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行为艺术在中国之现状】行为艺术的特点

  一、何为行为艺术      谈到行为艺术,首先就要了解何为“行为艺术”?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行为艺术的行为,是采取很夸张的表现手法,用行为来表达人对世界的感觉与看法。这些行为有些是美的,有些是丑的,但不是人在正常状态下有的,因此对行为艺术的概念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界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我国的行为艺术起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当时的资料整理不详或说法不统一,真正的领军人物已很难确定。但那时的行为艺术普遍具有的特点是采用“包扎自己”的方式。
  行为艺术与众多的艺术表达方式有着相互交叉、重叠的错综关系,即使在其发源地的西方,也因其流派、观点的不同而具有多样性,关于行为艺术的争议,至今也没有停止过。中国画研究院的陈履生曾对行为艺术作了一个最简单的定义:“行为艺术最为简单的定义是指,在以身体为基本材料的表演过程中,通过艺术家的自身身体的体验来达到一种人与物、与环境的交流,同时经由这种交流传达出一些非视觉审美性的内涵”。
  行为艺术作为一个艺术门类具有一定的特征,与中国当代其他一些文化泊来品一样,行为艺术属于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范畴。后现代主义的大文化对过去历史的宏伟叙事持否定态度,不再迷恋历史理想或伟大主题与英雄主角,而是要在本土与世界,他者与自我,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中心与边缘,精英与通俗的矛盾与互容中重建自身。后现代主义力求成为大众的公共艺术,主张把个人的生活体验与艺术创作过程联系起来,艺术家与观众共同创造,主张多种选择,追求艺术的综合性,只要有利于表达,身体、道具、媒体等都可以进入表现领域。按照这样的理念,和传统的美术相比,它在话语方式、表现形式、材料媒介、运作模式、思想主题、精神内涵、审美价值等方面的含义都有现实的改变――被无限扩大而不容易确定。
  
  二、中国当代的行为艺术的发展
  
  行为艺术是传统架上艺术形式(绘画、雕塑)的观念化移置和拓宽,尤其是抽象表现主义之“行为绘画”(ActionPainting)和“无形式艺术”(Artinformal)的延伸和变异。它突破了架上艺术单纯靠二维视觉感知创造静态艺术空间的限制,将空间的物像延迟为时间的事像,将静态的被动接受转换为动态的交互关系,并藉此达成易于和观者交流、对话的场所和情境。行为艺术形成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它的经典文本多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尤其是1968年法国的“五月风暴”后的欧美国家。80年代,由于西方艺术世界的“新形象”运动的兴起,行为艺术已处于偏正趋势,而在90年代的亚洲和中国,行为艺术成了名副其实的先锋艺术,这其中包涵有文化转型期中国美术人特有的焦虑与表达欲,还有走出文化阴影的欲罢不能的无奈,更有浮躁下的迎合与急功近利。它的自相矛盾,它的重复反悖,它的荒诞不经,它的唐突与触动,反映的正是当今中国本土文化的复杂现状。
  西方是行为艺术的发源地,自二十世纪80年代行为艺术开始影响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历史,山西艺术家宋永平、宋永红兄弟的《一个场景的体验》、上海艺术家丁乙、张国梁、秦一峰的《街头布雕》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上个世纪90年代,自虐是中国行为艺术的主要特点。90年代以后,行为艺术再度复苏并演变成独立有效的艺术传达方式。这是艺术家作为主体,把社会文化现象作为对象来表达自己的态度观念的一种观念对象化的行为艺术形式。对象化行为艺术发展到后期,逐渐被最能表现个人生存状态的行为艺术所替代。反映了艺术家的一种对社会的认知:现在的生活方式,就是一种利益的交换。
  进入2000年,虐待性成为行为艺术的主流形式之一。就是揭示二十世纪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和艺术的多元化、民族化之间的矛盾。这个行为所表达的意义和效果应该说是达到了行为艺术家们所期望的结果。
  2000年至今,行为艺术越来越兴盛,表现形式也趋向多样化,但其风格特点却越来越单元化:变态!“变态”的未必就不是艺术。艺术史本身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一个行为是不是艺术,首先要看这个行为有没有包含人类的某种精神和思想特质。由此必须要做一个理性分析。
  
