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推荐短_罗振亚推荐:短新诗19首

1. 推荐篇目:徐志摩《沙扬娜拉》   简介:写于1924年7月,收入《志摩的诗》,北京现代社1925年8月版,上海中华书局代印。
  推荐语:在浩如烟海的离别诗中它的构思不落俗套,它仅抓住道别瞬间的场面展开想象,只用低头、水莲、沙扬娜拉三个很不起眼的意象,就传递出了离别刹那特有的奇妙印象与感觉,清逸潇洒,韵味绵远,语言精美凝练异常。 2. 推荐篇目:戴望舒《我的记忆》
  简介:写于1927年,收入诗集《我的记忆》,水沫书店1929年版,后又收入《望舒诗稿》,上海杂志公司1937年版。
  推荐语:堪称不乞援于一般意义的音乐的纯诗,它那种亲切的说话调子,那种朴素自然的语言态度,是情绪的抑扬顿挫的外化,把刻骨铭心的爱情伤痛传达得酣畅又有韧性,脱尽了韵文的人工气同时,更天然浑成,炉火纯青。 3. 推荐篇目:卞之琳《断章》
  简介:写于1935年10月,先收入《鱼目集》于1935年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后收入诗集《雕虫纪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推荐语:这首历来为人称道的诗,每句语义清明,整体蕴含却见仁见智。寥寥四句竟如此厚实丰富,真乃是小景物见大哲学的奇迹。 4. 推荐篇目:何其芳《欢乐》
  简介:写于1932年6月27日,后收入诗集《预言》,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5年版。
  推荐语:诗利用想象功能创造物态化的形象对应,通过博喻将难言的感觉、情绪转换为生动的意象,使抽象的欢乐有了色彩、声音、形状,难以名状的复杂情思获得了感性寄托,以不说出来的方式达到了说不出来的飘渺朦胧效应,情感的纤细柔媚与意象的绮丽空灵,更增添了“如烟似梦”的韵致。 5. 推荐篇目:冯至《蛇》
  简介:写于1926年,收入《昨日之歌》,北新书局1927年4月印行。
  推荐语:诗人巧施魔法化丑为美,使令人厌恶恐怖的蛇变得百般温柔,通晓人性。以虚拟的蛇意象状绘寂寞和相思之苦的思维方式,惊人越轨又合理贴切,真幻交合,煞是含蓄。 6. 推荐篇目:纪弦《你的名字》
  简介:1952年写于台北,最先入选《槟榔树甲集》,台湾现代诗社1967年版,后收入《纪弦精品》,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推荐语:有“形随意移、意形相彰”效果。复沓回环手段的起用,创造了一个惠特曼式铺排的浓郁艺术氛围,回肠荡气,一唱三叹,有如深情曼妙的谣曲。 7. 推荐篇目:穆旦《春》
  简介:写于1942年2月,初发于1942年5月26日《贵州日报·革命军诗刊》第9期,再发于1947年3月12日《大公报·文艺》(天津版),后收入《穆旦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推荐语:诗无一处春的直观描摹,却处处洋溢着春的气息、春的生命,自然之春的跃动希望与生命之春的压抑无助的反差对比,曲现出1940年代知识分子有所追求又十分茫然的复杂心态,它对习惯性思维线路的突破,提供了一种矛盾而又力度的美。 8. 推荐篇目:余光中《乡愁》
  简介:写于1971年,收入诗集《白玉苦瓜》,大地出版社(台北),1974年7月出版。
  推荐语:余光中诗风多变,但始终坚守着“中国情结”,作品中总充满传统的音响,意境的创造、意象的运用和音节的讲究都古朴典雅,古诗佳句的镶嵌、古典节奏色彩与现代白话文体的搭配,愈见其华丽缤纷、音调铿锵。 9. 推荐篇目:曾卓《悬崖边的树》
  简介:写于1970年,发表于1979年第9期《诗刊》杂志,后收入诗集《悬崖边的树》,四川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推荐语:“悬崖边的树”那种绝境中坚韧不拔的生命意志,与命运抗争的不屈精神,乃悲壮而崇高的人格写照。象征意识的介入使诗情飞动于写实与象征之间,统一了人间气味与形而上学,暗合了现代艺术的趋势。 10. 推荐篇目:郑愁予《错误》
  简介:写于1954年,收入《郑愁予诗选》,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4年版。
