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坚功心得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网评六篇

【篇一】

今年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随着两会进行可看出:中央给我们释放了坚决夺取全面胜利的鲜明信号,让我们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有着十足的信心和决心。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要有见微知著的敏锐。湖南十八洞村于2016年整村脱贫,201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1668元提高到14668元。其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并不是一蹴而就脱贫的,是在长期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下,面对乡村的细微变化,分析其发展趋势,因地制宜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出来的。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需要做到防微杜渐,避免已脱贫人口返贫的风险,边缘人口致贫的风险。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要有硬如磐石的坚韧。当今,全国各地累计选派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290多万名,实现了所有贫困村驻村工作选派全覆盖。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贫困村脱贫工作难上加难。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不改变,现行扶贫标准不改变,决不会因疫情而留下‘锅底’,个别深度贫困地区可能易地搬迁会推迟些时间,但今年这些剩余贫困县脱贫摘帽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在这场硬仗中,领导干部要迎难而上,不畏艰苦,乐于奉献牺牲,想尽千方百计为村民脱贫致富,打赢这最后的“收官战”。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随着利好政策的助力,5g网络的推进,无线网络全覆盖乡村,各地扶贫干部和返乡青年掀起直播带货的热潮,这不仅有效解决因农产品滞销造成收入不足的问题,还能让乡村特产走向世界。各地党委、政府相关领导纷纷“变身”网红主播,向广大网友推介当地知名企业、特色产品以及投资环境和旅游资源等。脱贫攻坚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这正像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今年重点工作之一: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5g应用。

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200多天了,如今正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我们越是距离实现目标越近越不能松懈,越要加倍努力,越要持之以恒去奋斗。相信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奋发进取定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篇二】

今年四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通知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盯紧老问题和新表现,全面坚实、靶向治疗。

自2019年党中央确定为基层减负年以来,为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举措精简文件、压缩会议数量时长、规范考核调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是我们国家向全世界交卷的时候,解决基层形式主义等作风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之中颇为关键的便是多种形式的监督。

一是监督部门的监督。例如纪委监委、各单位内设的各种监督部门,作为把监督作为主职的这些部门,在为基层干部减负的过程中,要把前几年暴露出的“表格种类多、样式多、重复报送、文山会海”等问题再次复查。

二是来自群众的监督。例如贫困户、边缘户等。扶贫是否走过场,是否搞面子活路,是否真的高质量长效,贫困户自己最有发言权,要畅通贫困户反映问题的渠道,杜绝入户只填表、帮扶没成效这种情况出现。

三是还要多听听基层干部的心声。现在网上把干部分为两种,一般干部和基层干部,一提到基层干部,普遍都是摇头不语。基层干部既要面对服务群众,又要面对上级各部门各项检查督查调研,工作上已是捉襟见肘。只有多听听他们的意见,解决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才能大力激发广大基层干部锐意进取、奋发又为的精气神,才能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

【篇三】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越到最后时刻越是关键时刻,越要绷紧这根弦,越要以奋勇直前、披荆斩棘的决心和态度来完成最后的冲刺。在这个最后的紧要关头,做为纪检监察机关,更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切实发挥监督执纪职能职责,紧紧围绕决战脱贫攻坚政策落实、项目实施、资金管理、干部作风建设等方面加强监督,将脱贫领域监督抓到底抓到位,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要提高站位,强化认识。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以高度负责的勇气和担当主动作为,将监督视角延伸到脱贫攻坚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角落,横竖到边,确保无死角。

要切实发挥职能职责。按照抓早抓小抓细的原则,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到哪里,监督执纪就跟进到哪里。严肃查处扶贫领域工作措施不力、敷衍搪塞、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以及利用职务之便优亲厚友、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等作风问题和违纪问题,强化执纪问责力度,切实杜绝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会监督问题,坚决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要加强纪检队伍自身建设,坚持警示教育和纪律教育相结合,抓好纪检干部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切实增强纪检监察干部自我净化、完善、提高的能力,不断增强带头遵纪守法的自觉意识。加强培训教育,不断提高纪检干部队伍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

【篇四】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给我们目标的实现带来了一些挑战。但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眼下,距离2020年结束还有近7个月的时间,脱贫攻坚的任务容不得一丝懈怠。我们要咬紧牙关加把劲,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勇气加油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事关亿万中国人民的小康之战。

脱贫致富重在群众受益。一定程度上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严重影响脱贫积极性。脱贫致富的路子不是在办公室想出来的,是在田间地头找出来的,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念,以群众受益为出发点,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政方向,形成长效机制,实现一方水土“富养”一方人。

脱贫致富难在持续稳定。在受疫情冲击之下,一些贫困村出现劳动力外出就业困难,农产品流通受阻,旅游项目停摆,建设项目停滞的困境,持续增收遇到困难。越是遇到难啃的硬骨头,越要理论联系实际,对症施策、坚持精准扶贫方略,探索善做善成的长效机制,坚持多样化投入产出机制,促进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

脱贫致富成在齐心协力:目前脱贫攻坚已取得决定性进展,越是接近成功,越要注意团结人民群众。发挥党员师范引领作用,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思想引领,破除“等靠要”思想,不断激发贫困人口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释放贫困群众努力奋斗的潜在能力。

脱贫攻坚时不我待,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利,探致富的路子。要理论联系实际,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持续增收。要团结贫困群众,积极引领,党员示范,激发潜力。坚持以延安精神为指导,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夺取决战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篇五】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脱贫攻坚提升到治国理政的新高度,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政治机关、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要深刻认识肩负的职责使命,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

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既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也是一项极其重要和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更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有效回应人民关切,坚决扛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把“两个维护”落实体现到脱贫攻坚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每一项具体工作中。

彰显监督保障的鲜明立场。纪检监察机关必须牢固树立民族贫困地区反腐败工作特别是扶贫领域反腐败工作没有任何特殊的理念,决不能因为是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就放松要求,决不能以权势大而破规、以问题小而姑息、以违者众而放任。必须着力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以零容忍态度旗帜鲜明惩治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

坚定敢打必胜的信心决心。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纪检监察机关必须通过正面激励和反面警示等多种方式,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制度自信,以敢打敢拼、真抓实干的斗争勇气和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信心决心,在全社会凝聚起万众一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磅礴力量。

【篇六】

脱贫攻坚是关乎许多老百姓的长久之计,也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李克强总理的政府报告中指出: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落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举措,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支持扶贫产业恢复发展,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三农”工作是中央一号文件的永恒主题,落实好文件精神,必须要紧跟中央决策部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把各项工作有机结合来持续推进农民增收致富,特别是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致富。

一、农业产业发展要坚决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强调,要促进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联通化、产业发展融合化、居民收入均衡化。因此,如何促进农村的发展,如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在每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指导下,各个地方应该更科学更合理的给出指导意见,不能停留于形式,使指导思路和实际规划实际行动各行其道。

二、农业产业的发展要坚持走多元化道路。我国的农业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在整体产业推向纵深化、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要改进提升的地方。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组织的集体学习中强调过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向改革要动力。所以,对于各级党委政府来讲,促进产业全方位建设,必须要按照习总书记的思路因地制宜及时调整产业的发展思路,从各地基础产业为突破口,尽快寻求产业集约化管理途径,实现农村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及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为补充发展多元经济。

三、农业产业发展需不断加大科技投入。过去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在第一产业中的贡献突出。但我们还要尽快总结产业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在问题中找出路,在问题中求突破。要持续加大科研力量。注重创新驱动,围绕特色产业,部署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健全科研人才建设、评价、流动、激励、保障机制,落实成果权益分配,鼓励更多的科技人才投身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实践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