  三、中国当代的行为艺术的表现
  
  “艺术”一词,其实所蕴涵的潜在指向就是“尊严”与“崇高”,即艺术必须直接或间接地显现出自己作为伟大生命创造物的耀眼光辉,投射出“此在”的存在结构中“人性的深度”。在这一审美维度上寻找到自己现世存在的思想和感情支点,让内心膨胀的私欲在神圣的艺术殿堂中得到化解,从而得到摆脱及超越灰暗人生的勇气和力量,并最终在审美活动中卸下压抑身心的现实重负。这样一来,在艺术理论家的期待预设中,尽管现代艺术可以表现情感判断的零度状态,也可以展现人生的平庸、虚无与荒诞,甚至可以尽情嘲弄既往历史和社会现状,但无论如何,底线始终不容置疑地存在着,即艺术绝不能解构、否定作为艺术根基的审美尊严感和高贵性。一旦根基被毁,就必然坍塌。
  (一)对主流社会和传统的反叛与对抗
  行为艺术的反叛与对抗性首先表现在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反叛与对抗。挑战既定规则,挑战自我是中国行为艺术的本质,这种挑战不仅仅指形式上的选择,更重要的是文化内涵上的选择。行为艺术以一种不被公众接受、不太受欢迎的方式给社会主流文化一击,让它在隐隐作痛的刺激中形成新的个性和品格。此种“对抗”已成为行为艺术的一种标志,当代行为艺术对抗人类异化的生存状态、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社会现象。此种“对抗”并非不顾一切的胡作非为,在不触犯社会基本道德、法律的前提下,以非常规方式传达艺术家的思想。其次行为艺术的对抗性还表现在与传统的对抗:传统艺术更多是将人引入一个“愈境”,自给自足地形成一个灵魂得以依托的艺术世界,而行为艺术恰恰相反。在艺术家身上,我们有时候很难找到有美的影子,它所表达的更多是把我们引向现实的生活,它的着眼点在实事,在人文层面上往行运作,使艺术关注哲学、政治,走上了“反艺术”的道路。行为艺术作为一种先锋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还很不完善,滥竽充数的所谓“艺术”还在混淆大众的视线。它仍然需要时间的检验和自身的完善,最终取得时代的认可。
  (二)揭露丑恶还是彰显丑恶
  行为艺术的初衷是什么?北大艺术学教授朱青生博士认为现代艺术“就是一种行为艺术”。因而他说“现代艺术侧重揭漏罪恶……所以现代艺术一开始就充当社会的哈哈镜、显微镜和探视镜”。在科技发达商品充斥的消费时代,工具主义行为方式已经形成了对人的绝对控制,面对现代性问题的困扰,传统艺术对美的外观的追求已降格异变为大众化平面图案、日用品包装与工业设计。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艺术不再是华美的外观,而是对现代生活欲望的本能和“内在机能”的无所顾忌的裸露。而那些缺乏文化针对性,仅仅是行而上学的标新立异的、耸人听闻的、令人作呕的、血腥的作品是不够精神力度和人文深度的,它所带来的后果是艺术与社会关系的自行解构。他在引起社会惊奇或反感之时,变成了花边新闻,丢失了其应有的价值。
  (三)怪诞与恐怖成为时尚
  现代社会充斥着一些暴力与恐怖,个别传播媒体用大量影像渲染暴力,各种动作片、战争、游戏、魔幻电影、神怪小说充斥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行为艺术使用了暴力、血腥、色情、恐怖的方式。诚然,在现代社会中,竞争的重压使有些人变得神情麻木,良知冷却,每个人都在忙自己的事,似乎和颜悦色的劝解和义愤填膺的怒骂对于匆匆而过的现代人来说似乎引不起什么反应,惟有一声暴响才能使人略加注意,引起一时的惊愕。而遗忘的速度也是惊人的,用不了多久又会恢复麻木的心态。可是除了使用这些恐怖的、极端的行为方式,今天的艺术真的没有别的方式可以触及人的灵魂深处了吗?
  
  四、中国行为艺术,路在何方?
  
