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国寺大殿建筑的历史特征与地方特色分析

保国寺大殿建筑的历史特征与地方特色分析 项隆元(大学 310028) [摘要] 保国寺大殿是保存完好的罕见古代木结构建筑。文章采取类比的方法,对大殿的建筑特征,主要是历史特征和地方特色作了详尽的剖析比较,一方面印证了营造法式的形制与构件,另一方面阐述了它对江浙地区的建筑手法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 保国寺 营造法式 地方特征 自从1955年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发现并经专家确认其为宋代遗构以来,(1)保国寺大殿受到文物界和建筑史界的广泛关注。但是,近半个世纪以来,除了1957年中国建筑研究室(窦学智执笔)的余保国寺大雄宝殿调查报告涉及保国寺大殿结构特点和时代特征外。(2),之后系统研究保国寺大殿建筑特征的成果却不多见(3),尤其是有关保国寺大殿地方特色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

尽管现存的保国寺大殿体量不算太大,但其结构和形制颇为独特,是国尤其是江南地区罕见的木结构建筑。保国寺大殿的斗栱材栔、柱梁、阑额、铺作、举折、檐出等许多做法不仅可与宋代营造法式(以下简称法式)的规定相印证,并且能为进一步说明法式中的某些制度源自南方建筑提供难得的佐证。同时,保国寺大殿所呈现出的进深大于面阔的平面布局、前三椽栿后乳栿用四柱的构架方式、独具匠心的瓜楞柱拼合手法等,富有特点,不少作法留存并影响到元代建筑,成为江浙地区元代木结构建筑的惯用手法。因此,保国寺大殿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又呈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

本文对保国寺大殿建筑特征的分析,包括历史特征和地方特色两个方面,虽然建筑的历史特征与地方特色很难截然分开,但我们采取类比的方法,凡是与法式的规定相符的,或与同时期中原及北方地区建筑结构与形制相近的,都归入历史特征的畴,而把与保国寺大殿时代相近的南方建筑,尤其是江浙地区建筑的一些特殊作法,列入地方特色的围。这应该是可行的。

一 保国寺大殿的历史特征分析 保国寺大殿重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4),比法式的颁布(1103)整整早90年,其基本形制和许多作法却可与法式的规定相印证(见表一)。有些作法虽然为法式所不载,但与同时期的宋、辽建筑相类似。

材与栔法式大木作制度的开篇便是“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材有八等,度屋之大小因而用之”(5)。这足以说明“材”在权衡建筑体量、度量构件尺度中的重要性。法式对“材”规定的要素有二一是比例,二是分值。保国寺大殿斗栱用材为21.514.5厘米,二者相比为3∶2.02,恰与法式规定的材广15分,厚10分,即3∶2的比例完全吻合。保国寺大殿用材的每一分值约为1.43-1.45厘米,介于法式规定四等材(每一分值约1.54厘米)与五等材(每一分值约1.40厘米)之间,但更接近于五等材,也有把它归入四等材的(6)。

无论是四等材还是五等材,主要用于“殿三间、厅堂五间”或“殿小三间、厅堂大三间”(7)。保国寺大殿正是三开间的佛殿建筑,与法式记载基本相符。

栔是对材的补充。法式规定“栔广六分,厚四分。材上加栔者,谓之足材”(8)。保国寺大殿用栔高8.7厘米,约合6.04分,与法式规定的“栔广六分”相一致。栔厚11.5厘米,约合7.97分,则比法式所规定的栔“厚四分”多出近一倍,但与中原地区某些辽、金建筑的栔厚相近。不过,正如法式所规定的“材上加栔者,谓之足材”,与栔高相比,栔的厚度在权衡建筑体量和度量构件尺度中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

保国寺大殿的斗栱材栔不仅与法式的规定基本一致,而且与同一时期不少遗构所用的材栔相近。其中与保国寺大殿材栔基本相同的有虎丘二山门(995-997)(9)用材为2013厘米,栔高9厘米(约合6.57分);
晋祠圣母殿殿身及副阶(1023-1031)用材为21.515厘米,栔高10.5厘米(约合7.3分);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殿身及副阶(1052)用材为2115厘米,栔高10厘米(约合7分)(10)。它们的用材同样相当于法式规定的五等材,但栔高比法式规定的“六分”稍大,不如保国寺大殿更接近法式的规定。

