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说课题目第三章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李华,来自哈尔滨市第八中学,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盐类的水解,它选自高中化学第二册第三章第三节,下面我将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点汇报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体会。

一 教材分析 (一) 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教材是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通过本章的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对强,弱电解质,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等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指导高三有关电解和物质的检验等知识的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而本节正是向学生介绍所学的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重要作用。

(二)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通过教材分析,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考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立如下目标。

1.巩固已有的化学知识,拓宽知识面,提出对盐类水解的应用的新设想,并用实验验证。

2.学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逐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

4.感受讨论盐类水解应用的过程,获得成功的启示和经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盐类水解的应用的教学要求,大纲只要求A层次,但在具体讨论盐类水解的利用实例时,由于往往涉及到盐类水解的本质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因此教学要求为C层次,所以本节课教学重点为盐类水解的应用,现行化学教学大纲指出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自学能力,这对他们的自身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培养这些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本节教学难点就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几个问题。

(三) 学生状况的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盐类水解的实质,规律,平衡移动原理,已具备了解决盐类水解应用的知识储备,高二的学生自学能力,小组讨论,交流信息的能力,分析能力都、达到一定程度,而且在心理上都有探索创新的欲望,因此我们决定充分发挥学生的这些特点,充分利用自主,自研的学习方法,进行本节的教学工作。

二 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设备和实验仪器。

我采用的是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变式二研究发现式创新教学程序。

交流信息合作成 功 提供信息,条件 学生研究探索 教师创造情境 导引目标与 内 容 课前准备 →→→ 研 究 性 作 业 反思与小 结 巩固与创新 应 用 三 教材处理及教学设计 根据创新教学程序进行了如下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效果 课前准备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后,教师略停几秒钟,留出静静空白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此时无声胜有声 导引目标与内容 采用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法 利用投影先向学生提几个以前学过的对今天学新知识又有用的问题,如盐类水解的实质,规律,影响水解平衡的因素,找学生回答,不完善的同学和老师可以给予补充,引出本节目标盐类水解的应用。

引起学生的回忆和思考,为学习新的知识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并做好了心理准备。

提供信息,条件,学生研究探索 交流信息,合作成功 一 新课开始播放一段有关焊接金属的录像,创设问题情境如何除掉金属表面的锈 教师再进行建议性启发不用酸能除锈吗小组讨论并实验。

再进行追问为什么在实际生活中用氯化铵而不用酸呢 在展台上进行对比实验。

演示课件铵根离子水解 二 让学生配制氯化锌溶液,通过知识与现象的矛盾提出问题氯化锌易溶于水,为什么会有沉淀呢如何得到澄清的溶液呢 学生通过分析可得出沉淀有可能是锌离子水解造成的,可加酸抑制水解。动手实验验证想法。

给出思考题氯化铝溶液蒸干后灼烧,最终得到的产物是什么 三 让同学自行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除掉硝酸钾溶液中混有的三价铁离子。

提示性启发学生初中是如何除的不加试剂能不能作到 实验中进行个别指导。

把实验现象明显的在展台上展示。

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很容易答出用酸。

引导学生提出假设,通过实验验证假设,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信息得出结论氯化铵溶液可以除锈。

利用讨论中,学生的不同看法引起矛盾冲突,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最终得出盐类水解的第一个应用除锈。

把微观世界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从物质内部结构证实学生的结论,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

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发探索行为。

学生可自行得出结论盐类水解应用2配制溶液。

达到学习的新境界,不教即会。

深化了得出的结论,并引出下面的问题。

让学生进行假设性,预测性研究,挑战学生的智慧,有效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内在兴趣,使学生在研究与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启示和经验。

交流信息,得出应用3除杂。

通过学生亲自做实验将研究式学习与体验式学习融为一体,把抽象的水解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突破了本节的难点。

巩固与创新应用 通过老师实地拍摄的录像(实验室一角),网上摘录的图片,文章和生活中的一些事例的分析,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去,进行创新性应用。

学生得出应用4至7。

大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对所学知识有自己的认识,理解,应用。

反思与小结 静思几秒钟,让学生谈上完本节课的感想,收获,评估自己的习惯。

增加学生的体验,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益。常此以往,将收益无穷。

研究性作业 以课本为基础,让学生总结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的方法,这是近几年高考热点之一,作业答案不是唯一的,得到课本外搜索信息,也是本节课内容的更深刻的研究。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

四 教学体会 本节课教学设计合理,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开展研究和体验,学生的创新素质得到了培养和锻炼,但对个别学生的帮助,指导还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