  行为艺术(PerformanceArt),英文意为表演,它包括了两方面的定性,一是对艺术实施过程的强调,二是艺术家个人的参与。
  艺术是一种审美,艺术的真谛是展示真善美,艺术并非是无所顾忌,艺术也要讲道德,艺术无疑也有自己的道德底线。
  行为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是令人担忧的,行为艺术并未被中国的主流艺术所接受,中国行为艺术继续发展下去,就会面临着如何摆脱以往的靠“新闻效应”生存的处境,而独立自主地走路。在“大道现场艺术节”上,行为艺术家的作品让人感觉到的是中国行为艺术的萎缩和单调。行为艺术的发展所进入的广阔空间并没有在中国出现。行为艺术,路在何方?行为艺术的出路就在于创造与超越。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艺术,观念艺术也好,行为艺术也好,必须是有益于人生,有益于人们的一种健康的、向上的追求。行为艺术源于西方,有其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在西方的行为艺术中,有些已经丧失艺术本身的意义,而是一种哗众取宠,而且这种情况不是少数。中国的行为艺术不能是“拿来主义”,只要是西方出现过的,我们照做,甚至他们没做过的,不敢做的,我们也要做,这样才体现我们更懂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不是脱离生活、脱离社会。中国当代的行为艺术应该符合中国的国情、民情。行为艺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是令人担忧的,社会舆论和艺术界对行为艺术的质疑、批评、谴责声不断,正是因为许多所谓的行为艺术的行为,超出了一个具有正常道德观念和伦理观念的中国人所能理解和接受的界限。这个界限就是艺术的道德底线:最为基本的人道、健康、阳光。艺术家并非是生存于社会和生活之外,并没有享有道德豁免权。因此,艺术家决不能以艺术之名,为所欲为!通过自己的身体(而不是动物或人的尸体)及必要的场景道具,用行为来引起观众的共鸣,发人深省。在艺术的道德底线之内,中国的观众是接受、理解甚至是欣赏行为艺术的。
  在“社会新闻效应”中,行为艺术与中国当代社会的社会关系、伦理道德的冲突作为一种社会事件成为一大看点,虽然行为艺术本身确实是社会事件与艺术事件的结合,但行为艺术的根本――艺术方面的探究,却被人们特别是那些从事行为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的人忽视了。而很多艺术家对“社会新闻效应”的利用,在很大方面是艺术问题之外的目的。
  无论是什么艺术,哪种门类,都是需要不断更新的,更新就需要创造与超越。在这一点上,国外艺术家在行为艺术语言方面的探索和拓展,应该能给我们的行为艺术家们一些启示。在国外的行为艺术中,行为艺术语言的丰富性被充分地展现出来,在“身体”“事件”“偶发”的基础上,他们实验性的纳入了“戏剧表演性”“意念化的肢体”“即兴音乐元素”“似舞非舞”“身体诗歌”等等探索。当然,这些探索并不一定能被我们完全接受,但探索往往引发我们对自身探索的想象和渴求,而不是失去了方向感,一味地走向极端,用动物、鲜血、尸体来进行所谓的突破。作为一个艺术门类的发展,行为艺术当务之急就是要不断地突破局限,不断地有所作为,以开拓新的领地。因此,当行为艺术家们在思考如何让自己的行为艺术一鸣惊人,吸引更多目光的时候,请也想一想:您的行为艺术,是否有益、健康、向上。
  
  五、总结
  
  当代社会使艺术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表现手法、表现形式及艺术媒介、艺术理念也更趋自由和多样。西方文化并不代表绝对的优秀,但至少帮助了我们反思,带给了我们正视自身命运的勇气。当代中国艺术是在这种对命运的关切中发展起来的,行为艺术则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个支流。艺术家执着的思考,非功利性的艺术活动,仍有动人的人格力量在起作用,使我们面对人格,“精神”不会淡忘或失去信心。但这其中也不乏有一些艺术家一味地追随模仿西方一些行为艺术家的极端的做法,使他们的行为艺术缺乏生命力,缺乏深刻的思想内涵,这些“艺术家”所关注的只是个人的发泄,或者是怎样去吸引大众的“眼球”,而没有任何公共意义。也正是这些所谓的“行为艺术”使行为艺术的生存成了问题,导致了很多人以偏概全地对行为艺术一概否定。
  因此,国内的行为艺术者若真的打算获得艺术界以及社会大众的认同,而不只是在短暂喧哗之后草草退场,那就确实需要认真地进行一番反省,仔细考虑艺术作为人类时代精神和审美理想代表,究竟潜在地象征着什么样的责任和使命。只有复归其发轫时的庄严批判立场和诗性精神关怀,行为艺术才有可能挣脱现有困境,并最终重新获得坚实的价值依托,真正以反抗存在异化的艺术先锋派别立足于中国艺术界。否则,恐怕他们最终只能被当作反面典型载入华夏艺术史之中。
  
  参考文献:
  [1]当艺术遭遇经济――兼记“光・音%光阴”大山子艺术节――付晓东.《美苑》第12期2004年.
  [2]我看上海双年展――小茜.《艺术当代》第5期2004年.
  [3]以“艺术”的名义――陈履生.人民美术出版社年2002年.
  [4]中国当代行为艺术考察报告――高岭.《今日先锋》第7版.
  [5]观念艺术的中国方式――顾丞峰[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
  [6]艺术概论――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概论编著组[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
  [7]艺术――朱利安・弗里曼[M].三联书店.2002年.
  [8]星星历史――易丹[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
  [9]进一步严禁以艺术名义搞丑恶行为――美术杂志记者.文化部召开专家座谈会.[J]美术.2001年.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11]列宁选集(第2卷)――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12]雕刻的身体――〔美〕玛戈・德梅罗[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01年.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艺术学院平面设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