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市本溪一中2019届高三地理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doc

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三5月月考 地理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高达528米的“中国尊”大厦于2018年全面竣工。读图1“建设中的中国尊”和图2“中国尊大厦所在区域电子地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图1照片的拍摄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 A. 400~600B. 1000~1200 C. 1200~1400D. 1700~1900 2. 若图1照片拍摄当日,天安门升旗时间为446,则该日北京 A. 日出东南方向B. 正午日影较长 C. 正值秋高气爽D. 处于夏至前后 3. 图2所示城市功能区 A. 位于北京市的中心B. 早晚人口流动量大 C. 土地利用率比较低D. 多高新技术制造业 【答案】1. D 2. D 3. B 【解析】 中国尊的右侧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楼,说明拍摄方向是面朝西方。图示为日落时期,拍摄时的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1700~1900。升旗时间与日出同步。商业大厦、宾馆酒店等,城市功能区早晚人口流动量大。

【1题详解】 图 1 照片中,中国尊的右侧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楼,说明拍摄方向是面朝西方。图示为日落时期,拍摄时的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1700~1900,D对。400~600是日出时间,A错。

1000~1200、200~1400是正午前后时间,B、C错。

【2题详解】 若图 1 照片拍摄当日,天安门升旗时间为 446,升旗时间与日出同步,日出在6点前,则该日北京日出东北方向,北半球是夏季,A、C错。夏季正午日影较短,B错。

处于夏至前后,D对。

【3题详解】 图 2 所示有商业大厦、宾馆酒店等,城市功能区早晚人口流动量大,B对。北京市的中心有故宫、天安门广场等,A错。商业大厦分布区,土地利用率比较高,C错。图中所示城市功能区主要是商业区,不是工业区,D错。

牛轭湖是弯曲河流发生自然裁弯后的遗留河道,原河道的进、出口发生泥沙淤积,经历若干年后变成封闭的浅水湖泊。辽河下游平原区水系密布,河流众多,水流较缓,河曲发育,河道变迁频繁,平原上遗留很多废河道和牛轭湖。下图示意不同年代下辽河下游的河道演变过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 右图中甲乙丙丁表示1984、1988、1992、2002年辽河下游河道,其对应正确的是 A. 甲1984年B. 乙1988年 C. 丙1992年D. 丁2002年 5. 在辽河下游地区,牛轭湖 A. 19632013 年,演变呈增强趋势 B. 19631984 年,已形成的面积扩大,新的快速发育 C. 19842002 年,已形成的逐渐消亡,新的大量形成 D. 20022013 年,演变近乎于停滞 6. 牛轭湖形成后,新的河道 A. 流程延长B. 流速增大 C. 流量减小D. 河床变浅 【答案】4. C 5. D 6. B 【解析】 【4题详解】 牛轭湖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道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根据牛轭湖的形成过程判断,其发展先后顺序对应是1984年丁,1988年甲,1992年丙,2002年乙,故选C。

【5题详解】 辽河下游牛轭湖50年(19632013年)演变呈减缓趋势,A错。其中,19631984年期间已形成的牛轭湖不断演变消亡,新的牛轭湖快速发育,B错;
19842002年期间已形成的牛轭湖逐渐消亡, 少有新的牛轭湖形成,C错;
20022013年,牛轭湖的演变近乎停滞,D对。

【6题详解】 牛轭湖的形成与曲流发展有关。牛轭湖形成后,河道裁弯取直,较原有河道,新河道流程变短,流速、流量增大;
原河道的进、出口发生泥沙淤积,新的河道泥沙淤积减少,河床变深,故选B。

下图为陆地植被类型与纬度、干燥度关系示意图。干燥度是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图中不同号码表示不同的植被类型。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 最能促进全球水循环的植被类型是 A. ①B. ④C. ⑥D. ⑩ 8. 图中⑨代表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是 A. 草原B. 苔原 C. 针叶林D. 阔叶林 9. 图中④与⑧代表的植被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 太阳辐射、人类活动B. 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C. 洋流性质、地势起伏D. 地表径流、土壤性质 【答案】7. A 8. C 9. B 【解析】 【7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①位于低纬度,干燥度最小,可能为热带雨林,对全球的水循环影响最大,所以A正确。

【8题详解】 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内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该地位于温带向寒带的过渡地带,为亚寒带针叶林,所以C正确。

【9题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④为热带荒漠,主要是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
⑧为温带荒漠,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

【点睛】地球上的水圈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动态系统。在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的推动下,水在水圈内各组成部分之间不停的运动着,构成全球范围的海陆间循环(大循环),并把各种水体连接起来,使得各种水体能够长期存在。

