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心理与管理(五月二十六).ppt

第三章个性心理与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让学生了解个性的基本内涵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个性在管理过程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个性的内涵与运用教学时数 6教时 1 管理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社会知觉与管理 一 社会知觉 一 什么是社会知觉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 是对人的知觉 它不仅是对人的外部特征 外貌 姿态 举止行为 言语行为等 的知觉 而且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 通过对人的外部行为的知觉 来判断人的内心世界 人的思想 感情 道德品质 价值观念等 从而形成对人的认识 印象和评价 2 管理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社会知觉与管理 二 社会知觉分类1 对他人知觉 1 概念 个体在与他人交往接触过程中 通过对他人外部特征信息的采集和对采集到的信息的分析与综合 推测 判断其心理活动 心理品质 形成整体印象的知觉活动 称为对他人知觉 3 管理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社会知觉与管理 2 影响因素 知觉对象的外部特征 体态 仪表 风度 言谈举止 表情神态等 听其言 观其行 而知其人 知觉者的主观状态 思想 态度 价值观 知识经验和当时心态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情景特点 时间 地点 环境条件 工作性质 人际关系等 4 管理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社会知觉与管理 3 重要性 对他人知觉的效果特点 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对他人的态度与评价 而且还会影响与他人的交往能否继续和交往的密切程度 对企业管理者而言 还会影响他能否真正做到知人善任和对下属员工一视同仁 5 管理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社会知觉与管理 2人际知觉 1 概念 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 包含个体与他人关系知觉和他人之间关系知觉 其主要特点是有情感因素参与知觉过程 6 管理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社会知觉与管理 2 影响因素 主观因素思想方法上的主观片面性等会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知识经验 情绪状态 态度倾向 个性特征等会影响人际知觉的效果 客观因素人际关系对自己价值的大小 社会作用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人际知觉的积极性 人际关系发生时的情景 也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的性质 社会舆论也直接 间接地 有形或无形地影响着人际关系的维系和后果 7 管理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社会知觉与管理 3 重要性 人际知觉是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途径 对人际关系的敏锐洞察和正确认识与判断极为重要 它是调整 改善人际关系的依据 对企业管理者而言 若能及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个人与上下左右的关系 以及上下左右之间的人际关系 就将有利于协调和处理好个人与领导层的关系 处理好与下属员工和左右之间的关系 也有利于把握员工人际状况并协助调整 对员工来说 如能正确认识与判断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状况 并对不足之处做出努力 得到改善 这对个人身心健康和愉快的生活与工作是很有好处的 8 管理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社会知觉与管理 3角色知觉 1 概念 在社会交往中 人对自己对他人扮演角色的知觉与判断叫角色知觉 角色知觉有自我角色知觉 他人角色知觉和角色期待知觉 角色期待 一个人当他扮演某种角色时 就意味着社会已经赋予他相应的权利 义务和责任 提出相应的行为规范要求 并希望他能忠实履行 这种希望称为角色期待 父母望子成龙 教师对学生恨铁不成钢等 9 管理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社会知觉与管理 2 影响因素 角色期待的明确程度 越明确 人对自己 对他人扮演角色的知觉将愈正确 角色知识经验的丰富性 如有经验的教师能更迅速准确地看出某青年是否是在校生 对角色所处环境的了解 角色是环境造成的 对角色所处环境是否有充分了解 意味着角色知觉的正确性能否有更大的把握 10 管理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社会知觉与管理 3 重要性 管理者要对员工提出正确合理的要求 首先就要对员工的地位 权利 责任和义务了解和熟悉 才能使要求落到实处 才能真正做到把人管好 用好 11 管理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社会知觉与管理 4自我知觉 1 概念 指以人的自身的生理 心理和言行为对象的知觉判断活动 它的最终结果是自我意识的形成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语 吾一日三省吾身 就是自我意识的形象说法 12 管理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社会知觉与管理 2 人贵有自知之明 a重要 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 自尊或自卑的自我评价意识有很大作用 人们经常会把自己看作是有价值的 令人喜欢的 优越的 能干的人 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 只看到自己的不足 什么都不如人 处处低人一等 就会丧失信心 产生厌恶自己并否定自己的自卑感 这样的人就会缺乏朝气 缺乏积极性 正确的自我知觉能够激发人的自尊心 自信心 事业心 荣誉感 从而推动学习 工作和事业的进行 有助于自我改造 纠正错误 使个人得以健康成长 有助于个人正确认识社会 他人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增强自我调节 自我控制能力 13 管理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社会知觉与管理 b困难 人的自我知觉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常常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个人的自我观念常常出现错误 如东施效颦 14 管理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社会知觉与管理 三 社会知觉的特点a社会知觉的目的任务是调节个人行为 协调与他人的共同活动 b社会知觉进行途径是活动和与人交往 c社会知觉的正确经常需要有参照意见作依据 d社会知觉产生的评价往往带有连锁性 15 管理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社会知觉与管理 二社会知觉中的各种偏差以人为对象的社会知觉 由于知觉对象特点表现不充分不真实的原因 也由于知觉者主观状态难免会有这样那样 或多或少问题发生 因此知觉难免出现偏差 知觉偏差意味着反映不真实 接踵而至的是种种危害发生 所以 企业管理应防止知觉偏差发生 为此 先要了解偏差产生的可能原因和表现特点 预防才能做到药到病除 16 管理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社会知觉与管理 一 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 1 概念 第一印象也叫做首因效应 是指一个人在同他人初次接触时所形成的最初印象 它是一个人通过对他人的外部特征的感知 进而取得对他的动机 情感 意图等方面的认识 最终形成关于这个人的印象 对某人的第一印象一旦形成 就会影响到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的解释 如 一见钟情 以貌取人 失之子羽 孔子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17 