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一季度全球IPO降温.docx

2016一季度全球IPO降温 2016年一季度,中企IPO活动表现不佳。多家境外上市股市拟回归A股,A股壳资源争夺或更激烈。

2016年一季度,中企IPO活动表现不佳,共计43家中企完成IPO,同比下降56.12;
募资规模358.91亿元,同比下降42。与近两年同期相较,IPO数量及规模均明显下滑。(见图1) A股共24家中企IPO,H股共17家中企IPO,美股仅2家IPO。其中银行业中企港股IPO表现良好,浙商银行(02016.HK)IPO融资规模达百亿元以上。多家境外上市股市拟回归A股,A股壳资源争夺或更激烈。

公开数据表明,今年第一季度全球IPO募资规模仅为96亿美元,同比下滑73,为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低纪录。第一季度低迷的IPO表现影响全球所有地区。其中,亚太地区IPO募资规模同比下滑62,欧洲IPO募资规模同比下滑80,北美IPO募资规模同比下滑94。

虽然全球IPO活动的降温对于我国资本市场有一定的冲击,但是亚太地区IPO收益占全球收益的54,主要得益于我国两家商业银行的IPO一一浙商银行(02016.HK)和天津银行(01578.HK)。这两家银行的IPO也是今年第一季度全球融资规模最高的两起IPO。

按交易板块划分,2016年一季度共24家中企于A股上市,其中上交所9家;
深交所15家,其中深交所主板6家,创业板9家;
港交所17家,其中港交所主板9家,创业板8家;
境外美股上市2家。德勤中国全国上市业务组就香港和中国大陆的最新市场31日发布报告指出,以2016年首三个月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活动所筹集的资金计算,来自香港、深圳和上海的证券交易所超越纽约,跻身全球五大IPO市场之列。(见表1) 2016年一季度,IPO募资规模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6家,金融行业两大地方银行浙商银行(02016.HK)、天津银行(01578.HK)分别募资109.16亿元、61.45亿元高居榜首前两位,共于香港主板上市;
房地产业融信中国(03301.HK)年初于港交所创业板上市,以15.3亿元的规模位居排名第三;
教育行业成实外教育(01565.HK)以15.19亿元募资规模排名紧随其后;
中国免疫抗肿瘤药物研发企业百济神州(BGNE.NASDAQ)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今年第一家赴美IPO中企,募资规模10.38亿元;
南方传媒(601900.SS)为本季度唯一一家文化行业IPO中企,募资规模10.37亿元。(见表2) 位列2015年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业1000强”榜第145位的浙商银行(02016.HK),3月30日正式于港交所主板上市。以招股价每股3.96港元的价格共发行股份33亿股,募集资金约为115.91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09.16亿元。这是今年首个IPO融资规模过百亿的IPO项目,在近期颇为平淡的IPO市场中备受瞩目。

目前,在面临经济发展放缓、息差普遍收窄、商业银行利润增速显著下滑的格局下,浙商银行(02016.HK)逆势而上,无论在资产规模增速还是资产质量上,表现均十分抢眼。本次于港交所上市,利用香港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有利于提高海外投资者对浙商银行的认知度,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布局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A股IPO规模触同期低谷 2016年一季度,24家中企成功于A股IPO,环比下降11.11;
募资规模112.93亿元,环比增长0.54。本季,一改往年暖春表F,IPO数量及募资规模触往年同期低谷。(见图2) 自去年11月份IPO重启以来,管理层为稳定股市,降低IPO发行对二级市场的冲击,IPO获批数量每批控制在10家以内,无论从数量还是规模上来看,监管层下发批文的节奏依然保持稳定。目前市场仍处于去年大跌后的修复行情中,会有反复,但更应该看到的是,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和改革进程看,稳步发展的资本市场是不可或缺的。