研究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农业生产、植被恢复和土地的合理利用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图为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不同坡度和坡向的土壤水分含量剖面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甲图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加 A. 土壤剖面相同深度含水量增加 B. 土壤总储水能力提高十分显著 C. 地表径流下渗补给的能力降低 D. 降水后形成地表径流减少明显 11. 从土壤水分条件看,黄土高原沟壑区植被生长条件较好的是 A. 阳坡 缓坡B. 阳坡 陡坡 C. 阴坡 陡坡D. 阴坡 缓坡 【答案】10. C 11. D 【解析】 【10题详解】 根据图甲中曲线,随着坡度的增加土壤剖面相同深度含水量减少,A错。土壤总的储水能力下降,B错。地表径流速度快,下渗补给的能力降低,C对。下渗少,降水后形成地表径流增加明显,D错。

【11题详解】 根据图甲、图乙的曲线,从土壤水分条件看,黄土高原沟壑区植被生长条件较好的是阴坡、缓坡,D对。阳坡含水量比阴坡小,陡坡含水量比缓坡小,水分条件较差,A、B、C错。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4小题,共56分。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递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南部,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从一个古老偏僻的村落变成一个旅游名村,西递村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下图)。

材料二 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该桥的贯通从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等方面,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下图为粤澳港大湾区和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1)分析2012年西递村传统村落整体保护的原因。

(2)说明2012年西递村传统村落整体保护的积极影响。

(3)简述港珠澳大桥建成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作用。

(4)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易发生洪涝灾害自然原因。

(5)近期有大量企业迁出深圳,针对该现象,深圳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者数量大幅增加,旅游景点日渐拥挤,村落景观遗产承受压力增大;
整体保护,可以更好的进行整体规划,为可持续的旅游开发创造条件。

(2)村落原住民外流减少;
满足了旅游者的旅游需求;
满足了休闲者的休闲需求;
有利于旅游地的整体规划;
有利于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有利于传承皖南传统村落文化等。

(3)缩短港珠澳之间的交通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加强区域内、外联系,扩大交流;
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加快区域发展;
促进资源整合、产业聚集和人才汇聚。

(4)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水流不畅;
珠江流域支流水系发达,中上游来水量大;
降水集中春夏季节,雨量多,时间长;
台风频繁,暴雨强度大。

(5)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加大科技和资金投人,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加大对相关产业的扶持力度。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景观的保护、交通运输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区域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意在考察学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总体难度不大。

【详解】(1)西递村传统村落整体保护的原因,从旅游资源的开发对村落景观的影响进行分析。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者数量大幅增加,旅游景点日渐拥挤,村落景观遗产承受压力增大;
整体保护,可以更好的进行整体规划,为可持续的旅游开发创造条件。

(2)2012年西递村传统村落整体保护的积极影响,要从居民外流、满足旅游业的需求以及有利于旅游的整体规划和景区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分析。村落原住民外流减少;
满足了旅游者的旅游需求;
满足了休闲者的休闲需求;
有利于旅游地的整体规划;
有利于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有利于传承皖南传统村落文化等。

(3)港珠澳大桥建成,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作用,主要从缩短运输时间、加强和扩大交流、促进消费、资源整合等方面考虑。具体包括缩短港珠澳之间的交通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加强区域内、外联系,扩大交流;
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加快区域发展;
促进资源整合、产业聚集和人才汇聚。

(4)粤港澳大湾区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要从水系、气候、地形等方面进行分析。从地形看,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水流不畅;
从水系特征看,珠江流域支流水系发达,中上游来水量大;
从气候看,降水集中在春夏季节,雨量多,时间长;
台风频繁,暴雨强度大。

(5)面对大量企业迁出深圳应当采取哪些措施要从产业结构的调整、科技及政策支持方面进行分析。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加大科技和资金投人,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加大对相关产业的扶持力度等措施扭转大量企业迁出的局面。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欧洲2020计划中,和环保相关的内容主要是欧洲届时要相比1990年减少2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使用20的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为此,欧洲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并付诸行动。

根据德国环境部的信息,2016年德国的可再生能源占能源供给比例已经达到31.7,大大超过了欧洲2020计划对德国18的比例要求。德国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是风电。德国地势北低南高,呈阶梯状(见下图),北部风能资源尤为丰富。然而,风电是能源生产环节中最不可控的一类。电网对负荷的稳定性要求极高,过量的供给或是过量的消费,都会对整个电网带来不可逆的损失。2016年德国就曾经出现过“负电价”现象。德国煤炭资源丰富,但是居民利用太阳能发电的电量依然占总发电量的5以上。英法等国也积极探索利用可再生资源的各种途径,以改变本国的能源结构。

(1)分析德国北部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分析风能发电不可控及出现“负电价”原因。

(3)试评价德国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条件。

(4)英法等国打算利用冰岛地热发电,将电经1000千米海底电缆传输到英法。试分析其可行性与否。

答案】(1)中纬西风带,风力大,行风时间长;
北部地形平坦,阻力小。

(2)风力大小和行风时间不可控,消费量和消费时间不可控,利用负电价鼓励发电高峰时用电,减轻对电网的压力和损害。

(3)位于中纬度地区,有较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有发展新能源的政策要求;
公民积极配合。(答对两点即可) (4)可行。冰岛地热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