管理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社会知觉与管理 2 启示与作用 1 积极作用 面试时第一个五分钟 新官上任三把火 2 消极意义首先 第一印象的形成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周围不同环境或事物的影响 而很少会单纯地根据人们的观察去直接形成印象 其次 第一印象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有可能歪曲被观察对象的印象 第三 第一印象会造成认知上的惰性 第四 第一印象在实际生活中会造成先入为主的 首因效应 18 管理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社会知觉与管理 二 近因效应1 概念 近因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 有时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往往决定着人们对某人或某事的特征的解释 19 管理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社会知觉与管理 实验 甲性格特征次序乙性格特征次序精明嫉妒勤勉倔强冲动善变善变冲动倔强勤勉嫉妒精明结果 被试者多以甲 乙二人的前两项特征作为判断的主要依据 给甲以正面的印象 给乙以负面印象 20 管理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社会知觉与管理 2 启示与作用 知觉熟悉的人或事时 近因效应起到较大的作用 在知觉陌生人或事时第一印象起到较大的作用 故而应该把第一印象和近因效应结合起来对人 对事进行感知 1 要预防两种效应的消极影响 既不能 先入为主 也不能不看过去 只看现在 而应该以联系发展的态度感知事物 把对人 对事的每一次感知 都当作我们认知事物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避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 2 要在一定条件下 发挥两种效应的积极作用 讲话 办事 接触人 做具体工作 要善始善终 不能使人感觉 无头无尾 虎头蛇尾 蛇头龙尾 21 管理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社会知觉与管理 三 晕轮 效应1 概念 所谓 晕轮 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 通过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 而将其扩大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 晕轮效应实质上是一种逻辑推理上的 以点概面 效应 即根据一个人的个别品质做出对其全面的评价 实验 对具有多种人格品质的人进行想像 结果发现热情 冷酷的品质是重要的人格品质 对其他品质起了起着晕轮效应作用 22 管理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社会知觉与管理 2 启示与作用 1 管理人员可能选用一种品质作为基础来判断工人其它方面的表现 例如 如果某人全年无一次旷工 迟到行为 那么 很可能由此就会认为他的生产率也高 工作质量也好 工作勤勉 2 管理人员评价工人时往往把某些品质联系起来 例如 可能认为进取心强的人必然精力充沛 能控制别人 必有成就 待人友好的人 必然是热情的 慷慨的 且富有幽默感 23 管理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社会知觉与管理 四 定势效应1 概念 定势又叫心向 是人从事活动前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这种心理准备状态会直接影响随后活动的进行 心理准备状态影响活动进行的现象就是定势效应 24 管理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社会知觉与管理 2 启示与作用 企业管理者可利用定势效应能帮助人们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对事对人的知觉更迅速有效这一积极效应 如不轻易调动下属的工作岗位 利用他们的技能熟练来保证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但又要防止其消极作用 即当环境条件已经发生变化时 使人们的知觉受阻 造成歪曲反映 形成偏见 故管理者要避免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对待下属和职工 25 管理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社会知觉与管理 五 刻板效应1 概念 刻板印象是指人们把在头脑中形成的对某类知觉对象的形象固定下来 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产生强烈影响 2 启示与作用 在组织管理工作中 要注意利用刻板印象的积极方面 克服刻板印象的消极方面 管理者看人要避免先入为主 以偏概全 抱有成见 要抛弃形而上学思想方法 避免看问题僵化 要加强调查了解和与下属 职工沟通 26 管理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社会知觉与管理 三 社会知觉的归因行为有因是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 归因理论就是研究如何说明和分析人们行为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 归因理论认为我们对个体的不同判断取决于我们对给定行为归因于何种意义的解释 也就是说 当我们观察某一个体的行为时 我们总是试图判断它是由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造成的 然后通过解释 控制和预测与内外原因相关的环境 来达到解释 控制和预测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的目的 27 管理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社会知觉与管理 一 归因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1 人们的心理活动归因 人们的心理活动的产生应归结于什么原因 包括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 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 人们的行为活动归因 根据人们的行为及其外部表现 来对行为者稳定的心理特征和素质 个性差异做出合理的推论 这是社会知觉归因的主要内容 3 人们未来行为的期望与预测 根据人们过去的典型行为及其外部表现 预测他们以后在有关环境中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可能行为 28 管理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社会知觉与管理 二 归因的因素1 按照人的行为的原因 可将人的行为归为内因行为和外因行为 一般认为 内因行为是指那些个体认为在自己控制范围之内的行为 是个体内因引起的 外因行为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 即是在情景因素的影响下而产生的 29 管理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社会知觉与管理 2 对于某一具体行为到底应归结于什么原因还要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1 区别性 指个体是在众多场合下都表现出这种行为还是仅在某一特定情景下才表现这一行为 2 一致性 如果每个人面对相似的情景都有相同的行为反映 我们说该行为表现为一致性 3 一贯性 是指某人的行为是否稳定而持久 是否无论何时他都有同样行为 30 管理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社会知觉与管理 三 关于成功与失败的归因人们获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归因倾向是归因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 B Weiner 1974年提出了成功与失败的归因模型 他认为 在现实中 人们一般把成功或失败作六种归因 一是个人努力程度大小 二是个人能力大小 三是任务 事业 难度大小 四是机遇状况的好坏 五是身心状况的好坏 六是他人反应如何 如果按照内外因 稳定性和可控制性三个维度对六种因素进行划分 可见下表 31 管理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