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图腾”象析溯源:圣龙图腾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高亢激昂的永恒旋律,世世代代回荡在赤县神州的山山水水、城镇乡村及海内外华夏子孙的心田。   “龙”文化的起源归属于中华史学,同时,也是一个图腾学、星象学及易学的永恒话题。
  中国龙,作为华夏文明肇端,源远流长,涵韵厚重。远在殷商甲骨文中,就出现过结构完备的“�”字和祭祀龙神的记载,考古出土的龙形图案文物,其年代更为久远:辽宁省朝阳市附近的内蒙古敖汉旗小山文化遗址,出土了一件距今7000年的陶制尊形器,陶器腹部压划有“鸟首龙身”等充满文化韵味和图腾崇拜意义的神秘图案,整体画面呈现的神异动感令人心醉,犹如进入一种原始宗教的幻觉意境之中;河南濮阳西水坡M45号墓距今6500年的“帝丘”,发现了用蚌壳摆成的蚌龙,龙头朝北,背朝西,昂首,曲颈,长尾,前爪扒,后爪蹬,状似腾飞;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曾出土过绘有龙纹的陶壶;江苏良渚文化遗址,有似蛇非蛇龙状器物面世;湖南澧县孙家岗龙山文化古墓出土有“龙形玉佩”;辽西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有“双龙首玉璜”和雕龙祭玉;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有墨绿色造型别致的“玉龙”;吉林省集安洞沟四神墓壁画有羽翅颤动、神威凛然的“应龙”……
  至于后世殷周金文祭器的龙纹图饰,著名学者王大有先生研究归纳有:苍龙、小龙(蛇)、辰龙(震龙)、行龙、飞龙、应龙(羽龙)、玄武龙、熙(龟蛇玄武)、龙鲤、龟蚨龙、蒲首龙、狴犴龙、饕餮龙、蒲牢龙、椒图龙、睚眦龙、猊狻龙、囚牛龙、螭吻龙、望风龙、蛟龙、螭龙、虬龙、句龙、土龙、木龙、金龙、水龙、火龙、肥遗龙、并逢龙等①。这些都表明,中华原生文明“龙图腾”的研究,是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的。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说: “中国书本上之学问,有赖于地底之发见” ②,创举性提出“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的“二重证据法”③。他还指出:“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笔者考证,考古学意义范畴的中国龙最初的雏形,距今至少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东方神话传说中的“五仙山”,以及“瀛龙”、“朱雀”、“玄武”,初始于距今7400年至6400年的全球海水大回潮时期,全部由山川江海大自然地理形态构成。太古神韵,天地图腾,神功鬼斧,是为天作,将重新向世人展露出独具魅力的奇特景观,并以直观的图解方式破译“千古之谜”,让数千年缥缈无际的远古神话,最终归结到东方文明演绎的史学范畴,历史的真相充满迷人的魅力,动人心魄。
  根据古藉佚文记载及古今地理学资料综合集成,在现代航拍图片绘制的东北亚地形图上,利用计算机技术让海平面升高百数米④,首先发现,古东海之隅的白头山脉、咸镜山脉与太白峰峦,共同组成一幅巨大的“凤凰”图案。更加令人惊异的是,以白头山天池为中心,东北图们江口两侧的五龙川、和龙地域,清晰地展现出由山岳海渎组成的长翼之龙与四龙合尾图案。长翼巨龙面向东方,昂首凝目,神威凛然,羽翅颤动,状似腾飞……。
  这些图案透视出,中国图腾灵物崇拜的龙与凤,是建立在考古学范畴的史实基础之上的⑤。根据典藉佚文记载有“瀛洲”、“应龙”,以及面向“东瀛三岛”地理形态,笔者谓之“东方瀛龙”。和龙地域曾发现大量新石器遗迹和古城遗址,与“龙”相关的地名众多,包括:龙山、龙岩、龙海、龙江、龙湖、龙潭、龙泉、龙池、龙门、龙城、大龙洞、青龙、双龙等;朝鲜一侧图们江口,有龙川里、龙坪洞、龙南洞、龙新洞、龙岘洞等地理名称。
  龙、凤既现,“龟蛇”可求!在天池主峰西北的抚松县万良地域,展示出由头道、二道松花江及大蒲春河、二道西南岔河组成的“龟蛇”图案。这里,正是东方神话中的“方壶”、“神方”、“玄武”(“悬壶”谐音),考古发现有新石器文化遗址及神秘的大方顶子八卦祭坛。据此合理推演,“圆峤”之考,“峤”者,“锐而高”,圆峤,显然是天池与周边十六峰之合称。再加上太白咸镜“六合历山”中的“岱舆”(�山,今头流山),则“五仙”靓影,尽入眼帘。只是,“方壶”并非为山,而由两江、两河组成。一幅幅“天地图腾”,地域面积皆上百平方公里,可谓千古奇观、惊世骇俗。
  这是全球海水大回潮的特殊历史年代,中华先民开天辟地、移山倒海的真实写照;也是拓荒先民落脚长山太白地域,以“天地图腾”为图腾崇拜之灵物,组合成瀛龙、龟蛇、阳鸟三大族群,在海隅谷口,筑不周负子(海堤),造围木桑田,种不周之黍的历史见证。
