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共30小题) 1.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除了王室,中国的民间社会基本采取“分户析产制”,即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这一制度( ) A.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B.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 C.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D.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 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答案D 试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历史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题干中,材料部分的关键信息是“分户析产制”,而且用括号注释的其主要的分配物“(尤其是土地)”,另外,王室并没有如民间一样,说明王室仍延续着宗法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问题指向是“这一制度”,阅读选项不难发现题目要求是选择这一制度在当时造成的影响。A项,“宗法制的传统”并不完全等于“宗法制”,“颠覆”表述绝对化;
B项,春秋战国时小农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初期,在中国古代史中,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与史实不符;
C项,与题干主题无直接和因果联系,与主题无关;
D项,民间将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自然导致土地拥有者比率大幅上升,另外私有制步入确立阶段,这就给土地流转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故D正确。

2.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起。”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唐宋街鼓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B.科举制让人埋首功名 C.坊市制度已经崩溃D.城市管理更加严格 考点商业的发展 答案C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后生坊市门皆启”体现了唐朝坊市制度的严格;
陆游是宋代诗人,“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说明坊市制度已被破坏,城市有了重要发展,故选 C。

ABD无法从题中体现。

3.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导致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耕牛的极度缺少B.精耕细作的需要 C.冶铁技术的落后D.小农经济的局限 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答案D 试题解析冶铁技术的落后与否与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无必然的联系,故C 项错误;
铁犁 牛耕技术更加有利于精耕细作的需要,故B项错误;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分散 生产,由于财力有限,使得占用一定财力的铁犁牛耕技术推广受阻,而锸、锄适应了小 农生产需要,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导,故 D项正确;
耕牛的极度缺少会在一定程度影响 牛耕的推广,但不是主要原因,故 A 项错误。

4.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说“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徽商这种资金流向和消费形态不能反映( ) 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只能是自然经济的补充 B.中国传统商人深受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影响 C.专制体制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巨大障碍 D.帝国时代商业资本不会转化为产业资本 考点商业的发展 答案D 试题解析ABC从材料中能够体现,材料仅仅反映了徽商的做法,无法得出明清时代的特征,D表述过于绝对化。当时存在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的情况,只是不够深入。

5.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里的“变异”主要表现为( ) A.农业生产技术领先于世界 B.白银大量流通,商业资本日趋活跃 C.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 D.统治者严格限制市镇手工商业的发展 考点资本主义萌芽 答案B 试题解析ACD属于传统经济模式的特点,而B属于明清时期的新现象,如资本主义萌芽现象的出现,故选B。

6.从1888至1919年,除了1899年一年外,中国原棉的出口大于进口。与棉花出口增加一起出现的情况是原棉价格的稳步上涨,同时又从印度和日本运进了价格较低的机制纱。这一现象( ) A.加剧了自然经济的解体B.加强了工业国产品竞争优势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扭转了中国贸易的入超局面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答案A 试题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从1888年至1911年,除了1899年一年外,中国原棉的出口大于进口”说明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根据材料中“又从印度和日本运进了价格较低的机制纱”冲击了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故A项正确;
根据材料中“又从印度和日本运进了价格较低的机制纱”得出并不是加强工业国的产品竞争优势,故B项错误;
中国的原料大量出口,运进大量的机制纱,不会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故C项错误;
在此之前,中国的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故D项错误。

7.洋务运动的产生是为了“继续镇压中国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是用外国资本主义的技术巩固封建统治”;
官僚地主开办的工厂是“资本主义国家军需工业的附庸,充分表现了半殖民地的性质”。这一观点表明作者( ) A.站在文明史观的角度B.站在革命史观的角度 C.站在英雄史观的角度D.站在近代化史观的角度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答案B 试题解析站在文明演进的角度看,洋务运动是中华文明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重要起点,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
站在近代化的角度看,洋务运动创办了中国第一批军工企业和现代工业,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管理经验,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站在地主阶级的角度看,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采取的一场所谓的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
根据材料“继续镇压中国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资本主义国家军需工业的附庸”可知,作者是站在革命者或阶级斗争的视角,故B项正确。

