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高级中学高二生物第一次月考.doc

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月考测试卷 高二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物种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B. 染色体变异不能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C. 生物突变类型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 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 【答案】D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错误;
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错误;
生物突变是不定向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C错误;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形成,因此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种群间的隔离,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 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C. 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答案】D 【解析】 新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变异、自然选择和隔离。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但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并不等于形成新物种,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形成。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生物的表现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错误;
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使生物进化,B错误;
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但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C错误;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D正确;
答案是D。

【考点定位】新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 【名师点睛】易错警示 与物种形成有关的2个“不一定” (1)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都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产生。

(2)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物种的形成 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这种变化可大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的界限,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②新物种一旦形成,则说明生物肯定进化了。

3.下列有关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产生的变异个体都可以作为进化的原材料 B. 捕食者的存在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但不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C. 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基因库的差异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 D. 共同进化就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答案】C 【解析】 生物产生的可遗传变异能够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
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数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B错误;
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使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差异,当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显著差异时可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可见,种群基因库的差异可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C正确;
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生物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错误。

4.有关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进化一定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B. 某校学生男女各半)中,有红绿色盲患者3.5均为男生),色盲携带者占5,则该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为5.67 C.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仅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也能很好地解释生物界的适应性与多样性,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且对进化的解释仅限于个体水平 D. 一个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后,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 【答案】A 【解析】 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但进化不一定就会有新物种的产生,A错误;
设该校男女学生各200人,由于色盲是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Y染色体上无对应的等位基因,色盲携带者是女性,因此该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4003.54005)(2002200)100≈5.67,B正确;
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的形成,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且对进化的解释仅限于个体水平,C正确;
一个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后,其子代种群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D正确。

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 B. 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 C. 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 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 【答案】A 【解析】 种群中不同个体含有的基因可能不同,每个个体不会含有该物种的全部基因,A错误;
亚洲人和澳洲人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二者婚配后可产生可育后代,不存在生殖隔离,B正确;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
生物进化的特点为由简单到复杂,即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D正确。

【考点定位】生物进化。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基因库的含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区别,理解自然选择的作用。

6.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界的丰富多彩,起控制作用的是DNA的多样性 B. 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4种碱基配对方式的多样性 C. 生物界的多样性是由物种的多样性体现的 D.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碱基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界的丰富多彩,起控制作用的是DNA的多样性;
生物界的多样性是由蛋白质的多样性体现的。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生物界的丰富多彩,起控制作用的是DNA的多样性,A正确;
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B错误;
生物界的多样性是由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体现的,C错误;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错误。

7. 寒武纪大爆发使生态系统形成了“第三极”,是指 ( ) A. 生产者B. 消费者 C. 分解者D.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答案】B 【解析】 寒武纪大爆发使生态系统形成了“第三极”,是指消费者。

8.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不能解释的问题是 ①生物的多样性 ②新物种产生 ③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本质④变异的不定向性和选择的定向性 ⑤自然选择对遗传和变异如何起作用⑥生物的生存斗争 A. ①②B. ④⑥C. ④⑤D. ③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其中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动力,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和基础,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自然选择学说很好地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①错误;
自然选择学说能够解释新物种产生,②错误;
由于当时科学水平有限,达尔文进化论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③正确;
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这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④错误;
自然选择学说没有解释自然选择对遗传和变异是如何起作用的,⑤正确;
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手段,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之一,⑥错误。因此,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不能解释的问题是③⑤,故选D。

9. 下列表述中哪一项不是拉马克的观点 A. 生物的种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

B. 生物的种类从古到今是一样的;

C. 环境的变化使生物出现新的性状,并且将这些性状传给后代;

D. 生物的某一器官发达与否取决于用与不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拉马克进化学说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不是神创的神创论,也不是不变的 如特创论,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生物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生物的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所致 。故本题选B。

考点生物进化论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拉马克的生物进化论,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10.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②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③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④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 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体液是指人体内的液体,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人体的内环境(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考点内环境 点评内环境的概念和意义是重点内容,考查很多,所以要求学生必需熟练掌握。

11. 人在剧烈运动后,骨骼肌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血浆的pH不会明显下降,其原因是( ) A. 乳酸在血浆中很快被分解,生成CO2和H2O,并通过呼吸排出CO2 B. 血液中的碳酸氢钠能与乳酸反应,导致pH基本稳定 C. 血浆中的碳酸可以中和乳酸的酸性,使pH基本保持稳定 D. 乳酸的酸性较弱,进入血液后对血液pH的影响不大 【答案】B 【解析】 血浆中存在碳酸氢钠/碳酸缓冲对,人在剧烈运动后,骨骼肌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液中的碳酸氢钠能与乳酸反应,维持pH基本稳定。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稳态。

12.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B. 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C.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点是内环境,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和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属于识记水平的考查。

【详解】稳态需要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全身各系统、器官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A错误. 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B错误.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变化中,C错误.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D正确. 【点睛】体内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由于外界环境和细胞代谢的影响,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中,在神经-体液-免疫机制的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协调配合下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稳态。

13. 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 糖尿病B. 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C. 细胞代谢紊乱D. 渗透压下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