  何谓桑田?古人“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构木:木名,桑科,构木即桑木。在海滨山隅水口处,以木石围堤填海,堤坝称为“不周负子”,为防洪水,堤内掘网渠积土台,结桑藤立木围于四周,所造称为桑田。古谓“不周之粟”,为不周堤内桑田种植的谷物;“桑�之民”,即在桑田从事农业的鸟图腾部族。
  在长白山东南麓怀山襄陵广褒的泥滩湿地,围海造田,纵横掘渠,规模宏大,史谓“空桑”、“穷桑”,后人称之“沧海桑田”。⑥沧海桑田,改造自然,气势磅礴,辉煌瑰丽,全世界唯有中国人以自身力量战胜大洪水,依靠的正是愚公移山、精卫添海的大无畏精神,以及相对发达的天象历制及原始农耕文明,在亘古大荒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山海经》载有“穷桑出日”及“空桑之山,……冬夏有雪。”《抱朴子》说:“长山太白,在东阳。”都是指今东北长白山地区。太极扶桑龙凤文化是长白山文化的源头,在数千年演进中融入中华传统文明的宝库,冉冉生辉,光耀万代。
  东方瀛龙,昂首傲立,既是中国龙图腾之雏形,也是中华龙文化的源头。
  中华龙文化与山脉的渊源,在传统风水学说中得以诠释。《地理大成・山法全书》云:“龙者何?山之脉也……土乃龙之骨,草乃龙之毛。”古代风水学说中,龙就是山脉,山上长植物,山中藏动物,原始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山,由此产生了对山的崇拜,这是拓荒先民自然崇拜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古人类对生存环境的选择,首先要“觅龙”,寻山先从山脉的出处开始,古人认为那里是祖宗居住的最高处,再找近处山脉的入首处,从远而近分别称为太祖山、太宗山、少祖山、少宗山和父母山,统称“龙脉”。“觅龙”还要看山之形势,远观得势,近观得形,有“寻龙先分九势说”,即:回龙、出洋龙、降龙、生龙、飞龙、卧龙、隐龙、腾龙、领群龙,审气脉,别生气,分阴阳,观形喝彩,定吉凶衰旺。《博山篇》“论龙”阐述:“认得真龙,真龙居中,后有托的,有送的,旁有护的,有缠的。托多、送多、护多、缠多,龙神大贵、中贵、小贵,凭之可推。”“龙”之风水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令人叹为观止。
  关于“龙”的神话资料,远及两昊、三皇⑦、五帝时代。所谓神话资料,指口碑和佚文传承的远古故事。马克思说:“古代各族是在幻想中、神话中经历了自己的史前时期”⑧。神话是人类童年的作品,其中蕴含有严肃的历史话题,原史时期的史学与神话总是纠缠不休、难以分解。故而,探悉“龙文化”的深刻蕴涵,有必要参考神话提供的珍贵资料。
  典籍佚书中关于“龙”的记载颇多。相传伏羲以东方青龙星象为号;女登感神龙而生炎帝;庆都感赤龙合婚而生帝尧,……除了青龙、神龙、赤龙,中国古代氏族史话中,还有震龙龙、龙龙氏、长龙氏、上龙氏、降龙氏、潜龙氏、赤龙氏、黄龙氏、黑龙氏、土龙氏、水龙氏、火龙氏、白龙氏、墨龙氏、烛龙氏、句龙氏、居龙氏、龙犬氏等。各种各样的“龙氏”,都是遂古之初拓荒先民的氏族徽铭,以及由司天表权衍生的古族姓氏。
  中华奇书《山海经》记载有诸多乘龙神人。《海外南经》:“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海外西经》:“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舞《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在大运山北。一曰大遗之野。”“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海外东经》:“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大荒西经》:“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殡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这些古代传说中的神人以龙为坐骑的图案,也屡屡见于汉代画像砖和铜镜画面。吉林省集安洞沟四神墓藻井上,有五位冠服饰玉的乘龙仙人,一字排开,从北向南飞行,在凤凰的引领下,正在穿越东升的太阳,伴着霞光与祥云飞翔。这些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的壁画,用古东夷太极阳鸟文化探悉其内在蕴涵则不言而喻:乘龙、御龙可以升天,获得长生,也可以征服气象,使之保护农业生产。