8.据明崇祯松江府志记载“棉布虽松江所产,旧亦不多,故无其额。自二、三十年来,松江之民多倚织布为生,见今征粮折棉布(将国家所征的粮食税折合成棉布征收)。”记载的这一现象( ) A.客观上有利于松江棉织业发展B.反映明代由抑商转向重商 C.说明工商税己成明代税收主体D.表明政府扶植民营手工业 考点商业的发展 答案A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手工业。“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即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材料“今征粮折棉布(将国家所征的粮食税折合成棉布征收)”反映了明政府对松江地区赋税政策的调整,客观上有利于松江棉织业发展,故A项正确;
材料中赋税政策的调整只涉及松江地区,不能反映明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调整及政府在扶植手工业,也不能说明此时“工商税已成明代税收主体”,故B、C、D三项错误,排除。

9.有学者将绢价按当时米价进行折算比较,发现明代中叶,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比宋代低约11。这主要是由于( ) A.经济重心的南移B.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C.重农抑商昀影响D.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考点手工业的发展 答案B 试题解析紧扣时间“明代中叶”,结合所学可知,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南宋时期,故A项错误;
明代中叶,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与明朝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特别是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有关,故B项正确;
结合所学可知,重农抑商政策,对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不利,更不会导致“江南绢价的明显下降”,故C项错误;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结果,往往会导致物价上涨,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10.“改变了近千年来小农经济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实现了农村土地经营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这场运动( ) A.实现了平均地权的民生主义B.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推动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D.极大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答案C 试题解析从“改变千年小农经济实现了土地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可以看出是过渡时期对农业实行改造,建立农业合作社,土地从私有变为公有。平均地权是民国时期的土地政策,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
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才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故B项错误;
对农业的改造有利地支持了新中国的工业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故C项正确;
建立农业合作社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粮食产量,故D项错误。

11.1961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根据陈云的意见,制定了关于减少城市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规定在3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以上,当年内减少1000万人。这说明( ) A.中央决定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 B.违背了一五计划的城镇化建设要求 C.是中央对党的“左”倾错误的调整 D.农业生产水平跟不上工业化进程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答案C 试题解析精兵简政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故A项错误;
大跃进造成工业化比例失调,这一调整是对一五计划期间“左”倾城镇化建设错误的纠正,而非“违背”,故B项错误;
“左”倾城镇化建设加剧城市经济的困难,这一调整是中央对党的“左”倾错误的调整,故C项正确;
“左”倾错误的工业化应该退回到实际,与农业生产水平相适应,而非农业生产水平跟不上工业化进程,故D项错误。

12.下侧框内所叙内容为申报上的报道。材料说明( ) A.晚清时期思想观念变化剧烈B.妇女成为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C.习俗变迁具有自由平等特征D.报纸主要宣传民主科学思潮 考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答案C 试题解析材料并没有反映思想观念变化,A与题无关。B无法从材料中得出。D出现于1915年新文化运动时期。而C正确,材料反映了婚礼的简约和婚姻自由,这体现了自由平等的特征。

13.杨菁四联总处与战时金融记载,四联总处(即中国、中央、交通、中国农民四银行联合办事总处的简称)核办贴放业务的重点是工矿业贷款。以(大后方)工矿生产能力而论,如以1938年总生产指数为100,1943年己增至375,。据此分析其主要作用是( ) A.加强了官僚资本的垄断地位B.造成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C.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D.为抗战提供了物资保障 考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答案D 试题解析材料反映了抗战时期重工业的发展,这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D正确。A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官僚资本的内容。B出现于解放战争时期。C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经济结构的比重。

14.18世纪60年代以前,荷兰人是在华最大的茶叶经销商。1765年开始,英国东印度公司购买的茶叶基本占中国出口货物的50以上,19世纪后这个比例超过90。这一变化反映了( ) A.收复台湾后荷兰失去对华贸易的基地 B.英国订单大清政府鼓励商人与其贸易 C.英国率先打开中国大门拥有贸易优势 D.荷兰海上霸权丧失贸易遭受英国排挤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答案D 试题解析英国对华贸易占半数以上在18世纪中期,而收复台湾是在17世纪。A显然错误,此时荷兰仍是最大经销商。B错误,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C不符合史实,在英国之前则有荷兰。因为英国在18世纪成为日不落帝国,故而荷兰对华贸易受到了冲击。故选D。

1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中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个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一一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
它小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这表明( ) A.世界普遍确立工业文明主导地位 B.工业义明推广实质是各国之间相互借鉴 C.变通工具变革成为义明演进关键 D.世界市场逐步发展推动工业义明的扩展 考点工业革命 答案D 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