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奈特文化翻译理论【苏珊・巴斯奈特翻译思想分析】

  作为文化翻译学派的核心人物, 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以其对翻译的深刻认识和独到见解引起广泛的注意。苏珊・巴斯奈笔耕不辍,其专著和编著多达40余部。其中《翻译研究》总结了她的主要译学思想,是其翻译思想及研究的里程碑。她不仅是位著名的翻译理论家,而且在教学、翻译中实践自己的理论,她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对翻译研究、文学和文化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且为这些领域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建议。有鉴于此,本文特对她的翻译思想进行评价。
  
  一、巴斯奈特系统梳理了翻译学的基本知识
  
  她的专著《翻译研究》于1980年出版,并多次再版,该书用通俗易懂的英语写成,对翻译研究这门虽古老却成立不久的学科作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归纳、总结了该学科的基本研究范畴,研究评判标准、研究成果、存在的缺点与问题、发展现状与前景,并联系具体文本类型加以分析解说。可以说,该书是翻译学一本不可多得的启蒙教材,为翻译及相关学科更广泛的研究揭开了新的一页。
  其一,该书对传统翻译观进行了反思与再评价。在《翻译研究》一书的序言中,巴斯奈特就指出“该书的目的是确立该学科的基本知识”。①因此,她在书中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翻译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其中包括语言与文化、翻译类型、解码与重组、等值问题、不可译性以及翻译的性质。在对这些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打破以往翻译界二元对立的定势思维,从更广阔的背景和视野下研究翻译是其显著特点。巴斯奈特打破过去语言学派单纯从语言学、符号学角度看待翻译的局限,认为语言植根于文化语境中,文化犹如人的身体,语言是人的心脏,任何把语言独立开来看待的翻译行为都将是危险的。②翻译不再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简单转换,而是涉及句法、语法和语用等多种层次的复杂体系的解码与编码过程,在此过程中,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全等值的、同一的翻译是不可能的。
  其二,该书注重对翻译史的研究。翻译研究要发展就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翻译发展史的脉络,了解各个阶段的研究重点、规律及未来发展方向。巴斯奈特始终以翻译史方法来研究翻译,她认为翻译研究没有从历史发展角度来探讨是不完整的,其研究目的是找出欧美文化不同时期翻译方法以及翻译地位和作用的变化。③从历史角度研究翻译是文学、文化历史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点是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的。通过分析从古罗马到现当代不同历史时期翻译研究的状况,巴斯奈特强调翻译、译者的地位在不断提高,翻译研究的方法和视野逐渐扩大,研究者开始把目光从翻译过程本身投射到与翻译有关的其他因素和领域上来。
  
  二、巴斯奈特的研究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和领域
  
  巴斯奈特在《翻译研究》这本书中力图证明“对等”的不可能性,并倡导用描述性的眼光看待翻译史和历史中的翻译现象。这与当时奈达(Eugene Nida)、纽马克(Newmark)、卡特福德(Catford)等人从语言学和欧洲文化人类学的角度、以寻求等值为目标讨论文化完全不同。巴斯奈特在《翻译研究》初版中就阐述了翻译文化学派的基本理念:关注文本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力图理解操纵文本的复杂过程是怎样发生的,是什么标准决定了译者采用的策略,文本可能以怎样的方式为目的语系统接受。正是这些理念使翻译研究开始从语言学机械的语言分析中解放出来,使翻译学科得到延伸,焕发出新的活力。
  1990年代末,巴斯奈特提出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有四大共同关注点,即调查不同文化对作家形象和文本形象的不同构建方式;找寻文本跨越文化疆界而成为文化资本的方式;探讨翻译的政治;建立“资源库”,收集学科方法的共性以及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关联点。④这些总结再一次理清了翻译文化学派的研究思路。
  在《翻译研究》第三版中,巴斯奈特特别关注了解构哲学指引下进入翻译研究视阈的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东方学等研究视角,进一步强调了文化学派的基本理念,指出20年间翻译研究的共同主线一直没变:强调多样性;排斥传统观念中对原作的重视,以及陈旧的那套“忠实” “背叛”价值判断体系;突出译者的操控权;将翻译看作跨越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桥梁。
  