  典籍有载,燧人氏时代的东夷领袖伏羲氏,始作八卦太白历,或曰“�木天齐大山六合历”,分阴阳,定节度,颁纪元,正律数,首德始于木,被尊为太昊,后人称颂“百王先”。“太白元始以正月建寅”(引自《淮南子・天文训》),岁分春秋,四时八节,天道循环,是中国第一部天文历法。史书“太极分判,天乃开明”,与“河图洛书”以观测周天星象确立天齐中心辟地定方,合称“开天辟地”。东夷,典籍铭文亦称“华夷”。《说文解字》:“�,从日在木中。”《礼记・王制篇》:“东方曰夷”。《尔雅・释言》:“夷,悦也”、“东方曰木”、“木谓之华”。 古汉字源于中华太古象形文字,俗称古篆,“夷”由“大”、“弓”字组合。“大”字象形,为“人”之登天者,古称“大人”,狭义指主持祭祀的巫王祭祝;弓本字,底�拉直,为三重�坛之象。弓箭之谓,源于立杆测影规矩权衡之“射准”;“箭”者,即准绳尺木勾弦角交点所插尖桩,木曰矢,竹曰箭,古作“中的”或“有的放矢”。故而,“东夷”释意,乃“大人”登坛祭祀天地诸神之象。据此可知,夷民族是东方崇日民族的总称。
  《淮南子・时则训》:“东方之极,自碣石山过朝鲜,贯大人之国。东至日出之次,�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太昊、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这里明确地告诉后人,距今7000年前海水大回潮波峰期,大圣伏羲观天纪历之所,选择在日出东方的长白山海滨之地。这里是《山海经》所载的“空桑”、“穷桑出日”、“邑于穷桑”,是太古之初东夷民族栖居的“神州”、“(小)九洲”或称“旧国”、“旧邦之镇”。�木,亦名表木、骰表。《说文》云:“神木,日所出也。”古人立杆测影纪历授时,称之“天表”。�木天柱,以两绳四索定四正、四隅。四正,纪作“十”,方位东、南、西、北,节令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隅,纪作“�”,方位东北、东南、西南、西北,节令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所谓大人之国,《白虎通》:“太者,大也。”《淮南子・泰族训》:“故大人者,与天地合德,日月合明,鬼神合灵,与四时合信。”大人之国即东方祭日制历古族。《山海经・大荒东经》:“有波古山者,有大人之国,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大人之市在海中”。《海外东经》:“大人之国……坐而削船”。《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由此可见,遂古岱渊东海之滨的长山太白,确为中华古族观天纪历之所,是太极扶桑龙凤文化的发源地⑨。简作“太阳文化”或称“阳鸟文化”。
  大圣伏羲,以东方青龙星象为图腾,号曰龙师。龙之象,兽、鸟、鱼复合图腾;龙之灵,角也!《说文》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尔雅翼・释龙》谓:“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物之至灵者也……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头上有物如博山,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史记・天官书》云:“大角,天王帝廷。”可知,龙之角乃通天神木。人类文化学意义上的龙图腾,始源于大圣伏羲象天法地,汇聚古族图腾打造中华民族雏形。中华原生文明的太阳崇拜和动物崇拜,融汇升华凝结成充满神性光辉的龙图腾,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崇尚向上、昂扬、雄健、质朴、和美的精神世界与文化底蕴。
  《易・系辞下》载:“古者包栖氏(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天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法绳而谓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罔罟,俗称天网。传说伏羲受蜘蛛结网启发,结草绳编制扶桑树之罔罟,其状纵横,形似“桑田”,故谓之“扶桑”。自古“筮”以蓍草为爻,这种花白色既可入药又可作香料的锯齿草,或许就是古人编制扶桑罔罟绳索之神草。“诸�”,是扶桑鸟秩树上的十个��鸟,代表白昼的十个时辰,也就是后羿射日的十只太阳鸟。�木罔罟诸�游标纪历授时:以日在树下为杳,日见地平为旦,日升树下东南为旭,日升树中为东,日升树上东北为昃,日在树顶为杲,日降树西北为昃,日降树中为西,日降树西南为昏,日落树西方地平为夕,日在地平树下为杳。古人所说的“天时”,就是根据季风以及日光照到扶桑树��鸟所对应的时辰和节气务农渔猎并祭祀天地神灵。
