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进行长笛教学:吹长笛的正确口型图片

  西洋乐器――长笛,有着宽广的音域,多彩的音色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由于它灵巧易学,价格适中,携带方便,所以深受青少年喜爱。长笛,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吹奏乐器,在乐器分类中,长笛属于旋律乐器,位在最高声部。音色是绚丽多彩的,有山野田园的风味,它可模仿昆虫、禽鸟的鸣声,森林与海洋的柔风或飓风的预兆及风暴过后的风光。在独奏时,它那柔和而富有表现力的音乐独具特色,是其他乐器难以表现的。尤其是表现田园的幽静色彩最为适宜。如何获得好的音质?是每一个长笛演奏者十分重视的问题。音质的好坏由多方面因素构成。如:乐器的材质、形状,对音质有很大的影响,但就同一乐器,不同演奏者吹出的音质与音色各异。那就与“吹口”有很大关系了。在长笛教学中,我把握教学“四要点”,进行气吸、口形、方位的协调训导,用看、听、练、想,掌握口形“吹口”位置。以多形式教学手段,培养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一、风口的变化是长笛吹奏的基础
  
  风口就是通过口腔往外吹气时的嘴型,这是长笛发音的先决条件,也可以说是第一关。风口控制好了,才能吹出声音来,才能奏出纯净柔美的音色来。同时,控制好了风口,才能尽量减少漏气,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气息能量的效应。长笛风口是气流转换成声音的一道重要关口,是学生首先要了解、认识、掌握的第一步。风口的大小、厚薄、宽窄变化是无穷的,又是发音的策源地。风口稍有一点变化,气流的方向、形状、流速、流量、力度、密度等都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音质和音色也会产生很大的变异(因长笛的音域宽窄,有四十多个音级),这就需要随时进行风口的调整。教学中,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我采用“一对一”教学方式,通过讲解、示范、实践进行风口变化的准确、灵活性训练。由于长笛风口面积小,可调动的幅度不大,如不精确、慎重,就会影响各区的音质统一,听觉的敏锐分辨力和嘴唇周围肌肉的高度灵敏性,同时强调气流的产生原理。如:当气流从两唇之间风口吹出时,所形成的是一个椭圆形的气柱,气柱的空气通过振动而生产音。因此,风口的形状决定着气柱的形状,而气柱的形状又影响着音质的变化。在讲解与示范中,让学生理解并懂得控制风口必须与乐器的吹孔成比例。在反复吹奏练习中,学生认识到风口过大过小会影响音质,过宽过厚,既费气,声音又散,高音又不好发音。因此,演奏时,风口形状必须受到控制,不要有明显差别,才能保持各音区音质的统一,这需要学生在练习中,反复吹奏、磨练才能达到效果。往往在学生初学时过分利用风口变化的手段,造成音的风口忽大忽小,音质变化大,不统一,高音尖噪,低音空洞无力等一系列风口问题。这些问题是学生需要通过长时间练习,细心探索磨练的重要课题。许多教师在此阶段中,要求学生在练习中照着镜子观察,力争风口在各音区无明显的变化,这就需要用气息的缓急,吹孔的前后角度,肌肉的控制等因素来协调完成。
  
  二、气流的方向是长笛吹奏的关键
  
  除了风口外,吐气的运用则是最重要的环节了。运气得法与否,直接影响到音质的好坏、力度的掌握、声音的持久和音准的控制。长笛的发音是用“气簧”,就是在吹孔的边缘吹以气流,这与口哨一样。不过有一点与口哨不同,口哨是气流导入气槽后,气流到口孔边缘的,而长笛吹奏时,气流不是封闭的,它的方向完全依靠吹奏的嘴唇来控制、这就有一个方向、角度问题。只有气流从笛孔前沿通过时,进入管内流出管外的气流各占一半,才能得到好的音质。其角度问题,不能机械的千篇一律,而要因人而异。在教学中侧重向学生进行理性讲解,并通过示范,以例喻理的进行引导。如:唇厚和唇薄的人,在吹孔上形成的角度自然不同,所以吹气的角度就应该不同,这就需要通过实践慢慢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角度,并加以巩固。在教学中,首先使学生明确自然条件并不是绝对因素,关键在于灵活运用。从理论上讲好像只要把气柱均匀地各为一半是好理解的,但在实践中是摸不着、看不见的,不借助仪器是无法证实的。因此,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通过吹奏实践练习,来培养自身的听觉能力和分辨能力,其效果是明显的。
  