柱与柱础保国寺大殿的柱子是一种颇具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构件。殿中16根柱子均用较小木料拼合、包镶而成,横断面呈瓜楞状。瓜楞瓣数因柱的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别,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断面为八瓣全瓜楞式,用于檐柱与柱;
另一种断面为半瓜楞或四之一瓜楞式,用于山面及后檐,向外一面有瓣,向殿部分则仅作弧形状。此种作法虽然法式中未作记载,但在汉时期已显雏形。因瓜楞柱的外形与作法与汉代出现的束竹柱相类似,很可能两者存在渊源关系。贾汪石室墓的仿木柱子做成四瓣瓜楞、八瓣瓜楞和十六瓣瓜楞形式(11),说明两晋南北朝时期瓜楞柱作为一种柱子样式和做法已经成熟。在现存宋代建筑中,尤其是南方建筑中瓜楞柱较为常见。如临安南屏塔(北宋熙宁年间)、福清南涧寺水南塔(北宋宣和年间)、广化寺释迦文塔(南宋乾道元年)、飞英塔石塔(南宋年间)等都有石构或砖砌瓜楞柱遗迹。唯此殿为木结构,最为罕见,也更为珍贵。

保国寺大殿檐柱最大直径56厘米,柱最大直径62厘米,用材分别约合39.2分与43.4分,接近两材两栔(42分),与法式“用柱之制”中“若殿间,即径两材两栔至三材,若厅堂柱,即径两材一栔”(12)的殿间用柱规定基本相符,比厅堂用柱的柱径要大。这也是现存唐、宋、辽、金遗构中用材比较粗大的柱子。

柱础计有鼓形、须弥座式和复盆状三种。其中须弥座式者又有雕刻花纹及无花纹之别。复盆状柱础与玄妙观三清殿(1179)(13)及华林寺大殿(964)(14)柱础大体相同(15)。

构架大殿共用柱16根,其中柱4根。殿构架主要由两缝横架和两缝纵架组成,纵横交叉呈不完全对称的“井”字形。

横构架为四柱八架椽,后槽用乳栿及搭牵,前槽用三椽栿,前后柱之间用三椽栿承平梁,平梁上安蜀柱、叉手以承脊榑;
纵架檐柱与柱间用乳栿及搭牵,柱间用额一层,上施驼峰、襻间铺作、补间铺作及素枋数道以承上平榑和中平榑。此种构架介于法式所规定的厅堂型和殿阁型之间。其特点是柱高于檐柱,前柱又高于后柱;
柱网布局不求对称,前檐柱与前柱之间占三架椽的距离,而后檐柱与后柱只占二架椽的距离;
周铺作不在一个平面上,前柱的柱头铺作位于三椽栿之上,而后柱的柱头铺作则顶托三椽栿;
檐柱与柱间以及前后两个柱间的梁栿一头安于柱头,一头则插入柱柱身,并用丁头栱承托;
当心间两缝梁架间用顺脊串;
前槽三椽栿下施顺栿串等。这些都有利于增强大殿的整体性。

从现存的建筑遗构来看,这种木结构构架为唐代所不见。中唐时期的南禅寺正殿,殿无柱,用通长三间的长栿承载上部梁架荷重。晚唐时期的佛光寺大殿,虽用柱,但檐柱与檐同高,用纯粹的抬梁式构组梁架,平面柱网由外二圈组成,类似法式规定的“金厢斗底槽”(16)。而保国寺大殿所用的构架,则是五代末期、北宋初期才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构架形式。最早见于华林寺大殿,其横架为前后柱间用四椽栿,前后檐用乳栿;
前后纵架柱头用额一层或二层,上施补间铺作、驼峰及枋数重(17)。宋、辽时期的义县奉国寺大殿(1020),天津宝坻广济寺三大士殿(1024)、吴县甪直报圣寺大殿(已毁)等均属同一类型。

阑额与绰幕枋法式“造阑额之制”中规定,阑额“两肩各以四瓣卷杀,每瓣长八分”(18),显然,这是月梁形的做法。可是,在黄河流域的唐、宋、辽、金木结构建筑未发现此种形式。保国寺大殿正面及山面靠南一间阑额作月梁形,与法式所述类似,并施宋代常用的“七朱八白”(19)彩绘,这是异常宝贵的物证。阑额作月梁形的实例还见于华林寺大殿前檐阑额(20)。保国寺大殿、华林寺大殿都重建于法式颁布之前,此时月梁形阑额在南方已较为流行,而北方却不见实例。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测,法式中的月梁形阑额制度与南方早期建筑 的实践有紧密的联系,或许这一制度就源于南方。

保国寺大殿绰幕枋的作法非常特别。绰幕枋仅用于正面平柱两侧,其形状为下缘作锯齿状,顶端作涡纹,下缘与顶端微有出锋,做法古朴,但未见于其他建筑,略似法式的“蝉肚绰幕”(21)。