  �木罔罟诸�纪历授时,或称“阳鸟载日”或作“�凰运日”,后世衍化为日鸟扶桑树,《山海经・海内西经》称之“鸟秩树”。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都形象地见证了这一历史。依此探悉,扶木与若木,是分别代表春分、秋分时令的鸟秩树。北半球的春分,日出正东,昼夜长短相等,是阳气初盛、青龙升天的吉日。农历二月二,即春分前一天,东夷古族都要举行盛大的“宴龙”仪式,八音古乐,琴瑟鼓舞,俗称“龙抬头”⑩。迎鼓、舞天(龙),是祭春神、送龙神的民俗礼仪。秋分时节,同样要举行隆重的祭祀礼,“琴瑟击鼓,以御田祖”(引自《诗经・齐风・甫田》),这一天,也是“亢龙有悔”之后神龙潜渊的日子。
  传说伏羲仰观于天而画八卦,首先是对太阳运动规律的观察。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以赤道为中心每年所经过的运动轨迹为一条横S曲线,古人称之谓黄道,即二十四节气投影点的连线。黄道吉日,紫气东来;天地八节,和气化物;物从气化,是为天作。可见,中华古族“以天为本”,祭天地祀神灵的基本目的,还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俗话“靠天出饭”,正是中华拓荒初民的真实写照。
  《淮南子・地形训》:“�木在阳洲,……建木在都广,……若木在建木西。”这是说,伏羲在东海之滨立木观日出,曰�木;在丸都筑�坛立天柱,观日中,曰建木;在西海之滨(千山)立木观日落,曰若木。三木之地为一直线,同处北纬41度线,正是早、午、晚三阳时刻的阴阳变化现象,触动了这位先哲的灵感,演绎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先天序数。
  伏羲八卦,是太古之初拓荒先民原生文明的精彩序幕,凸显出中华祖先在思维方式上的特征与睿智,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演化形成博大深邃的东方智慧。《说文解字》曰:“德,升也。”古人由八卦太白历衍生出“天人合一”的道德规范,对天地宇宙、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的诸方面,从朴素的哲学高度加以阐述,探索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把抽象的哲理和现实社会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逐步衍生中华民族贯通古今的轴心文化,以中正之道教化万民治理天下,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心理和风韵习俗,这是中华文明悠久绵厚源远流长的基因本源。
  特别需要提及的是,古老的扶桑太阳图伴随着历史的进步,演绎出《周易》中的“乾龙”文化。乾卦六爻,取龙为象,通过龙的“潜”、“见”、“乾”、“跃”、“飞”、“亢”,表达了乾阳发展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天地交泰,物终更始,日轮斡旋,道法自然。大气磅礴的中国龙,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处世权谋与政治理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譬如,《易・乾卦第一》谓:“自强不息乾龙健”,形象地表达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龙族精神。如果说,万物生灵都要靠乾阳龙跃的原动力得以繁衍生息、万代不穷的话,那这也正是中华圣贤倡导的每个正人君子、有为之士最基本的内在力量――孜孜不倦的原动力,自强不息的上进心,日新明德的完美态。“龙”的精神,反映出中华先民从事开天辟地的伟大而艰辛的事业,义无反顾,敢为天下先的道德风尚,是推动宇宙、化生万物、宣德教化、演进中华的文化之本、伟力之源。
  国家与文明形态都是与时俱进的。“中国龙”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僵凝的文化,而是一个不断演化进步的文明体系。随着古代先民从中心聚落形态进入“酋邦社会”,“龙”逐步衍化为封建帝王或天子神威的象征。《诗经・十月之交》“此日而微”云:“日,君道。”《尸子》云:“日五色,阳之精,象君德也。”“圣人身犹日也。”《礼统》云:“日者实也,形体光实,人君之象。”古族邦国意念中的“日-龙-君”三位一体,确立了帝王权威的绝对性与恒定性,奠定了封建国家的根基与家国同构的社会模式。这种绝对化价值取向的“帝王龙”权威,无疑是强制、霸道,甚至蛮横的。封建君主以强大的震慑力,高居于黎民百姓之上,如日升中天之烈光,照临下土。帝君之惠,泽及百姓;帝君之暴,殃及万民。犹如日之可以养生,使万物繁息;也可焦杀百禾,给人类带来灾难。太阳文化携带的政治文化特有的严酷与冷峻,融入了龙的躯体,它从根本上否定了社会关系的平等。对此,应抱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正确对待。具有悠久传统的“龙”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融入新的时代和历史潮流。但绝不能肆意诋毁或妄加否定。
