时期周王室统治权威影响及孔子主观愿望、战国时期诸侯称王局面及孟子对周王室统治的失望等进行分析阐述。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有能服术行法”“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从推崇法、术、势、实行法治、提倡君主权威进行回答;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秦国以法治国思想下对国家统一及集权体制建立的作用及秦朝实行法家思想导致暴政而亡的历史结果进行分析阐述。

(3)根据材料三“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结合所学,从适应时代需要、理论发展、国家统一的历史影响进行阐述即可。

【问题突破】道家、儒家、法家、墨家 派别 代表 核心主张 评价 道家 老子 顺应自然、清静无为 某些思想具有消极影响 庄子 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包含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儒家 孔子 “仁”“礼” 缓和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孟子 实行“仁政” 调整阶级矛盾,有利于封建统治 荀子 实行仁义、王道;
主张礼法并用;
“制天命而用之”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利用自然、发展生产的朝气和信心 法家 韩非子 加强君主专制,实行“以法治国” 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中央集权的迫切愿望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 反映了广大小生产者要求和平、稳定的愿望 问题三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
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单一的学说难以适应复杂的统治需要,新道学适应了西汉初期修养生息、恢复生产、巩固政权的需要,而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选项符合题意。王国势力强大是董仲舒新儒学出现的一个因素,巩固统治才是主要因素,A选项排除。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本质上属于文化专制,而不能体现对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B选项排除。董仲舒的新儒学具有强烈的排它性,无法体现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D选项排除。

2.(2019年北京卷)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诸子“百家争鸣” B.始皇帝焚书坑儒 C.汉武帝独尊儒术 D.司马迁撰史记 【答案】C 【解析】诗书由孔子的私学教材最后位列汉代官方史书的第一大类,反映了孔子和儒家思想地位的提升,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正统,故选C项;
诸子“百家争鸣”主要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与题中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
始皇帝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大受打击,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B项;
司马迁撰史记明显与孔子和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无关,故排除D项。

【问题突破】汉代治国思想 1.形成过程 (1)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实现统一后的秦朝,难以用儒家思想实现大统一,而法家思想却能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

(2)历经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的西汉,面临着生产遭破坏、社会经济凋敝的局面,实行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

(3)汉武帝时,国家稳定,步入正轨,不能再实行严刑酷法,而以比较温和的儒家思想为宜。汉武帝一方面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另一方面“崇儒尚法”,逐渐形成了“外儒内法,剂之以道”的治国模式,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

2.发展 这种思想尤其体现在存在时间较长的汉、唐、明、清等封建统一王朝。

3.影响 儒、道、法家的治国思想是中国古代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其精华部分对现代中国仍有借鉴作用。

问题四 宋明理学 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答案】B 【解析】由人物“程颢”可大致推测本题考查方向为“程朱理学”,根据材料“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可知程颢认为“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主张通过探究世间万物来求理,B选项符合题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材料主旨不符,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C选项排除。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属于老子的思想,D选项排除。

2.(2019年重庆巴蜀中学高三11月月考)“理欲之辨”是中国古代思想界争论的热门话题,南宋理学之集大成者朱熹认为“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盖天理者,心之本然,循之其心则公而且正。”据此可知,朱熹的理欲观 A.压抑人们的正常欲求 B.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 C.有利于规范人的行为 D.带有非常大的欺骗性 【答案】C 【解析】据所学可知,“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是指人心从根本上就具备了仁义道德,正是天理赋予人心这样的品质;
“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意思是追名逐利的意愿源自我们的内心,而它表现在对满足物欲的追求。这就体现出人的欲望是自私的;
“盖天理者,心之本然,循之其心则公而且正。”是指人们要按天理赋予人心的了仁义道德去公正的做事,由此可知朱熹的理论有利于规范人的行为,C正确;
据材料“盖天理者,心之本然,循之其心则公而且正。”并结合所学可知,朱熹要求人们天理赋予人心的了仁义道德去公正的做事,没有涉及压抑人们的正常欲求,A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