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险讲座

农业保险基本理论知识讲座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庹国柱 2008年 5月 6日  很高兴参加这个咱们人保北分的农业保险业务培训班,我今天讲讲农业保险方面的知识,时间有限,我主要讲点 “ 虚 ” 的东西,就是关于农业保险的基本理论和政策方面的东西,然后就目前全国的试验模式做一点分析和评论。

 具体的操作层面的东西,特别是险种方面的问题培训班另有安排,我就不用讲了。

 我的理论水平有限,对实践了解也不深,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提出批评指正。

要点  农业风险及其特点  农业保险的理论和政策问题  我国农业保险试验的成就和经验  当前我国农业保险的试验的 几种模式及其特点 一、 农业风险及其特点  1、农业风险及其可保性  2、农业自然风险的特点 1、农业风险及其可保性  农业风险主要有 自然风险 、 经济风险 和 社会风险 。

 自然风险 是因为自然的异常变动造成农业生产成果的不确定性。

 其风险事故主要是农业灾害气象灾害(飓风、冰雹、干旱、洪涝、雪灾、冻害、雷击、火灾等 ),地质灾害( 地震、海啸、泥石流、山体滑坡等 ),生物灾害( 病、虫、草灾害等 ),环境灾害 (如水土流失、大气污染、农业污染等) 。

 经济风险 是指市场价格变动造成农户农业生产产量和收入的不确定性。

 社会风险 是指人的行为或政策变动造成农业生产结果的不确定性。

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推行农业保险的都 只保自然灾害带来的农业生产损失。少数国家也承保经济风险。社会风险鲜有承保。

2、农业自然风险的特点  1、区域性、季节性。

 2、风险单位较大。

 3、风险事故与风险损失的非一致性。

 4、风险事故的伴生性。

 6、风险损失的相对严重性(往往表现为巨灾损失)。

二、 农业保险的理论和 政策问题  1、农业保险的概念界定  2、农业保险的性质  3、农业保险的供给和需求特点  4、政策性农业保险所需政策  5、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营原则 1、农业保险的概念界定  不同国家对农业保险有不同的定义 在国际上, 将农场上的一切农林牧渔业生产、财产和人身,以及责任风险的保险统称农业保险 。

但事实上,他们主要关注的是农作物的生产风险的保险。只有这部分业务是政府参与的。

但我国传统上, 只将种植业和养殖业(农林牧渔业生产)生产风险的的保险归为农业保险。在养殖业的保险中还不包括捕捞渔业,捕捞渔船和渔民人身。

2、农业保险的性质  在欧洲,农业保险的试验和发展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 1791),最早的农业保险只是农作物的冰雹和火灾保险和畜禽保险,对农作物生产有广泛影响的水旱病虫等灾害被认为是不可保风险。

 到 19世纪末 20世纪初,美国的商业保险公司破了欧洲的例,先后到美国和加拿大农村,去举办以产量为保险责任的多风险农作物保险,希望开辟农业保险的市场。但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失败了。

 直到 1938年美国政府在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立法,成立官办公司,开创了农业保险的新纪元。

 这个历史所揭示的理论表明,农业保险至少有相当一部分与商业性财产保险在性质上是不同的。用经济学理论来说,他至少不是完全意义上的 “ 私人物品 ” ( ,也就不可能像一般财产或人身保险产品那样在竞争的市场上交易。但它也不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 “ 公共物品 ”(  我们将其定义为 “ 准公共物品 ” 。

 根据经济学理论,公共物品一般有如下几个特点  1、 效用上的不可分割性。

 2、 生产经营上的规模性。

 3、 消费上的无排他性。

 4、 取得方式上(经营)的非竞争性。

 5、 成本或利益上的外在性。

 6、 利益计算上的模糊性。

 农业保险产品大多数尤其是 多风险或一切险农作物保险 ,不具有私人物品的特征,而部分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这是农业保险的商业性经营在各个国家失败或者发展不起来的主要原因。

 1、农业风险的特点要求其保险经营在大范围内和长时间里进行  2、农业保险具有外部性(利益的外在性)  3、农业保险的消费,部分地具有排他性  4、在纯市场条件下经营不具有竞争性  但是农业保险在效用上是可分的,利益计算上至少在承保的周期内是清晰的。