  华夏文明,基因传承,五帝共和,衣带手足,融汇出以汉语和汉字为基本特征的主体民族。君不见,那条盘绕在金水河华表图腾柱上的中国龙,以牛首、猪嘴、羊须、鹿角、马鬃、蛇身、鱼鳞、鹰爪、虎形的复合图腾形态,揭示出在历史演化的进程中,五十六个民族融汇发展、和谐进步的真谛。中华龙图腾,既体现了泱泱大国的凝聚力和自信心,也是“大一统”民族意识认同的高度统一,早已根深蒂固地融入了华夏子孙的心灵。
  毋庸置疑,龙就是中国人心中的偶像,是民族、英雄、伟人、事业、希望、志向、奋进、成就的象征,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为龙骄傲,为龙呼号,为龙歌舞,为龙祈祷。每一个英姿勃发的中华健儿,都拍着胸脯仰首高呼:“龙”就是伟大的中国,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龙潜于渊待运转,韬光养晦终有时。当二十一世纪的春雷荡漾四海,大国崛起,经济振兴,文化繁荣,巨龙腾飞,犹如日出东海金光四射。“腾升之龙”,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象征,也昭示出东方巨龙威武耀德于天下的神威!
  
  注释:
   ①见王大有著《昆仑文明播化》第444页,《中国世代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②载于《女师大学术季刊》第一卷第4期附录1:《近三十年中国学问之新发见》,王国维主讲,方壮猷记注.
   ③王国维在《古史新证・总论》提出了“二重证据法”。陈寅先生在《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中概括为:“一亦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
  ④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对古人类的生存空间形成巨大的制约作用。根据竺可桢先生《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化》(《东方杂志》第二卷第3号)、《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1期),18000千年前,海平面比近代低132―150米,渤海湾曾为陆地,地壳变迁引起的变化,特别是频繁的火山爆发和地震,造成洋流的改变,储存在生物沉积层的甲烷向大气中释放,产生温室效应,致使地球两极冰山裂解,海平面随之上升,人类进入灾难性的大洪水时代。研究资料表明,距今7800-7400、7000-6500、4500-4000年间,是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波峰期。4208-4120年,发生了冰河期后的第六次大洪水。《孟子・滕文公》:“水逆行,泛滥于中国;龙蛇居之,民之无所;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郊祀志》:“尧遭洪水,怀山襄陵,天下分绝,为十二州。”《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当时的海岸线,西进到今太行山脚下的京广铁路一带,华北、东北平原大多为海浸之域。江西龙虎山悬棺考古,在海拔上百米山地发现了5000年前的古河道,透视出当时海平面的实际状况。此说明,沧海桑田之变迁,不是今人能够理解和感受的。因此,不能用今天的环境状况比照还原远古时代的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以及人文地理面貌。应借鉴中国环境气候要素历史变迁的研究成果,正确认识理解古代社会,解析中华文明初始源头与衍化进程.
   ⑤通过这些远古人类徙居地的“活化石”,探索文明肇端及其早期嬗变的轨迹,犹如重看人类童年时代的老照片,每幅图景都会激发起心灵的震撼与追忆!需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是,距今7000年的中华太古文明历史遗迹,其归属既不能用今日国家的历史来框定,也不能用文物遗址的今日国家来约束。文物遗址的今日国家归属与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应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完整地、准确地加以研究阐述。东北亚前国际体系演进过程中,从方国体系、郡县体系、宗藩体系到羁縻体系,最后因裂变重组产生新的国家组织,尊重历史现实并不表示否定历史的记忆.
