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农村建设政策 [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文体活动的引导与推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到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是一项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民主建设、生态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综合工程。党的新农村战略自部署实施以来,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广大农村已经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二十字方针的要求,稳步扎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中“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也为乡镇文化站开展农村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
  大力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要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十七届人大报告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战略布局出发,从我国新时期新阶段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需要出发,从保障人民权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出发,提出了要努力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要求。对于中国这个农业大国来说,搞好农村文化建设是实现农村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因素。
  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农村文化建设不仅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公共文化设施保障,还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精神资源,有助于形成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有观点认为,经济建设应该先于文化建设,有了经济基础才能种植文化的根苗。我认为这种将经济与文化机械分割的说法是片面的:只有生长在深厚文化土壤上的经济才是稳固可持续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增加人们的幸福与满足感,它只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养分。所以,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需要相辅相承、平衡运行。总体来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农村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文化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我镇的农村文化建设也出现了一些亮点:比如农村的体育健身设施得到一定的普及;农家书屋也相继在各个行政村建立;自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也比以前有所增加。应当说,良好的开端,为新农村文体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一些农村群众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文化素质又相对不平衡,就我镇新农村文化建设而言,其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没有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我镇虽然在十六个行政村分别建立了农家书屋和文体活动室,但是这些设施的利用率却不尽人意,比如有的农村篮球场地被用作了晒谷场,有的被挪作他用。有的农家书屋要么门可罗雀,要么成了打牌聊天的会所。一方面原因是,农村群众看书学习的意识普遍较弱,因此在农家书屋看书的群众屈指可数;另一方面是有的群众还未能从传统的地方性的娱乐方式中转变过来,因此出现了坐在牌桌前的群众远远超过坐在书桌前的群众。这些因素从根本上导致了一些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品味不高。
  二是文艺人才的严重缺失。农村文体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民众中间的文艺能人密切相关。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输出,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的输出,导致大量可以从事农村文化建设的本土人才流失,同时也导致了有一技之长的文艺人才被经济大潮冲散。一些文艺骨干的外流直接影响了村民自发组织的文化群体的失散。现在,农村群体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留在农村的大多是年长的爷爷奶奶和上学的少年儿童,中青年层次相对较少。如果要求各村派选手参加市镇组织的文体比赛,人员组织方面的困难不言而喻。
  三是民间文艺组织的管理亟待规范。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农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他们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农民群众自发参与文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热情变高了。目前我镇已形成西来镇体育协会、西来镇社区艺术团、西来镇老年健身队等三支民间文体组织。这些组织大都由一些中老年同志参加,虽然平时活动还能照常开展,但其中出现的问题仍不容忽视:如队员之间经常发生矛盾纠纷,不服从队长管理及活动安排,为了参加演出方阵用谁不用谁等问题拌口角、闹意见。队员对健身娱乐的目的认识不全面和缺乏团结协作精神。
  这些问题是当前我镇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解决此类问题迫在眉睫。乡镇文化站作为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桥梁与纽带,是传播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我们能否以形式新颖、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吸引和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并对目前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作客观理性的分析与思考,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有效地抵制当前农村文化中的消极现象,健康有序地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乡镇文化人责无旁贷的职责。下面就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文体活动的引导与推进粗略地谈几点看法:
  一是要加强学习。提高文化管理者的素质。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适应工作需要,文化管理者要加强多方面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首先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了解当前农村工作的形势与任务,紧跟时代脉搏;其次要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业务培训班,并对照工作实际消化理解,化知识为力量。文化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文艺专长不求样样精通,但求熟悉了解,只有自身素质过硬,才能使群众信服,在群众中树立威信,从而行之有效地开展农村文化工作。
  二是要积极引导。群众文化是根植于乡土的,它是人民群众以自身活动为主体,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群众文化一方面是群众的自觉行为,另一方面还需要文化管理者的引导与促进。对工作中出现的农村群众读书意识薄弱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经常开展“读书周”活动来制造文化氛围。让群众知晓读书的好处、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在活动中适时向他们推荐一些农村实用种植养殖技术等优秀图书,鼓励他们边学边干,以此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同时,我们也要经常开展农民运动会等体育活动来调动广大群众健身强体的积极性,运动会项目可以是农村常见的生产生活技能,也可以是专业体育比赛项目,这些活动项目可以适当增加趣味性,从而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使群众在妙趣横生的活动中接受健身观念、增强健身意识。我们在工作中还发现,城镇的夜场舞现象正逐步向农村渗透。所谓夜场舞,是指群众利用晚饭后的业余时间,成群结队地聚在广场或商场门前等开阔场地,随着音乐节拍,用简单的舞蹈动作来化解工作疲劳,舒缓身心的舞蹈形式。这种现象的产生,说明了农村群众参与健身锻炼的热情不断增长,我们要积极引导好这些群众活动,可以适时聘请专业舞蹈老师为他们做辅导示范,这样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而且能够使他们的舞蹈水平不断提升,用多姿多彩的舞姿展现新农村群众的风采。
  三是要健全队伍。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们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书法、美术、音乐、舞蹈等比赛活动,挖掘出民间文艺方面的能工巧匠,并通过技能培训、艺术辅导为农村培养优秀的文化艺术骨干,充分发挥农村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并通过他们的带动,打造几支专业技能较强的文艺人才队伍,筑牢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对于已经形成的民间文体组织,我们一方面要做到科学管理,针对团队属性制定相应的活动规章制度,使之运行更加规范;另一方面要经常沟通交流、热情服务,及时了解他们在活动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政策方面的引导,及时化解他们的矛盾纠纷,活动中如缺少相应的设备要想方设法加以完善。另外,还可以鼓励农民自发创办形式多样的业余文体团队,丰富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引导农民步入正规的文化传播途径,吸收多种文化的营养,从而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使乡风更加文明,农村社会更加和谐。
  四是要创新思路。我镇对于文化活动方面的资金尚不能完全保证。我们一方面要努力争取政府领导的支持,将文化工作纳入我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使之与经济工作齐头并进,从而保证相应的文化活动经费。另一方面要广开思路,通过与企业合作解决活动经费。比如开展文艺活动或体育比赛用企业名称冠名,还可以和企业合作开展职工技能竞赛、职工运动会等活动,将群众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地融合。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极其重要,引导与推进文体活动是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邓小平同志对于实现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的。我以为,引导与推进文体活动的可行方法是让一部分人先动起来,只有让一部分群众动起来,才能使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出积极的姿态;只有一部分群众动起来了,才会吸纳更多的群众加入其中。通过健康有序地开展文体活动才能使先进的文化观念深入人心,并为群众塑造出健康优良的品格。群众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健身意识增强了,文明程度提高了,精神生活丰富了,才能真正开创文化工作的新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作者单位:靖江市西来文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