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多媒体的合理运用】 合理运用多媒体

  中学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占有很大比例,如何获得欣赏的最佳效果?利用多媒体手段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学生可通过视听相结合的手段,较全面地理解音乐作品。现代音乐教育中,电教手段的普遍运用,将学生们带入了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多媒体课件集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元素,运用丰富的声光手段,把光、色、音、像有机地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共鸣器官,使课堂冲破了时空限制,充分展示了音乐教学手段多样化,弥补了传统教学的枯燥和乏味,为学生音乐素质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
  法国一位著名演员曾说:“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任何图画的感染力远比不上舞台上正确发出的一声叹息那样动人。”由此看来,音乐教学使用电教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以唱歌为例,像《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保卫黄河》《欢乐颂》等齐唱、轮唱、合唱歌曲,如果由教师一个人范唱、是不能表现齐唱的雄壮有力、轮唱的此起彼伏、合唱的丰厚和声效果的。从人声分类看,独唱又分为童声独唱、女声独唱和男声独唱,从基本音区看,又有女中音和女高音、男中音和男高音等音区的不同。音乐教师是女性的,唱不了男声;是男性的,又唱不了女声。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是什么?就是使用电教手段,播放教学录音带,因为只有它才能准确地表现体裁和音色,准确地表现音乐形象。学生可通过视听相结合的手段,较全面地理解音乐作品。下面就多媒体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
  
