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B卷必修4,.doc

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B卷)必修4 1.由于轻信算命先生的话,甲某草率地进行了投资,最后血本无归,后悔不已。对于封建迷信,我们必须坚决予以抵制,这是因为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错误的思想意识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 ③具有封建迷信思想的人缺乏世界观 ④迷信思想是人脑凭空产生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2.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新的形势和任务对领导干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但无论从党的建设理论看,还是从实践看,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都是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这是因为 ①不存在脱离正确世界观的方法论 ②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往往需要进行具体地分析 ③世界观是人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 ④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总是受到世界观的指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强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因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往往需要进行具体地分析,是因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总是受到世界观的指导,②④符合题意;
错误的世界观决定错误的方法论,①说法错误;
世界观人人都有,③说法错误,排除。故选D。

3.人工智能研究团队指出,机器人会通过不断试错,记住那些能帮助它们完成某一任务的符号、单词和信号,并将这些信息存储在自己的循环神经网络中,从而学会了彼此合作和交流。随着研究人员提出的任务不断加码,语言也不断进化,最终,机器人学会了通过用不同的单词组成句子彼此交流,从而协同工作。这一研究表明 ①机器人彼此协同工作使其行为具有社会性 ②机器人自主学习能力是主动创造性的表现 ③对人的思维模拟使机器人具有了交流功能 ④人工智能的发展使人类不断获得自身的解放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4.2017年9月,全国新入学的中小学生使用“部编本”语文新教材。新教材一年级第一课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楷书大字,而不是字母aoe。专家解释,对刚走进学校的小朋友来说,一上来就学拼音比较难。把拼音学习推后一个月左右,能减少孩子的畏难情绪,培养认字读书的兴趣。这说明 ①意识对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②人们能认识事物本质并根据需要加以利用 ③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④客观与主观总是统一的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意识对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人们能认识事物本质并根据需要加以利用,故选项①②符合题意;
选项③说法错误,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而客观实在性不属于意识的特点,排除;
选项④说法错误,主观与客观统一,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5.中医将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情绪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称其为“七情”。在一般情况下,“七情”属于人的正常精神活动,但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刺激,或情绪活动过久,超过了人生理所能调节的范围,引起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便可导致疾病的发生。从哲学上看 ①“七情”的产生是人们情绪变化的结果 ②“正常精神活动”和“致病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 ③我们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调控作用,合理调节自己的“七情” ④“七情”是否是致病因素是由人的情绪决定的 A. 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答案】A 6.“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通过对所处情景的描写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悲苦哀愁的境界。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所处情景是哀愁情绪的物质载体 ②哀愁情绪是所处情景的真实再现 ③哀愁情绪对所处情景具有决定作用 ④诗人的哀愁情绪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②选项表述错误,哀愁情绪是所处情景的主观反映。③选项表述错误,情绪作为意识不能起决定作用。题目中,李清照通过对所处情景的描写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悲苦哀愁的境界,其中,所处情景是哀愁情绪的物质载体,诗人的哀愁情绪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故①④选项入选。选B。

7.象形文字是华夏文明的智慧结晶,是老祖宗们对原始的描摹事物的记录方式的一种传承。“靈”灵的繁体字就是一个缩影。“巫”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一竖代表联通天地,通达天地之人即为巫,三个口字代表念念有词,祈雨成功即为灵验。上述材料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④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语言文字是老祖宗们对原始的描摹事物的记录方式的一种传承,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是人能动认识世界的形式,故①②符合题意;
材料中没有涉及改造世界,故③与题意不符。④是强调意识的起源和形成过程,材料中强调的是意识对社会的反映,故④与题意不符。

8.2017年11月2日,2017中国国际人工智能峰会在上海举行。有近400位行业高层出席本次峰会,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机器人以及无人驾驶领域的应用、技术突破及难点、未来发展运作模式等问题。关于人工智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仅仅是人的意识的模拟、物化和延长 ②具备人的思维器官的功能,具有意识 ③可以离开社会存在而产生和不断发展 ④没有创造性,不能指导人们改造世界 A. 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9.要下好新时代社会发展这盘棋,必须正视新时代的新矛盾。唯有不回避当前社会仍存在的一系列结构性问题,认识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突出问题的复杂性,才有可能从社会发展走向社会全面进步。材料中的这一论断 ①坚持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统一 ②坚持了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坚持了真理的具体性与条件性的统一④坚持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这一论断坚持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统一,①正确;
材料中的这一论断坚持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不是坚持了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不选;
材料并不涉及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③不选;
正视新时代的新矛盾、认识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突出问题的复杂性,这一论断坚持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

10.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理论探索总是走在实践探索之前 ②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③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没有止境 ④科学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11.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明确提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由此可见 A.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B.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真理只有被推翻后,才能向前发展 D.求索真理的历程是与时俱进的过程 【答案】D 【解析】以往对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认定也是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的,并不是谬误,材料没有体现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A项不选;
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说法错误,应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项不选;
真理不能被推翻,C项错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认识也随之发生变化,这表明求索真理的历程是与时俱进的过程,D项正确。

12.2017年10月16日,美中欧多国科学家宣布,通过全球约70个地面及空间望远镜从红外、X光、紫外和射电波等多个波段的观测,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并同时“看到”由这一壮观宇宙事件发出的电磁信号,但双中子星合并之后会变成了什么,依然没有答案。这表明 ①认识受到实践水平的制约,实践工具的革新会推动认识发展 ②对某一事物真理性认识不会成为某代人的专利,它永远会昂首向前 ③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④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真理性认识必须在集体探索中才能发现 A. 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13.从漫画经济头脑可以看出 ①客观事物具有复杂性 ②真理具有客观多样性 ③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 ④价值选择会因人而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以漫画为载体,考查认识论及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漫画寓意的能力。漫画告诉我们,受各种因素影响,面对同一个事物或现象,不同的人会作出不同的反映,进而会作出不同的行为选择,③④符合题意;
①与题意无关。对于同一客观事物,真理只有一个,②说法错误。故答案选D。

14.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为6.9。在旧增长方式后继乏力、新增长方式尚未建立的关键转型时期,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的走向各方人士都有自己的研判。争议集中在中国经济是呈“U型”还是“L型”态势,这表明 ①真理与谬误之间是相对的,互相包含和渗透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获得正确认识常常需要多次反复 ③由于主体的方法、知识水平等不同,认识具有差异性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重要标准之一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B 15.当保护主义思潮暗流涌动时,中国对外的投资却逆势上扬,屡创历史新高。给当地带来税收、就业等实实在在好处的同时,中国也以此告诉世界江水百折,不改东流,世界经济不能从大海退回到湖泊。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事物是在曲折中发展的 ②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 ③必须经过从错误到正确的多次反复才能得到真理性认识④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当保护主义思潮暗流涌动时,中国对外的投资却逆势上扬”这说明事物是在曲折中发展的,①正确;
“中国也以此告诉世界江水百折,不改东流”这说明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②正确;
真理性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但“从错误到正确的多次反复”说法错误,③不选;
材料没有体现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

16.2017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要“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穷山距海,不能现也”。下列与习总书记引用语句所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A.治理国家不以财富为利,应以仁义为利 B.履不必同,期于适足 C.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 D.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答案】D 【解析】习总书记寄语的意思是说,志向所趋,没有不能达到的地方,即使是山海尽头,也不能限制。强调意志的重要性,D项与其所蕴含哲理一致;
A项强调义利观,与题意不符;
B项强调坚持从实际出发,与题意不符;
C项强调的是集体的力量和群众的智慧,与题意不符;
正确选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