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弱只因多算胜 [势弱只因多算胜 兵强却为寡谋亡]

  《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的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起义开始,一直叙写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吴亡为止。差不多整整一个世纪。这部巨作的广为流传的影响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与此同时,我们需注意的是,它的成就也绝非一人之功。而是在集体创作的长期过程中形成的。
  《三国演义》在流传的过程中经过重重的编纂加工,而罗贯中在长期众多的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的创作基础上“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创作了《三国志演义》这部历史演义的典范作品。
  从所叙写的事件来看,这部《三国演义》无疑是以描写战争为主的小说,可以说是一部“全景性军事文学作品”。善于描写战争,提供封建社会战争的某些有价值的研究资料和军事理论的丰富原料,是《三国演义》作为历史演义小说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它描写战争的时间之长、次数之多、形式之多样、规模之宏大。在世界文学之林都是极为罕见的,这就进一步凸显了它的价值与意义。
  纵观全书。共写了多达四十多次战役,有上百个战斗场面。将这一时期的重大战役悉数囊括其中。而更为可贵的是它描写的战争各富特色,那些战役描绘手法,或鸟瞰全局,或特写片段;或以寡敌众,或以强制弱;或设伏劫营,或围城打援;或江上水战,或路上车攻;或强攻,亦或智取;以至“火烧赤壁”的火攻、“水淹七军”的水攻、马战,乃至徒手搏斗。都充分展现了战争的激烈、战事的紧张与战役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与此同时,仍需关注的是作者在描写战争的时候。往往注重对“智斗”的叙写,因而使得战事在紧张激烈和扣人心弦的同时。也给人以非凡的启示意义。以下。本文将主要以官渡之战为例试分析作者对于战争描写上的成功之处以及其中所闪耀的人类文明智慧之光。
  从战争描写上看。官渡之战中至少有两点是值得赞赏的。其一是对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在“官渡之战”这个单元里,战争形势变化之迅速,攻守转换之频繁。都是少见的。袁绍、曹操双方你来我往。如同浪涛搏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这个战事的发展来看。可以大致分为五个部分。首先,作者先以袁绍一方的角度略为介绍了作战双方的力量对比情况,“我军虽众,而勇猛不及彼军;彼军虽精,而粮草不如我军”,并以沮授之口向袁绍提出了“缓守”的作战方案,而袁绍却刚愎自用不听贤臣良计:后又从曹操一方的角度写出曹军“急战”的战略决策,袁绍的急于求成与曹操的多谋善断实则已为后事发展埋下伏笔。其后。战事的发展即呈现双方犬牙交错,反复争夺,进攻与反攻交织在一起的局势。袁绍凭借优势兵力,初战告捷;又在曹军寨前筑起土山,上立楼橹,居高临下箭射曹军,欲逼曹军放弃官渡。曹操用刘晔之计,连夜赶造发石车,打死袁军大批弓箭手。使袁军不敢登高射箭。袁绍又命军士挖掘地道,欲以此攻入曹军营中。曹操再用刘晔之计,绕营挖掘长堑。使袁军白费力气。尽管袁军气势汹汹,却无法前进:而曹军亦暂无取胜之策,双方处于僵持状态。第三层,写曹操从荀�或之议,不顾兵疲粮乏。坚守待变。当他得到袁绍命大将韩猛押运粮草的情报后,立即命徐晃、史涣袭击袁军粮车,放火烧之。袁绍救应不及。为防再度上当。即遣大将淳于琼率领重兵守卫鸟巢粮屯。可是,袁绍没有想到,“那淳于琼性刚好酒,军士多畏之;既至乌巢,终日与诸将聚饮”,这就为鸟巢被烧埋下了伏笔。第四层,叙写袁绍谋士许攸向袁绍献计不得险遭杀害而投奔旧友曹操并助曹军诈劫袁绍鸟巢粮草,但袁绍不仅没有对决策失误做积极的反思,反而再次逼走两元大将,并且凭着兵多粮足,不思进取,无所作为,只想坐等曹军粮尽自败。许攸熟知袁军虚实,向曹操进献奇袭鸟巢之计。曹操欣然采纳,亲自出马,一举奏效,使整个战局出现了重大的转折。第五层写曹操乘袁军人心动摇之机,发动猛攻,大获全胜。
