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经典原文1《论语》十则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df

论语 十则 万世师表 孔子 孔子 前 551 年 前 479 年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末期思想家 政 治家 教育家 儒家的创始者 孔子出生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 镇鲁源村 葬于今曲阜孔林 享年73 岁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 录体散文集 论语 中 据 史记 记载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勇士 叔梁纥晚年与年 轻女子颜征在生下孔子 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 后怀上孔子 又因孔子刚出生时头顶 的中间凹下 像尼丘山 故起名为丘 字仲尼 孔子三岁时 叔梁纥病逝 家境相当贫寒 由于种种原因 政治失意 孔子曾携弟子周游列国 后将精力用在教育上 孔子打破了教育 垄断 开创了私学 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 其中贤人七十二 有很多为各国栋梁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在世时已被誉为 千古圣人 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 后世并尊称他为 至圣 万世师表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之首 1988 年 75 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 呼吁全世界 21 世纪人类要生存 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 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 春秋战国乱悠悠 东周时期是历史上著名的乱世 春秋时期 臣弑其君 家臣弑其大夫的事时常发生 譬如鲁国即先有大夫季氏专权 后来又有季氏的家 臣阳虎作乱 各诸侯国为支付军费开支 日益加重对人民的盘剥 人民的生活愈加痛苦 私人讲学与百家争鸣 春秋时代 社会秩序大乱 学校荒废 贵族零落 大量典籍佚散 大量有学养的贤人流散民间 这些有学养的贤人 一则出于谋生的考虑 一则出于改变现实 的抱负 便开始在民间讲学 孔子是这方面开风气之先的人物 孔子主张 有教无类 不 论贫富贵贱 广泛招收学生 文学背景 到了春秋战国年代 诸子百家的各个流派分别著书立说 宣扬和传播自己的 思想主张 春秋战国时的 百家争鸣 不仅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 也是中国散文史 上的黄金时代 论语 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内容包括孔子谈话 答弟子问 弟 子之间的相互讨论以及弟子对老师的回忆等内容 作为一部语录体诸子散文集 它是研究孔 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东汉时被列为 七经 之一 南宋朱熹将它和 孟子 以及 礼记 中 的 大学 中庸 合编为 四书 与 五经 并列 后来成为读书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 全书二十篇 每篇由长短不同的若干段文字组成 多数是以 子曰 开头的孔子语录 少数段落略有记事和对话 全书主要反映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孔子的思想学说 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是 仁 这个概念在 论语 中共出现了 109 次 为了实践 仁 这一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与行为标准 孔子十分重视 礼 论语 中还能看出孔子的教育思想 他首创私学 以自己的学说来教育学生 提出 有教无类 二是通过对孔子言行的描述 塑造活生生的孔子形象 这种塑造可能不是有意识的 也 只是记录了孔子的一些片断 而非孔子一生的完整记载 但从对孔子言行举止 生活习惯的 记载中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孔子 一个走下神坛的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孔子 节选的 论语 十则 通过孔子与弟子的谈话 对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思想品德修养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仁 礼 等问题做了形象而生动的说明 在学习方面强调知识的 继承创新和复习的必要性 在学习态度方面讲到要虚心要惜时 在个人修养方面突出坚毅精 神和换位思考的必要性 节选篇目主要内容 学而 篇阐述好学的态度 表现与要求 为政 篇阐述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 人生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境界 公冶长 篇以言 志 为题 讨论怎样做人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雍也 