   ⑥《三国史记》卷一五高句骊《太祖王纪》:太祖王四年,高句骊“伐东沃沮,取其地为城邑,拓境东至沧海,南至萨水。”依文意可知,古东海(今日本海)亦称沧海。萨水,应为今南长津江。萨水、豆满江(图们江)之间,即古东海大壑、太古神墟,史籍有称:“秦空地上下障”,说明此地曾被秦始皇诏令封禁.
   ⑦“三皇”之谓,史无正解。《辞源》注:“三,天地之道也。上一横为天,下一横为地,中间一横为人。有此三者,万事万物有之而生”。《说文》释:“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依此考证,“三皇”实为同时代东夷族群君主,即东皇蚩尤、西皇赤帝、凤皇帝俊(�)。《逸周书・尝麦解》:“昔天之初,□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司□□上天末成之庆。”《淮南子・原道训》:“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于中央,神与化游,以抚四方”。古史源于历纪,宗法始于祭祀,以天象地缘原生文明为纽带的建木盛典、万国盟会,是中华民族诞生的盛大奠基礼。建木盛典,太�紫坛中央矗立着贯通天地的紫竹神木,赤帝、蚩尤分立神木西北和东北索绳中点之下,古作“二后”;“凤皇”为司天总正,立于神木正南准绳中点之下。“三皇”所立极线及尺木平和相交聚中,构成了硕大的“人”。“人”为独体象形文符,读“入”,《说文》:内也。义为由外至内。依据规矩权衡测量日影律法,“三皇”持尺木平和同时指向建木之中,谓之“共和”、“和平”。“泰古二皇”与“凤皇”所代表的,正是古东夷瀛龙、龟蛇、阳鸟三大图腾族群。金蛇紫龙,丹凤朝阳,三皇内文,昭示中华。“三皇”建典,标志着原始氏族社会的平等合作关系,是以人为本、人定胜天的神圣宣言。说明古代东夷集团王权与神权居于同等重要地位。赤帝与蚩尤共同治理神州古族方国,建木之神凤皇主持祭典礼仪,是古代社会二头酋领并政及巫王同治的典范。《抱朴子・地真篇》:“昔黄帝东到青丘,过凤山,见紫府先生,受三皇内文,以劾召万神,南到圆陇阴建木,观百灵之所登,采若乾之华,饮丹峦之水。”亦表明“三皇”晚于“两昊”而早于“五帝”时代.
   ⑧卡尔・马克思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⑨摆脱束缚人们思想的史学桎梏,用更广阔的胸怀和文化视野观察,中华文明的初始源头并不仅限于中原地域之内。本世纪50年代,著名的考古学家李济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2000年来,中国的史学家们上了秦始皇的一个大当。这就是,秦始皇修长城遮住了人们的视线,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中国古代史看作是长城以南的事情。事实上,汉以前我们中国人列祖列宗的活动范围并不是以长城作为界限,尚若认为中国的文化及民族都是长城以南的事情,我们就会犯一个很大的错误。中国人应该多多注意北方,这也是中华民族列祖列宗栖息坐卧的地方,忽略了历史的北方,我们的民族及文化的早期发展情况,就会沉没在漆黑一团的混沌世界。”
   ⑩据资料记载,“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古代天文学观天模式,在周天黄道确定二十八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古人将这二十八个星宿按照东南西北分成四宫,每宫七宿,并按照它们的形象将四宫附会为四种动物。其中,东宫七宿被想像成一条南北伸展的巨龙,由三十颗恒星组成。恒星是相对不动的,当地球公转的位置使巨龙星座与太阳处在同一方向时,太阳的光芒就会淹没掉星光,人们就会看不到天上的那条巨龙;而过一段时间以后,地球的位置转移了,巨龙星座又会重新出现,周而复始,古人找到了这个规律,并以它来判断时令。当被称为“龙角”的东宫七宿的第一宿出现于地平线上的时候,正值春天来临,所以,古人将它的出现作为春天的标志。而此时,恰逢我国农历二月雨水节气前后,由此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在北方,二月初二,叫“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唐德宗李适在贞元五年(789),又把这一天命名为“中和节”.
  
   (作者简介: 田佳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萨满文化艺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