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邗江中学高二历史期中必修.doc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试卷(必修)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民族拥有丰富而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下表所列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各思想家的部分观点,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孟子 提出“仁政” B 荀子 提出“制天命而用之” C 老子 “兼相爱、交相利” D 韩非子 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弱者道之用”、“无为”等才是老子的观点,而“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子的主张,故C符合题意,故选C;
ABD的说法与思想家都是一一对应的,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2.西方史学家提出,战国时期的“中国秩序是在□□思想出现以后才恢复的,该思想致力于寻找一种管理国家的方法这种有效的方法以实践性强和冷酷无情著称”。材料中的“□□”应是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答案】C 【解析】 【详解】儒家思想以仁核心,注重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排除A;
道家主张无为,消极避世,排除B;
墨家属性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主张兼爱,与“冷酷无情”不符,排除D;
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主张严刑峻法,对人民冷酷无情,故选C。

3.“雾霾”,雾和霾的组合词,常见于城市。在中国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 A. 先秦儒学 B. 汉代儒学 C. 宋明理学 D. 佛教传入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皇帝极为恐惧”“感动上苍”可知是受到西汉时期“天人感应”的思想影响,B项正确;
先秦儒学主要倡导“仁”和“礼”等道德思想,没有神话色彩,排除A;
宋明理学主要是儒学的哲学化,没有神学色彩,排除C;
佛教思想主要是人生命运、轮回转世、因果报应等理念,不符合材料中意思,排除D。所以选B 4.“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这一学说 A. 反映了国家衰败在所难免 B. 成为神化皇权的理论依据 C. 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D. 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主张,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国家衰败在所难免,故A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皇权神化的理论依据,故B排除。材料信息的重点也不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故D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 5.孟子说“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的思想。两者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

A. 主张民贵君轻 B. 维护统治秩序 C. 强调层层分封 D. 体现以德治民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孟子说“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者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维护统治秩序,为统治者服务,因此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孟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思想 6.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 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 从天人感应出发 C. 从万物本源出发 D. 从人的本性出发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的儒学家们是从万事万物本源理,这个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宋代的儒学家们是从万事万物本源的角度而非矛盾对立转换出发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
天人感应是董仲舒的思想而非宋代儒学家的思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
从人的本性出发是孔孟的思想而非宋代儒学家的思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万物本源 7.“自宋以来,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 A. 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B. 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 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 促进了文化教育普及 【答案】A 【解析】 程朱理学崇尚道德,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重气节、品质、责任、使命,故多“仗义死节之士”,所以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故A正确;
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材料主要说明了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重建儒学的价值信仰,材料并未表明程朱理学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故C错误;
材料并未表明程朱理学促进文化教育普及,故D错误。

8.冯友兰说“(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 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 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 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 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答案】C 【解析】 宋明理学在明清时期仍居于统治地位,其地位并未丧失,A项错误;
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批判程朱理学,实际上是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而不是彻底否定,B错误;
材料主要是讲官方正统思想是程朱理学,非官方出现了有悖于程朱理学的思想,联系明清时期的史实可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批判程朱理学,实际上是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C正确;
倡导“自由”“平等”思想是民主思想的体现,不符合明清时期的封建制度下的思想启蒙的史实,D错误。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结合所学,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批判程朱理学,实际上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9.“自古以来,小人之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者,莫甚于李贽”这主要是因为李贽 A. 挑战正统的思想主张 B. 否定老子的圣人地位 C. 认为民众是真正的圣人 D. 全面批判封建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贽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他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故A项正确;
老子是道家的人物,与李贽批判儒学无关,排除B项。李贽并没有认为民众是真正的圣人,排除C项。李贽并没有全面地批判封建制度,故D项错误。

10.梁启超在明清之交中国思想界及其代表人物一文中评论某位思想家“(他)所注重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能知有宇宙‘知识的来源在哪里’‘知识怎么样才算正确’他以为这些问题不解决,别的话都是空的。”这位思想家是 A. 王守仁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评论的是王夫之,王夫之系统地批判宋明理学,建立较为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强调“理在气中”,宣扬“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等,故D项正确。王守仁是明朝中期思想家,主张致良知,与材料不符,排除A。黄宗羲反对专制暴君统治,与材料不符,排除B。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与材料不符,排除C。

11.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弃置)矣。”这实质上是主张 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 民主共和 C. 限制君权 D. 民为邦本 【答案】C 【解析】 材料“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反映了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要求限制君主的权力,提出“众治的主张”,C正确;
A、D两项也是顾炎武的思想主张,不符合题意,排除;
B项是欧洲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排除。

12.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步伐。“替宗教改革开路”的发明是 A. 指南针 B. 火药 C. 造纸术 D. 印刷术 【答案】D 【解析】 【详解】造纸术推动了欧洲文化的普及和推广,在推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方面的作用不如印刷术,排除C;
印刷术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打破了西方教士对教育、文化的垄断,推动了西方的宗教改革,故选D;
指南针为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扩张提供条件,排除A;
火药推动武器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条件,还促进采矿、金属制造发展,排除B。

13.“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壁间飕飕风雨飞,行间屹屹龙蛇动。”此诗描绘的书法字体 A. 小篆 B. 楷书 C. 草书 D. 隶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根据“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壁间飕飕风雨飞,行间屹屹龙蛇动”可知这种字体表现了肆意汪洋的的感情和气势。小篆的特点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字体平衡对称;
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隶书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字体庄重。均和题意不符,故排除A、B、D项;
草书笔意奔放,体式连绵,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草书有广义和狭义。广义的,不论时代,凡写得潦草的字,都可以算草书。狭义的,即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14.“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沉淀和累积,又是现存社会和政治的反映,而文化反过来又能给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带来巨大的影响。”下列文化现象与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密切相关的是 ①汉赋的繁荣 ②理学的形成 ③宋词的兴盛 ④小说的繁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宋词和明清小说都是为了适应市民阶层的文化需要而产生的文学形式,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繁荣,③④正确,汉赋的繁荣与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无关,排除①;
理学的形成是为了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与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无关,排除②;
故选D。

15. 海国图志远远不止是一部地理著作,如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远非一部生物学著作一样。它引领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显示着一种兼容并包的文化眼光和气度。梁启超说“治域外地理者,(魏)源实为先驱。”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 A. 海国图志开启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河 B. 魏源被人们看成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C. 魏源是第一个系统地将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的人 D.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冲破了传统的夷狄观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它引领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显示着一种兼容并包的文化眼光和气度”表明海国图志作者魏源主张向西方学习,冲破了传统的夷狄观,故D项正确;
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河,故A项错误;
B项人物是林则徐, C项的人物应该是严复,故答案选择D项。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师夷长技魏源 16.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