  在这场战争中。战争形势变化之迅速,攻防转换之频繁,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恰恰是战争描写的成功之处:将规模宏大、充满硝烟的战争以叙述性的文字娓娓道来,表面上是客观呈现,实际上是节奏感极强的生动展现,继而在渲染战争紧张氛围的同时。也为我们细观人物性格、汲取处事智慧之滋养提供了方向。其二,这场战事描写的深刻之处还在于作者善于抓住细节刻画,通过对战事的叙写,将人物性格及其重要人物的心理活动在看似不经意实乃匠心独运的铺陈中尽情展现。比如,曹操在罗贯中笔下一直是以奸诈狡猾的形象示人,作者在此次战事发展的过程中穿插了一段许攸向曹操“问粮”的细节,生动地刻画出曹操为人处事善用诡诈的性格特点,使之成为作品中脍炙人口的细节。因而这也使得战争的描写不仅仅囿于对双方力量强弱转化的惯常手法之中,而以细节的刻画使得整个战事叙写点面结合,微观与宏观叙事相辅相成,使得整个故事的表现显得更为内容丰满和结构严谨。
  而这场从战争伊始双方力量对比、客观条件优劣悬殊的开端到战争中逐渐实现强弱双方的转化,小说在为读者描写出一幕幕生动的画面之时,也向我们为人处事提供了一定启示,正所谓“势弱只因多算胜。兵强却为寡谋亡”,告诫我们在客观物质的基础上。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获得成功。曹操的过人胆略、博采众长、坚韧顽强、心胸豁达、慧眼识人等可贵品质,正是他获得成功的可靠保障。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袁绍的胸无伟略、固步自封、刚愎自用、气度狭窄、不识贤愚等弱点和缺陷,使他一步步走向了衰落与灭亡。
  正是这样的起初双方条件对比与反差,直到战争形势的重大逆转才使得最终的结局让人未免不为袁绍备感惋惜,待当平静过后。对这场战役进行反思。便是对我们的某种深刻的启示。首先,在人才任用上,应当任人唯贤,博采众长,而不应刚愎自用。起初,田丰、沮授都向袁绍谏言。在分析了敌我双方条件对比之后建议采用“缓守”的战略,待到曹军粮草耗尽时再发起猛攻。不料,袁绍却将“慢我军心”的罪名强加于二人身上。待到后来谋士许攸截住曹方的军情并向袁绍汇报时,袁绍却因许攸少时曾与曹操为友而怀疑他“乃诱敌之计也”,污蔑他“受他(曹操)贿赂,为他作奸细,啜赚吾军”,终究逼走了贤臣。另一方面,曹操则是慧眼识人,心胸豁达,善于接纳贤才。许攸从袁绍方前来投奔时,刚刚解衣歇息的他,“不及穿履,跣足出迎”,显示出他求贤若渴之态。虽说曹操本性多疑,但他在任人之计,能够突破自身的不足与局限。才更显示出他的难能可贵。于是,我们看到,尽管起初对许攸心存芥蒂而隐瞒军中实情,但当许攸说出他粮竭催办之事时。曹操马上问计于许攸情景,并能在主将张辽心存芥蒂之时,顶住压力。欣然地接受许攸的提议,这也显示出曹操在对待人才上的胸怀与胆略。第二,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时,应当以坚韧顽强的精神迎接挑战,扬长避短,而不是坐以待毙,固步自封。在这场力量悬殊的决战中,面对袁绍这样强悍的对手,曹操一方显得坚韧顽强,始终保持着必胜的信心。两军初次交锋,曹军大败,但他毫不介意;相持数月,粮草不继,他仍咬紧牙关坚持。正是这样的一种精神与信念的支撑。使他能够在关键时刻勇于出击,顽强抵抗,殊死搏斗。而袁绍一方,则是明显不及曹方。当进攻受挫、战事处于胶着状态时,他又拿不出任何有效的办法,而是消极对峙下去,对逆耳忠言充耳不闻,却听信谗言猜忌贤良,而终至军心涣散,战局溃败。第三。在瞬息万变的局势中。要善于审时度势,把握时机。正当曹营粮草耗尽之时,许攸献计往鸟巢劫粮,大将张辽力劝曹操“不可轻往”,但曹操在分析了整个形势之后,向张辽分析道“不然。许攸此来,天败袁绍。今吾军粮不给,难以久持;若不用许攸之计,是坐而待困也。彼若有诈,安肯留我寨中?且吾亦欲劫寨久矣。今劫粮之举,计在必行……”这寥寥数十字的战势分析,足见曹操的运筹帷幄,不失时机的卓越才能。相反地,袁绍则轻率否定了许攸的谋略,而逐渐失去主动地位:到后来闻之曹操劫粮后,他又再三的贻误战机,失去了逆转战势的最后希望,将自己一步步地引向灭亡的深渊。而这些都是我们在为人处事方面值得或反思或借鉴之处。
  正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在研习《三国演义》的同时不仅仅要学习其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方面的文学典范性意义,也应该注重它其中蕴含的深层次的人类智慧的光芒,为自身行处事提供借鉴。
  注释:
  ①袁行霈(主编),黄霖,袁世硕,孙静(本卷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第27页。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主编),黄霖,袁世硕,孙静(本卷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2]沈伯俊,三国漫话[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