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个“家族问题”】 国内家族企业有哪些

  “家族问题”成了历史问题,成了社会问题,到今天成了时代问题。这样的现象虽然不是中国独有的,世界各国皆然,但中国尤甚。而且到了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的时候了。   往往一个人当了官、发了财、成了名,首先是子孙得势逞威,随之是亲族、亲眷、亲属、亲戚沾光,行时走运;反之也一样,一人腐败,一人倒台,也往往牵连出一大串或几大串家族式的“共同犯罪者”。反倒是一人有功、有德、有绩而一族人久久保持优良传统者甚少。
  这样的例子,古今的中国也实在太多太多了,故而值得深思和深究。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家族制即承袭制的是夏朝。当了“王”的是夏启。他的老爹,就是当年因为治水有了大功的禹。禹将权位传给他的儿子启,这位启一开始很不错,对老者、儿童、贫弱者很关心,自己的生活也很俭朴,睡在草制的褥子上,拒绝包括奏乐、打猎在内的享乐。但没过多久,他的溺于享乐之风就近于到了发疯程度,年纪轻轻就死了。让他的老爹死后在地下都不能瞑目,后悔“家族制”的建立。
  商朝有个商纣王,在历史上名声很不好,被称为昏君兼暴君。其实,这位商纣王年轻时是个优秀人物,力气大、智商高,模样长得也很漂亮。打过不少胜仗,在开发落后地区(即“东夷”)、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的事上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但此人后来生活糜烂,找了个狠毒的女人妲己当老婆,共同做了很多令人发指的残酷之事,最后落得自焚而死。
  将中国的家族制提高到至高程度、成熟程度的是秦始皇,他很想将子孙的权势延续千年万年。但一个威风凛凛的秦朝寿命很短,只存在了15年。原因之一,就是家族制惹出的祸。
  中国的王权制、家族制。其中最有威风的人往往有三种:一是王族,即皇帝本人及其兄弟、子女之类;二是“外戚”,即皇帝老婆的“娘家人”;三是“宦官”,即专门伺候皇帝、皇后且又与之十分亲热并常常出坏主意的奴才(而且是失去了性功能的奴才)。由上述人组成的家族势力,哪里会干什么好事?
  人有一点家族意识,讲一点亲情、族情,不是什么坏事,不必大加指责。但亲情或族情一经与私情、私利、私权有关,就必然干些祸及于民、祸及于人,最后祸及自身的勾当。偏偏这些带有极端自私性的“家族本位”意识在中国太长久,也太顽固了。即使在孙中山先生首创“共和制”之后,及至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家族本位、家族利益、家族意识的顽固传统也未消减,甚而在商品经济的今天越发时兴起来。
  眼下,在中国的诸多社会问题中,有三个问题绝对不能忽视。这三个问题中,包括家族腐败问题、裙带关系问题、子孙权利问题。
  前两个问题较明显,不必细说。这里,重点说一说“子孙权利”问题。
  在这里,首先要弄明白两个词,一个是“权利”,一个是“权力”。对权利必须尊重,包括子孙权利。如子孙在长辈面前的平等权利,人格被尊重的权利,以及物质需要的权利和受教育的权利等等。但“权力”就不同了,本来它只能从属于公共性的公权、民权。一经以权谋私,无论是对掌权者本人、对别人,还是对子孙本身,都可能是社会之殃、人间之祸。
  有的人当了官,发了财,出了名,得了势,首先想到的是将特权转送给子孙。甚而给子孙以依势取利、凭势逞威、仗势欺人、借势凌人的资格,以及包括借势强定“人才”或强造“精英”的勾当。其实,这不仅是一种丑陋,而且是一种愚蠢:若是助子助孙作恶,就更是一种愚蠢!
  两千多年前的古人都懂得“君子五世而斩”,其中的“君子”指的不是通常说的德才兼备者,而特指的是有权有势人物。而“斩”指的就是完蛋。总的意思就是:一时飞黄腾达的“贵族”很少能将权势传给几代,最终会沦为缺德无才的“贱人”。长辈总希望有权有势的人给子孙遗下永久的福荫,这也是愚昧的。
  连中国很平凡的门联上都有两句很通俗的话:“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话虽然通俗平易,但却有座右铭意味。“忠厚”,道德品位之谓也;“诗书”者,文化素质之谓也。凡是执意于教育子刊、德才兼备的人,不仅自己有品位,而且也是对子孙的真正负责;反之,本身就无德少才,且又一味向子孙灌输傲众凌人意识的人,不仅本人离完蛋很近,而且注定殃及子孙。
  遗憾的是,古时为官者坚持德才兼备之道的人不是很多,为自己、为家族、为子孙争权争势或争名争利者不少。时下,一些人被商品社会的风一吹,恶性的心理和行为尤盛。
  当年鲁迅说中国家长有两种,一种是“任儿孙做马牛”的人,一种是“为儿孙做马牛”的人,两者都可悲。任儿孙做马牛,对儿孙不关心、不负责,是可耻的;为儿孙做马牛,若是你本人做了一辈子苦争权势、苦争名利的愚马愚牛,即使将那样的“资本”传给子孙,也注定不会使子孙成为有才有德的义马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