  三、掌握唇在吹孔上的位置
  
  我们知道长笛在吹奏时,口形是呈微笑状的。而唇与唇之间所形成的吹奏孔却是大不相同。
  长笛的吹奏孔一般可分为:圆形、椭圆形、长方形等。由于各种吹孔的面积不同,导致音色特点也就不同,但这是可以选择的。虽然,吹孔的形状,音色差别不是关键性问题,但嘴唇在吹奏孔上所占的位置,却是影响音质的重要因素。一般长笛吹孔的宽度在10.1mm―10.6mm之间,在这十分精确的距离内,唇在上面压的位置稍有变动,将会使音质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在指导学生演练吹奏时,教师边说明,边示范,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重听辨力培养。在吹奏长音时,嘴唇位置从后向前移动可发现,音高相差超过小二度(孔大音高,孔小音低),音由宽到窄,直至发不出音来。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明确吹孔大音宽,气流过大,音散。孔小音集中,可音量小而无力。吹孔大小的变化对音质、音色起着决定性作用。实践中特别要强调学生注意的是,吹孔的大小是相对而言,不能断言哪种好与坏,也不能夸张地突变吹孔口大小,这会影响长笛音区的统一及音的质量。一般来说学生在刚开始吹奏时,都很注意找适合自己的位置。但往往在演奏中间,容易发生不自觉唇向前移动的现象(这样较省力好控制)。特别是遇到较难的乐曲时,声音也来不及听辨,音色越吹越窄,一遇大跳音程时就只有气声了。这就需要教师耐心细致的辅导学生。指导学生练习时,下唇压吹孔的比例为1/3、2/5处较适合,但也不能刻板规定得太死,要因人而异。这样学生经过努力,即可找出适合自己的位置加以固定,如:长音练习,点音、吐音练习等。要注意在没有固定音色前,不要放任吹奏,养成习惯难以纠正。
  固定好的位置,吹出纯正的音质,对于成熟的演奏者和学习者来说只是第一步。如何利用吹孔的变化手段,灵活配合气息,风口等其他因素,吹奏优美动听的音色,这是更深入一步的课题。
  
  四、正确运用气息的变化
  
  吸气与吐气是密切相连、相辅相成的。俗话说:气足音就长。气息是声音的动力。吸气一定要做到轻松、饱满。长笛气息的运用是十分复杂的问题,它所涉及的许多物理现象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在演奏过程中,气流从风口到达笛孔前沿只有一厘米左右的距离,在这么小的范围内,气流却不断微妙地变化着。而它的变化又直接地影响着音质的变化。因此,好多现象只能靠学生演奏时敏锐的感觉去听辨、判断解决。为从理论上讲清,在教学中,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如,在吹气时,通过唇之间的气口变大变小,用手去实验;在寒冷的天气里,利用人的哈气,来进行观察、研究等。让学生从观察分析中得出气流冲力受到空气的阻力而随着距离远近、力的抵消而逐渐减弱的理性结论。用手去感觉又可发现近处冲力大,点集中,远处冲力小,点扩散的道理。再观察气柱的密度,又可看到越靠近嘴近处,气柱越紧密(空气密度大),越远渐松散(密度小)。近处速度快,远处速度慢。通过这简捷的方法,让学生发现风口的大小,距离的远近,气压的大小,对气柱的速度、密度、力度,流量等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同时使学生自然联想到吹奏时气息的位置与状态的变化,从而进一步了解长笛音质,音色的变化与以上诸多因素的关系都是相辅相成的。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音色、音质的变化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只要我们细心地领悟,刻苦磨练,一定能让长笛在自己的操控下发挥出迷人的光彩和无穷的魅力。这些技巧的掌握是功夫的磨练,也是观察、思维、听辨能力的体现及个人审美观念的培养。以上各因素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帮助学生找到形成音质好坏的原因,发现吹奏时的毛病,同时又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法。更主要是这多种可利用的手段,有助于学生去追求探索,进而掌握理想的音质,达到以优美的音色变化去表现丰富多彩的音乐内涵的目的。
  
  (工作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艺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