篇 强调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同时用山水类比来阐发 知 与 仁 述而 篇阐述孔子对人生的追求以及君子 小人胸襟品格的不同 颜渊 篇解释什么是 仁 季氏 篇从人生的三个阶段 强调要规范自己的言行 加强个人的修养 子 曰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 于事 孔子说 君子 饮食不求饱足 居住不求舒适 对工作勤劳敏 而 慎于言 就有道而 正焉 捷 说话小心谨慎 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修正自己的道德行为 可谓好学也已 这样可以说是喜欢学习了 无 副词 不 不要 安 安逸 舒适 敏 敏捷 勤快 而 连词 表并列 而 连词 表顺承 可不译 就 靠近 有道 有道德的人 正 修正自己的道德行为 已 通 矣 句末语气助词 以上 学而 篇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 孔子说 我十五岁时立志学习 三十岁能自立于世 四十岁 而不惑 五十而知 能遇事不疑惑 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 自然的禀赋 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 人生的责任和义务等 六十岁便能听进不同的意见 七十岁 而从心所欲 不踰矩 能随心所欲 也不会越出规矩 有 连词 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相 当于 又 立 自立 孔子说 立于 礼 自立 就是自己能够自觉地按照周礼的要求来处事 不惑 遇事 不疑惑 天命 含有上天的意旨 自然的禀赋 人生的责任和义务等多重 含义 耳顺 一听人言语 便能辨别真假是非 隐其恶 扬其善 无所 违逆 一说 能听进不同的意见 从 遵从 踰 越过 矩 规矩 子曰 由 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 孔子说 子路呀 我教诲你的你知道了吗 知道的就是知道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 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由 孔子学 生子路的名 乎 表疑问 句末语气助词 吗 是 代词 这 不同于现在的 判断动词 是 知 同 智 聪明 明智 也 句末表判断 以 上 为 政 篇 颜渊 季路侍 子曰 盍各言 颜渊和子路侍立在孔子身边 孔子说 何不各人说说 尔志 子路曰 愿车 马 衣 轻 裘与朋友 自己的志向呢 子路说 我愿意把我的车马衣服拿出来与朋友 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 愿 无伐 共同享用 用坏了也不抱怨 颜渊说 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 善 无施劳 子路曰 愿 闻子之志 好处 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子路说 希望听听老师的志向 子曰 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孔子说 我的志向是老人使他安逸 朋友使他信任我 少者怀之 少年人得到关怀 养护 颜渊 孔子的弟子颜回 字子渊 盍 何不 敝 名词作动词 用坏 用破 憾 恨 抱 怨 伐 夸耀 炫耀 施 表白 愿 愿意 愿 希望 子 古代对人的尊称 这里指老师孔子 安 信 都是使动用法 以上 公冶长 篇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 孔子说 懂得它的人 不如爱好它的人 爱好它的人 不如乐之者 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之 代词 一般认为指 学问 者 的人 子曰 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 知者动 仁者静 孔子说 智者喜爱水 仁者喜爱山 智者好动 仁者好静 知者乐 仁者寿 智者快乐 仁者长寿 乐 喜爱 动 活跃 以上 雍也 篇 子曰 饭疏食 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 孔子说 吃粗粮 喝白水 弯起胳膊当枕头 乐趣也就在 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 在我看来就像浮云一样 饭 动词 吃 疏食 粗粮 饮y n 喝 肱 n 由肩 膀到胳膊肘这一块 泛指胳膊 义 名词作动词 合乎义 子曰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 君子心胸开朗而宽广 小人经常局促忧愁 坦 开朗 直率 荡荡 宽广 宽阔 长 总是 常常 戚戚 忧愁 哀伤 以上 述而 篇 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 颜渊问什么是 仁 孔子说 克制自己 使言行都回复 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 到周礼上 就是仁 一旦做到了这一点 天下人 归仁焉 为仁由己 而由 就会称赞你是个仁人了 实行仁德全在于自己 还能靠 人乎哉 别人吗 克 克制 约束 一日 古今异义词 古义 一旦 今 义 一天 归 称许 赞许 哉 多用反问语气 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 颜渊说 请问实行仁德的纲目 孔子说 不合乎礼 