 所以,用公共物品的 6条特征来 “ 套 ” 的话,农业保险既不是私人物品也不是公共物品。我曾经借用萨谬尔森的一张图来表述农业保险的性质  基于这种理论分析,我们将农业保险分为两类  商业性农业保险(例如,农作物雹灾保险、火灾保险等)  政策性农业保险(例如多风险农作物保险、家畜家禽保险、小型渔船保险等)  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性农业保险的区别至少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 第一,经营目标不同。

 第二,发展动力不同。

 第三,盈利能力不同。

 第四,外部性不同。

 第五,强制程度不同。

3、农业保险的供给和需求特点  农业保险的供给和需求在市场意义上来说是“ 双冷 ”  从供给方来说  ( 1) 农业保险经营的高风险和高成本  ( 2)农业保险经营的特殊技术障碍  (保险费率难以厘定 ,合理的保险责任难以确定 ,难以定损理赔 ,小规模经营难以分散风险,归结为难赚钱)  从需求方来说  ( 1) 农民的收入低,农业保险的价格高  ( 2) 农民传统上不是 “ 风险规避者 ”  结论  在市场上需求和供给曲线不能相交  价 供给曲线  格  需求曲线  成交数量  在这种不大可能有竞争的农业保险市场的情况下,农业保险制度从哪里来  来自政府,就是说 农业保险的第一需求者是政府 此话怎讲或者说理由何在  第一,农产品特别是粮食是战略物资,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风险管理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  第二,农民福利的一种保障方式  第三,在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工业需要反哺农业,农业保险是一种反哺方式或途径  在这种条件下,政府的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就产生了。从全世界农业保险发展历史来看,这大概是一个规律。

 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日本是这样  欠发达国家菲律宾、印度、墨西哥、巴西以及其他亚非南美国家也是这样。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理论示意图  价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 格  供给曲线  需求曲线 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 交易数量  当然,两类国家具体政策目标有一定的差别  发达国家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策目的主要是 第一 是减少农民农业收入的波动,增进农民福利, 其次 是农业生产的稳定 。

 发展中国家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目主要是 第一是 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第二 为农民提供基本保障, 第三 有的国家还把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维持农村金融市场稳定的手段。

4、政策性农业保险所需政策  政策性农业保险需要些什么政策呢  1、管理政策  2、财政政策  3、税收政策  4、组织载体(政府还是市场组织)  5、相关部门配合政策  6、监管政策 5、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营原则  第一,  第二,政府引导、政策支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

 第三,保护农民利益与培养农民风险意识相结合的原则。

 第四,农业保险与其他农业收入保障政策相互协调与补充的原则。

 第五,统一制度框架与分散决策实施相结合的原则。

 第六,在中央和地方政府补贴条件下实行财务平衡的原则。

 第七,基本保障的原则。

 第八,实行风险区划和费率分区的原则。

 第九,保证农户对农业保险的可得性和可及性的原则。

 第十,先试验后推广,循序渐进,逐步扩展的原则。

 ( 这十个原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在试验和监管农业保险时参考 ) 三、我国农业保险试验的 成就和经验  新一轮农业保险的热潮正在兴起,要是特能健康持续发展,有必要了解我们过去几十年农业保险试验的成就和宝贵经验。

 有人说我们的农业保险试验刚刚开始,实际上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建国之前不说,就在建国后也有两段时间,第一段时 1951年到 1959年,第二段就是 1982年至今。总共有 35年的历史。这几十年的试验,很有点艰难曲折的意思。但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很宝贵。

 几十年的试验都有哪些成果和经验呢  1、搞清了关于农业保险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特别是明确了不同种类的农业保险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意义。

 2、政策性农业保险需要通过一系列政策来推进,其中最重要的和核心的政策就是财政补贴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

 3、探索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多种组织形式和经营模式。

 4、实践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离不开一个由中央政府授权遵照统一法规协调各有关政府部门政策的管理和监督机构。

 5、农业保险的试验要有稳定性和尽可能在较大范围进行。

 6、农业保险需要做好风险区划和费率规划。

 7、农业保险经营必需的条款和费率规章、经营规范,都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也初步形成了一支经营农业保险的技术队伍。

 重规律。

四、当前我国农业保险的试验的 几种模式及其特点  目前许多省都在试验,试验模式多种多样,这里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模式(我讲的不一定准确,也可能过时有关省的同志可以纠正)  (一)上海、吉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