  推荐语:从表层看诗似传统的闺怨再现,但透过思妇盼归的古典题材帷幕,即可发现它那种游子无家可归的惆怅,恰好暗合了许多台湾人对大陆的情绪体验,所以才扣动过无数“浪子”的心弦。 11. 推荐篇目: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
  简介:写于1980年10月,收入诗集《七里香》,台北大地出版社1981年版。
  推荐语:你可以说诗体现的爱情观过于传统,但却不得不承认它把一个女性的心事言说得很纯粹,很真挚,很唯美,这种情感本身就饱含着极强的穿透力。诗对“永恒”和“刹那”之间关系的揭示,也能给人以一定的启迪,诗歌不是哲学,但诗歌中若有理性的积淀支撑却是难得的智慧境界。 12. 推荐篇目:顾城《一代人》
  简介:写于1979年7月,发表于1980年第3期《星星》诗刊,收入《顾城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推荐语:其怀疑、迷惘、沉思和追求的复合情绪,可视为一代人心路历程的浓缩标本。语言深广而敏细,半真理半格言,已拓入释义符号学领地。 13. 推荐篇目:舒婷《致橡树》
  简介:写于1977年3月,初刊于1978年12月23日《今天》第1期,后发表于1979年第4期《诗刊》杂志,收入阎月君等编《朦胧诗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推荐语:诗人骨子里透着浪漫主义的气息,对理想的追求和追求中的心理矛盾,一经她细腻、灵性的梳理便转化成美丽的忧伤,深情优雅,清幽柔婉。 14. 推荐篇目:北岛《回答》   简介:写于1976年,发表于1978年12月23日《今天》第1期,收入阎月君等编《朦胧诗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推荐语:虽然缺少婉约与缠绵,却善做冷静诡奇的哲学思辩与象征思维,沉雄傲岸,其思想的深邃和力度,意象的峭拔与独创,新诗史上几乎鲜有出其右者。 15. 推荐篇目:吕贵品《小木屋搬走了》
  简介:发表于1984年第5期《青春》杂志,后收入《吕贵品诗选集》,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
  推荐语:它以人的意绪张力为主轴,联络带动若干具事(动作、子情节)链条,把诗演绎成了一种行为一个片断一段过程,从而使诗获得了整体性情趣和流变飞动之美,获得了一定的叙事性,语句意识和动作细节的重视,对1990年代的叙事诗学不无启迪。 16. 推荐篇目:韩东《你见过大海》
  简介:写于1983年,收入阎月君等选编《后朦胧诗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推荐语:他的世俗化和口语化色彩强烈的诗,关注生存状况,艺术上拒绝深度、夸张、矫饰与象征,讲究情感的节制和分寸感,朴质却具有“直指人心的语言魔力”。 17. 推荐篇目:于坚《尚义街6号》
  简介:发表于1986年11期《诗刊》杂志,收入阎月君等选编《后朦胧诗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推荐语:它对俗事俗物的凝眸,对平淡生活的絮叨,用口语书写小人物的平民生活,有点新写实小说味道,现场感强,玄奥意义与语言意指、能指的渐趋消失,隐喻和想象的放逐,消除了主体意志对客体世界的干预和扩张,极具客观之美。 18. 推荐篇目:海子《春天,十个海子》
  简介:写于1989年3月14日,后收入《海子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推荐语:诗中“死而复活”的浪漫奇思,死后幻象的越轨创造,死亡感觉的大胆虚拟,乃异想天开的神来之笔,将诗人灵魂的痛苦沉静地和盘托出,又因幻象理论的运行,使诗的暗指多于实叙,有形象大于思想的朦胧理趣,在不羁的跃动中以实有和虚拟的交错增加了妩媚,其想象力的充沛、奇幻、繁复和高远,弥补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想象力贫弱的现实。 19. 推荐篇目:伊沙《饿死诗人》
  简介:写于1990年11月,1993年发表于《诗刊》杂志,后收入诗集《饿死诗人》,中国华侨出版社1994年版。
  推荐语:伊沙对物象背后文化内涵与深度象征的拆解,解构崇高的恶毒深度和机智技法,令人折服;而原创性的口语背后蛰伏的是诗人特有的血性、思想和现实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