港股17家中企IPO 2016年一季度,港股市场17家中企IPO,环比下降68.52;
募集资金229.03亿元,环比下降71.66。全球资本市场IPO募资规模10亿元以上的6家企业中,有4家于港交所上市,包括金融行业两大地方银行浙商银行(02016.HK)、天津银行(01578.HK)分别募资109.16亿元、61.45亿元高居榜首前两位;
房地产业融信中国及教育行业成实外教育以15.30亿元及15.19亿元的规模排名紧随其后。(见图3) 2月2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意见提出,一行三会等负责推进股票、债券市场改革和法治化建设,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将适时启动“深港通”。未来,由于大陆政府的推进,香港有望迎来更多大陆企业赴港上市,另一方面,国内A股在受到中国持续对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影响之下,其IPO活动增速预计放缓。

本季境外IPO仅2家,均为在美上市的医疗行业公司,即百济神州(BGNE)、和黄药业(HCM)。IPO募资规模分别为10.38亿元人民币及6.57亿元。专家表示,未来几年是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双向开放的重要窗口期和成长为世界一流市场的难得机遇期。加强与国际市场的沟通,既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广泛学习境外经验、与国际接轨,加强自身的发展能力和水平,也有利于倒逼我国市场推进市场化改革。一系列工作的不断推进,将在沟通境内外资本、优化制度供给、提升我国市场价值发现能力、提高市场配置效率等方面不断起到推动作用。

平均退出回报率7。66倍 本季共13家有VC/PE背景中企实现上市,共49家VC/PE机构基金实现退出,合计退出账面退出回报40.73亿元,环比降低84.43,平均退出回报率为7.66倍,环比增长超3倍。同比2015年1季度,退出回报规模大幅下.降,平均退出回报率上浮410.67。(见图4) 本季港股中企IPO企业有2家企业有VC/PE机构退出,涉及14笔退出,IPO账面退出金额6.68亿元,退出回报高达17.75倍。通过国微技术(02239.HK)的上市,金沙江创投、华登国际、Oak、Mayfield实现了高回报退出,提升了本季退出回报率的总体水平。

本季度各细分行业间募资规模差异较大,仅金融行业IPO募资规模就占据近半壁江山,制造业及医疗行业分居IPO规模二三位。从数量上看,制造业及电信与增值位居前两名,其次为医疗健康、建筑建材等行业。(见图5、图6) 细分地区来看,2016年1季度浙江及天津地区募资规模名列前两位,在港交所上市的浙商银行及天津银行占据大部分的规模,平均IPO规模也位居前两名。广东地区及香港地区积极推进IPO,IPO数量分别以12家及7家位居前二。(见表3) 退市或转战A股 继二月份聚美优品(JMEI.NYSE)宣布收到来自CEO陈欧及红杉资本等递交的私有化申请,准备以每美国存托股(ADS)7美元的价格私有化消息后,三月份奇虎360(QIHU.NYSE)在集团总部召开特别股东大会,敲定了私有化相关事宜,至此奇虎360私有化进程迈出了关键的决定性一步。但原本被预期的战略新兴板被搁置,注册制暂停的背景下,奇虎360回归具体操控方式或为借壳A股公司。

以2014港交所最高IPO规模备受瞩目的地产巨头万达商业(03699.HK),于上市1年多后考虑私有化。3月末f达商业公告表明,万达商业控股股东正初步考虑就H股进行一项自愿全面收购耍约,如经落实,将可能导致公司私有化以及公司于联交所除牌。万达商业在港股市场的价值被低估,可能是万达商业急于H股转战A股市场的主要原因。回归A股虽是众望所归,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房地产公司最终能否如愿回归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毕竟IPO重启之后,除了绿地等极少数国企能通过借壳上市外,还没有其他地产企业成功在A股IPO的案例。

此外,全球第二大工业及亚洲最大工业铝挤压产品研发制造商中国忠旺(1333.HK)、港口运输行业青岛港(06198.HK)正在考虑启动借壳回归A股的上市计划

原本期待的战略新兴板能为这些中概股开辟一条新的上市通道。如今该希望变得渺茫了。H股公司回归A股市场,主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通过借壳,一种是进行IPO。进行IPO的话,需要排队等候,耗费的时间长,因此借壳或成为H股企业转战A股的主要途径,此情况下A股壳资源争夺或更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