铺作大殿斗栱可分为外檐斗栱与槽斗栱二大类。外檐斗栱有柱头铺作、补间铺作、转角铺作三种。其中补间铺作布置方法为前檐和后檐当心间二朵,次间各一朵,山面自南端起第一、二间各二朵,第三间一朵。这种布置方式正合法式“当心间须用补间铺作两朵,次间及梢间各一朵”(22)的规定。槽斗栱有柱头铺作、补间铺作、襻间铺作三种。其中襻间铺作的形制为在梁栿上施驼峰,上安栌斗,斗施横栱四重,其上承替木及平榑,与吴县甪直报圣寺大殿的襻间铺作做法相似。

现存的唐至宋初的木构建筑中,北方建筑当心间通常只用补间铺作一朵,或者干脆不用补间铺作。前者如佛光寺大殿、奉国寺大殿,后者如南禅寺正殿、永寿寺雨花宫(1008)。而南方建筑中如云岩寺塔(959)、灵隐寺双石塔(960)、闸口白塔(吴越末北宋初)(23)等砖石塔,都采用了双补间铺作的作法。木结构建筑中的华林寺大殿、虎丘二山门、甪直报圣寺大殿和保国寺大殿当心间,也都用补间铺作二朵。从现存建筑来看,当心间补间铺作用二朵,次间各用一朵的作法,在法式颁布之前中原及北方地区似乎尚未形成制度,而南方则已成惯例。由此可以推见,法式中的这一规定很有可能来源于南方建筑的实践。

保国寺大殿斗栱硕大,制作规整。所有外檐斗栱外跳均作重抄双下昂单栱、偷心造。斗栱的正心部分除前槽因用平棊、藻井稍有不同外,其他均为单素枋,分别与华栱、华头子及昂相交,最上施重栱承替木及榑。柱头铺作下昂作法与华林寺类似,长达二步架,充分发挥了真昂的杠杆作用。下昂尾与立在中平榑下的短柱相交,并于所经下平榑处施一短柱支与榑下,与法式“如用平棊,自榑安蜀柱以叉昂尾”(24)的规定相同。可现存建筑缺乏明证,独此殿保存此法。此外,斗栱的许多细部作法也与法式规定相同或近似。如柱头和转角铺作的栌头为圆形带瓣斗,补间铺作栌斗为方形讹角斗,与法式“如柱头用圆斗,即补间铺作用讹角斗”(25)的规定一致。有如耍头长34.5厘米,约合23.96分,与法式“造耍头之制”中的“用足材,自斗心出,长25分”(26)的规定十分接近。

外檐铺作总高165厘米,为檐柱高的39%。虽不及佛光寺大殿、平遥镇国寺大殿(963)外檐铺作总高与檐柱高的比值,但这一比例与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984)、永寿寺雨花宫、登封少林寺初祖庵(1125)等这些辽、宋时期建筑基本一致(27)。

藻井大殿的前槽每间各置斗八藻井一个,其中以当心间为最大、也最为精致。当心间藻井由算桯枋构成形外框,于四个角置短枋木,组成八角形井口。在各交角处施华拱二跳,第一跳偷心,第二跳端施令栱承随瓣枋。再于枋上垂直齐心斗处施竖向弧形阳马八根,集于中心八角明镜处。最后在阳马背上依其弧线形势施直径依次递减的木环七重,构成穹隆状的井身。两次间因开间较小,由算桯枋构成的外框呈长方形,故在前后两边加施二枋使之成为形,其他各部分做法与当心间同。的报恩寺塔(南宋)、青浦颐浩寺大殿藻井(元代)做法与此类似(28),但以保国寺为最早。

藻井斗栱用材为1711.5厘米,栔高7厘米,小于殿身斗栱,比法式规定的用于殿藻井和小亭榭的八等材稍大,约合七等材。在现存建筑中殿藻井施大木木材分斗栱的作法殊为特别。此种藻井结构精巧,为现存最古之实例。

举折与出檐现存大殿的屋架举高(从撩檐枋背至脊榑背的距离)约为5.52米,总进深(前后撩檐枋之间距离)约为16.65米,两者相比为1∶3。这一比值虽然大于南禅寺大殿(1∶5.6)、佛光寺大殿(1∶5)、华林寺大殿(1∶4.1、奉国寺大殿(1∶4)等年代更早的建筑,但与晋祠圣母殿(1∶3.6)、隆兴寺摩尼殿(1∶3.4)、少林寺初祖庵(1∶3.2)等同时期的建筑比较接近。与法式规定的殿阁屋架的举折比例(约1∶3)完全一致,比厅堂屋架的举折(约1∶4)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