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不要看 不合乎礼不要听 不合乎礼不要说 不合乎礼不要做 颜渊曰 回虽不敏 请事斯语矣 颜渊说 我虽然资质迟钝 让我照这些话去做吧 其 代 词 代 实现仁的措施 目 纲目 具体要点 敏 聪敏 聪 明 事 名词作动词 实践 实行 斯 代词 这些 以上 颜渊 篇 孔子曰 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 血气未 孔子说 君子有三件需要戒除的事 少年时 血气还没有 定 戒之在色 及其壮也 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 固定 要戒除的是女色 等到壮年时 血气正旺盛 要戒除的是争斗 及其老也 血气既衰 戒之在得 等到老了的时候 血气已经衰弱了 要戒除的是贪欲 及 等到 其 代词 他 得 泛指 对财货 名誉 地位 美色等的贪欲 以上 季氏 篇 对应学生用书P5 诵读 论语 十则 第一至三则 完成以下各题 突破词句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 敏 于事而慎 于言 敏捷 勤快 小心谨慎 2 就 有道而正 焉 可谓好学也已 靠近 到 那里去 修正 通 矣 句末语气助词 3 三十而立 自立 就是自己能够自觉地按照周礼的要求处事 4 七十而从 心所欲 不踰矩 顺从 超越准则 5 由 诲女 知之乎 同 汝 你 6 知之为 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 知 也 就是 代词 这 同 智 聪明 明智 2 翻译下列句子 并探究句式特点 1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译文 君子 饮食不求饱足 居住不求舒适 对工作勤劳敏捷 说话小心谨慎 句式 介词结构后置 敏于事而慎于言 应为 于事敏而于言慎 2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译文 我十五岁时在学习上立志 或我十五岁时立志学习 句式 介词结构后置 志于学 应为 于学志 3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译文 知道的就是知道 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 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句式 判断句 以 也 为判断句的标志 要义探究 3 这三则是孔子关于学习的看法 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在学习方面有哪些主张 明确 这三则中 我们可以看出 孔子对待学习有如下四点主张 1 学习要专心致志 不要苛求生活条件的好坏 即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2 学习要谨慎 要深入思考后 再提出自己的见解 即 敏于事而慎于言 3 要善于向有道德的人学习 从而改正自己的 缺点 修正自己的道德行为 即 就有道而正焉 4 在学习的问题上 要有恒定的志向 才可以有一定的作为 要谦虚 诚实 即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4 孔子为什么主张 慎于言 明确 孔子主张 慎言 讷言 即少说话 说的时候要慎重 其原因是 1 孔子很 重视言行一致 说到做到 即 言忠信 言思忠 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 而如果爱说 话 就难免言过其实 言行不一致 于道德就有亏了 2 孔子认为说话要择取恰当时机 这 样才不会引起人的反感 也才能发挥作用 3 孔子认为德是内 言是外 内在充实自然能发 之于外 外在却不一定对内在有所裨益 更反对花言巧语 巧言令色 鲜矣仁 诵读 论语 十则 第四至六则 完成下列各题 突破词句 5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 敝 之而 无憾 破 坏 连词 表转折 2 愿无伐 善 无施 劳 夸耀 炫耀 表白 3 知者动 仁者静 活跃 6 翻译下面的句子 1 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译文 老人使他安逸 朋友使他信任我 少年人得到关怀 养护 2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要义探究 7 如何理解孔子的 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的志向 明确 孔子的基本思想是 仁 就是为人类生活所确立的最基本的和最高的道德原则 也就是以仁爱的精神协调人际关系 并由此解决社会问题 男女老少 每个人平等相处 安 分守己 这是孔子所主张的最高的境界 8 知之 者不如好之 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 者 中 知之 好之 乐之 有何联系与 区别 明确 这一则里的 之 字没有说明是指什么 一般认为是指学问 知之 好之 乐 之是三种不同的境界 了解 只是一般的关心 爱好 则是一定的投入 只有以此为乐者 才将全部身心置于其中 也才会有真知灼见 会有所发明 有所创造 有所成就 而这 正 是知之者 好之者所无法相比的 孔子对于 知之 好之 乐之 作了明显的境界层次区分 其实这三者也是有着密切 联系的 可以说 知之 是一种认识 好之 是一种兴趣 乐之 是一种情感 如果一个 人对某种事物没有认识 就不会产生兴趣 更谈不上情感 相反 认识越深刻 兴趣就越浓 厚 情感也就越丰富 9 孔子为什么说 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