  三、巴斯奈特的研究注重翻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巴斯奈特强调翻译的理论和实践的密切关系。她不仅是一位翻译理论家,而且是一位翻译实践者。她在小说、诗歌、戏剧等方面贡献卓著。这里我们将重点介绍一下她的诗歌翻译观。
  长期以来,翻译界视诗歌翻译为畏途已是常事,雪莱说把诗人的创作从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就如同把紫罗兰投入坩埚并企图发现其颜色和气味的规律一样荒谬。与众多译者不同的是,苏珊・巴斯内特在《种子移植:诗歌与翻译》(“Transplanting the seed:poetry and translation”)肯定诗歌的可译性。文中她对雪莱(Shelley)关于“诗歌‘血液’不可传输”进行了辩证分析。雪莱认为诗歌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时,无法进行“血液输送”。但巴斯内特却乐观地看到种子(诗歌的内在灵魂)的“变化”与“成长”,并提出将植物(源诗歌)的种子移植到另一种土壤(目的语所在文化)一样会冒出旺盛的生命力,即翻译的有效处理使“诗歌灵魂”这粒种子在另一种土壤上生根发芽并开花结果。
  而一名优秀的译者首先应是一名合格的读者。在认真阅读原作过程中,应注意解开文字及文字以外的“编码”。值得注意的是,苏珊・巴斯内特在她的这一论文中提到两个重要术语:文本特征(textual features)和超文本特征(extratextual features)。前者是语言本身的文本特征,如词汇、语法或形式等。后者是指超出语言文字以外的文本特征,如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等。在跨文化的诗歌语体翻译中,超文本特征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当今世界呈现出文化多元化趋势的发展。所以,文本特征背后所隐含的超文本特征正是读者特别需要领会的。而翻译受置于翻译语境的制约。其中,源语与目的语所在文化的标准对原文与译文都产生深刻的影响。对此,尤金・奈达(Eugene A.Nida)在其“读者反映论”里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目的语文化的读者对译文的反映程度与源语文化的读者对源文本的反映程度应大致相同。
  在处理原诗与译文的形式问题上,苏珊・巴斯内特总结出4种实际存在的方法:一是“诗体归化”(mimetic form);二是“诗体对等转换”(analogical form);三是“自由诗体”(organic form);四是“另类诗体”(devirant or extraneous form)。⑤
  总之,苏珊・巴斯内特认为诗歌翻译非但不会使原作丧失文学韵味,反而通过翻译行为和译者的努力使其大放光彩(“Poetry is not what is lost in translation,it is rather what we gain through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ors”)。⑥
  巴斯奈特是文化翻译学派的重要代表,其翻译实践和翻译思想是译界的一笔宝贵财富,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她系统地介绍了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本研究范畴,用辩证发展的眼光审视该学科中的已有论断和不利于翻译研究发展的问题,为翻译研究向前发展解除了枷锁;她把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把翻译研究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历史的、文化的范畴来加以探讨,并且注重跨学科的研究。因此,她的思想具有高度的宏观性。此外,她对文学翻译的重视,对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的关注都使得翻译、译者的地位提高,同时体现了一位学者广阔的胸襟和气度。
  
  注释:
  ①②③⑤⑥Bassnett,Susan.Translation Studies(Third Edi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14, 22, 45-46, 74.
  ④Bassnett,Susan & Lefevere, Andre. Translation,Historyand Culture[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0: 8.
  
  参考文献:
  [1]Susan Bassnett,Translation Studies (third edi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Press, 1980 /2004.
  [2]Bassnett, Susan & Lefevere, Andre.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
  [4]Bassnett, Susan& Lefevere,Andre.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M]. Shangha:i 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0.
  (作者简介:周雯思,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专业0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