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爱,静行致远——公共外交学院举办教学研讨沙龙:心中有爱

原标题:心中有爱,静行致远——公共外交学院举办教学研讨沙龙

【文/摄 公共外交学院李毓】为进一步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加强教学团队交流协作,推动教学研讨常态化,公共外交学院于4月9日举办教学研讨沙龙活动。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同青年教师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沙龙活动由吉林大学2017-2018学年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优秀奖”获得者王文奇担任主讲人。王文奇从教学内容、教学技巧和师生沟通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他认为,作为高校教师和学者,最基本的任务是保持教学科研的严谨性和掌握知识的准确性,同时要避免博一时眼球却缺乏知识内涵和学术价值的“烟花教学”;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探索更多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先声夺人”。在教学中,王文奇发掘中国语言文字的韵律之美,将行文修辞手法寓于教学,使授课过程气势磅礴又富有趣味性,并将热点事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将幽默感带给课堂;在师生沟通方面,王文奇认为,面对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教师既要进一步拓展知识面,又要坚持术业专攻,以带给学生不同视角和不同层面的学术思考。

在自由发言讨论环节,与会教师踊跃发言,积极对学院发展建言献策,畅谈教学经验心得,展现出学院教学团队的青春活力和蓬勃朝气。

吉林大学第四届中青年教师双语教学大赛二等奖获得者陈曦结合自身学习工作经历,提出教学效果标准应为课后学生是否深入研究、学生是否自主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教师要点亮学生身上闪耀的青春光芒和智慧光芒,用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追求真理;吴雁飞分享了教学工作中的疑问,提出知识系统化深度化和掌握难度之间需要做出平衡和取舍。在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方面探索更多途径,使课程成绩构成更加合理、更加多样化。院长肖晞认为,面对不同类型学生,教师应因材施教,课程难度既要适合绝大多数学生,也要满足部分学生更深入的学习诉求。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浅出,通过设置不同模块将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多元化。要对知识掌握程度不佳的学生开展重点帮扶,加强师生交流沟通,使其亲师信道;富育红结合自己在教学和指导学生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提出“用心”是解决所有问题、做好每件事的基础;蒋帅聚焦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多与学生交流,注重学生基本的哲学思辨的训练,帮助学生产生正确自我认知;崔悦认为,面对不同学生对任课教师不同层面的需求,因材施教是必然选择,由此产生的“如何关爱学生”和“关爱学生的尺度”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邹晓龙建议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其从“孩子”到“大人”的自我认知转型。在教学与课程体系上,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点跨学科探索,使兴趣成为学习的主要推动力;乔蕊对近期的教学工作内容进行了汇报,并提出应加强大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学生为本,在合理的框架下增设课程环节,给每个学生展示自己和表达想法的机会。党委书记杨民表示,在响应新时代教育思想大讨论的背景下,学院将把教学研讨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进行下去,创造更多的机会交流经验想法,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同时也会帮助教师完善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