  一、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变枯燥性教学为兴趣性教学
  
  学习音乐对于触发灵感、启迪智慧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音乐教学中学生往往兴致淡漠不以为然,他们热爱音乐却讨厌上音乐课,其原因之一是学生对抽象的音乐作品不容易理解,而最主要原因则是与音乐课的教学方式陈旧,吸引力差、教师没有注意新时代学生特点是有密切联系的。试想,当学生已能够通过电脑摆弄MP3时,他们愿意坐在教室再去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单一讲授吗?从教育心理学来分析,创造性强、主动性强的方式容易为学生所感兴趣,而能用多种途径感受现代音乐世界的学生显然已不满足于听磁带的教学过程了。而多媒体进入教学领域,不但能为学生欣赏、表现音乐创设一种良好的氛围,而且能使学生的感受、想象、表现、创造等综合能力得到了更大的提高。这样,既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学生的素质也在愉快、充满活力的课堂气氛中得以提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视线不再单纯地固定在黑底白字的黑板上,让课本知识都动起来,就能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即使是板书输入到计算机中配以各种声音、颜色就会让学生感到非常新奇。如果掌握了学生情感波动情况,适时让他们张开嘴巴,用唱谱的形式把他们的情感表达出来,那么他们的悲喜就会自然流露出来,这比常规教学中教师教一句学生唱一句要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在欣赏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时,教师可根据乐曲的内容,把它制成“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涧澜拍岸、�乃归舟”八幅幻灯片,学生在欣赏时,既有听的,也有看的,情趣盎然。欣赏过程中,学生完全置身于云河仙境之中,身居教室而品花月之境。这样的课堂学习真是听之心旷神怡,看之赏心悦目,想之回味无穷,能极好地调动起学生自主参与的热情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力求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传统的音乐教学,教师满足于标准化、模式化,要求整齐划一,音调准,节奏稳,动作齐,教师死扣教材,学生机械模仿,阻碍了学生思维空间的扩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二是主体自身的条件――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这是决定个体发展的关键因素。事实证明,学生的主体意识愈强,他们参与自身发展的自觉性就愈高。因此,必须唤醒主体意识,把学生从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转变为有机会参与教学、参与实践、参与音乐体验、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的主动地位。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约占每学期总时数的25%,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它涉及到器乐欣赏、戏曲欣赏和曲艺欣赏等内容。在乐器欣赏中,又涉及到民族管弦乐和西洋交响乐等;在民族乐器合奏中,又涉及到丝竹乐和吹打乐等5个主要乐种,在乐曲中,还涉及到古今中外几十种乐器的音色等。如何获得欣赏的最佳效果?唯一的手段就是放映教学录像带。通过录像,学生可以把乐队演奏时的规模阵容,指挥的风格手势,音乐的情感形象,乐器的音色特点以及演员的服装道具,演唱时的动作表情等看得明明白白,听得清清楚楚。如在欣赏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第五场中杨子荣的一段《迎来春色换人间》的唱腔和其他组合片断的过程中,我紧随画面介绍了京剧人物的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使学生明白了什么是黑、白、灰须生和不带胡须的小生,什么是青衣、花旦及刀马旦,什么是花脸、黑头等。这样既开扩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又获得了美好的艺术享受。因此,教学录像带是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最有效的电教媒体。然而,无论是何种媒体,它毕竟都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始终不能成为教学的主角。既不能让它喧宾夺主,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的发挥,也不能取代教师原本很有情感的语言表达、歌曲范唱。再则,多媒体的运用是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的,教师不能主次颠倒,课前为了制作课件忙得不亦乐乎,而忽视了最主要的教材的分析,对学生认识水平的了解、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等等,而课堂上又忙着操作电脑点击鼠标而对学生学习的情况、参与的程度、知识技能的掌握等都无暇顾及。师生间的交流多了个障碍物,和谐人性化的师生情感交流被“人机交往”所取代。再者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其特点是情感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要通过听者的想象和联想来获得情感体验。音乐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声画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必须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也就是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过于依赖课件的作用和功能,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过于强调教学形式,违背音乐教学规律;过于强化视觉体验,忽视了音乐听觉体验的重要性等弊端都是在多媒体教学中要避免的。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音乐教学同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也有板书设计和适量的习题。我们如果把这些内容在备课时写在明胶片上,就可以减少课堂上板书的时间,增大教学容量,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我在教《荆州花鼓戏四大主腔的欣赏与听辨》时,由于先把四大主腔的音乐特点和情感特点分别制成了四张投影片,因此在课堂上为学生的欣赏与听辨赢得了时间,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在使用电教媒体时,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环节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灵活运用幻灯、投影和录音录像等。这些媒体的使用,或独此一种,或二者兼有,或三者兼之,同时还要设计好使用媒体的时间、顺序和次数。使用的时间合理,能与教学内容衔接自然,不留痕迹,尤其是录像的合理放映,能使学生获得“人在画中游”的效果,使用的顺序合理,可使学生获得层次分明、生动完整的印象,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记忆。使用的次数合理,可使学生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增强教学效果。由于电教媒体声画并茂,视听结合,通过情景再现,能激发情绪,丰富情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因此,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多媒体的使用还可使复杂知识简单化、使零乱知识条理化……音乐学科新教材要求学生在音乐课内不仅要学会唱歌、欣赏、舞蹈,还要掌握有关的乐理知识,而乐理知识教学则是枯燥乏味,令学生厌烦、教师叫苦的一项教学内容,如识谱教学,音程、和声的认识与练习,音阶的结构,调式的转换等等,都是教学中的难点。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之都要制作大量的教具,课堂内要进行繁琐的讲解,才能使学生勉强理解、掌握。然而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后,变换自如的图像,生动形象的活动画面有效地辅导学生掌握好有关知识点。例如:我们在教学中,运用Flash制作的音符、五线谱等课件使学生看了一目了然,知识难点迎刃而解。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教得生动形象,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与其他教育手段相比,确实具有无可比拟的明显优势。
  总之,在学校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将得以更加广泛的应用。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设了轻松、愉悦的气氛,展现了美丽形象的声象效果。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想象、表现、创设等素质都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因此在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施中,还应把握好合理运用原则,要立足于“以人为本,优化教学”的理念,找准使用的最佳时机,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的巨大功能使学生更为有效地参与到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过程中来,真正实现促进学生音乐感知、表现、创造等能力的提高。总之,“一张嘴、一架琴、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教育和学生获得知识的需要。多媒体教学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自主灵活的教学方式,极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音乐课的教学应该尽可能地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设备,令其最大限度地为教学服务,以使教学全面迎合学生的“求知”心理,引发其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欣赏中去,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把美妙的音乐带入到脑海中,去体会音乐给人的无尽的享受!
  
  参考文献:
  [1]王安国,吴斌主编,音乐课程标准解[M]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柳斌总主编.学校教育科研全书(下)[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3][苏]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
  [4]戴定澄主编.音乐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音乐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朐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