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者学习十九大心得原创18篇_


文秘网是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站,每日文章海量更新,同时,我们有一批专业的写作团队,可以为您提供高质量的写作服务,如果下面的范文没有合适您的,您可以拨打我们的免费电话400-012-1855或点击网页两侧客服图标进行咨询。

篇一

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十八大以来5年的工作,从10个方面作了高度而凝练的总结,将5年来的成就和变革评价为“历史性变革”。正是因为这一“历史性变革”,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了坚实的基础和依托,才为我国站在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提供了有力的前提和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我们党进一步加强了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更加深入人心,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说,这5年是推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最丰硕的时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极大唤醒了蕴含在每个中国人心底的文化基因。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使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跃升,使全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深刻、系统的阐述,标志着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实现了与时俱进。我们要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好比一面旗帜,只有旗帜立起来了,我们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越走越宽阔。5年来,我们党在理论上的最大收获就是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对这一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指导意义,作了深刻、系统的阐述,标志着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实现了与时俱进。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党的十九大的一个重要创新,就是对我国社会的历史方位和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科学的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鲜明提出并精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基本战略,科学判断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系统回答了新时代的基本问题,为我们党在新时代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定坚持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夯实了理论基础,提供了行动指南,擘画了战略道路。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及历史使命、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的政治宣言,是一份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的报告,是一份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拥护、为民造福、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报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个学校党总支的副书记,我应该在学习上坚持永无止境的信念。欧阳修曾说:“立身以立学为先”,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坚持学习,学无止境,加强自身的建设,不断给自己思想上补钙、学习上加压、能力上加油,牢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好实践抓住实践,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意识。

篇二

2017年11月20日,我以“贯彻十九大、共筑成才梦”为主题,为高三学生讲了一次党课。

我从“中国梦”与“我的梦”之间的关系引出高三学子的梦想应该是什么?高三学生面临毕业,有的同学要走进大学继续学习,有的同学马上就要步入社会,“大学梦”、“人生梦”是每个同学要追求的梦想,怎样让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怎样让自己的梦与中国梦紧紧连在一起,这是每位同学都需要思考的人生课题。

十九大提出的大会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为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高三学生生活学习在这伟大的时代,肩负着国家未来,要关注自己的职业规划与终身发展,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小步,进入大学只是梦想的开始,不是人生的全部,要志存高远,要积极投身于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建设中。

我为学生讲述了屈辱的中国近代史,介绍了十九大召开的盛况以及我们国家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牢记实现中华民家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青年学子要乘着十九大带来的新气息,以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精神,刻苦学习,报效国家。青年学子要树立远大理想,争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子,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命运连在一起。

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对青年人提出希望并寄语: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最后我鼓励激发高三学子,要脚踏实地积极应考,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这次党课活动是学校党总支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又一次宣讲并实践的活动,下一步我们还将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站、讲座、课堂宣讲,召开主题班会,持续深入学习十九大会议精神、让广大师生能胸怀祖国,放眼未来,教职工要立足本职岗位,把工作做好;
学生要勤奋学习,热爱祖国,用十九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旨指导全校工作,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迈向新的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贡献我们的力量。

篇三

党的十九大开幕会10月18日上午9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通过学习十九大会议精神,感触颇深。这是一次胜利的大会。十九大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5年的工作,回顾总结了39年来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出发,科学地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习近平同志的报告高屋建瓴,立意高远,内涵丰富,重点突出,思想深刻,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报告全面系统 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党长远的指导作用。新适当,我们的党该怎么走?如何更好的做到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都为我们做了详细的解答。

作为一名教师,学习领会十九大报告精神,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将报告精神融入思想,化为实践,贯穿于工作的各个方面。要以习总书记四个一定要为指导,克服无所作为的思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十九大献上一份厚礼。以党的十九大的精神为指针,统一思想认识,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的事,顾全大局,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关系,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深入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用心维护学生安全;
认真领会报告中有关国民经济发展的精神。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坚持不懈地抓好教师思想作风建设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抓实抓出成效。在当今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我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培养自己对信息的收集、梳理、吸收能力,不断地完善、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为更有效地引导、启发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不竭的源泉。在新知识、新问题层出不穷的当今时代,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加强学习,学会学习,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不断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其次是要改变教学观念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教育观念是教师对教育的职能及如何进行教育的认识问题。树立创新性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树立科学的学生发展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能力为主要目标,要鼓励创新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重视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树立符合创新教育要求的教学观。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级课题实验研究,敢于研究,争取出研究成果。我们要把实践科学发展观当作义不容辞的职责,主动自觉地想,认真深入地想,经常不断地想;
想想自己为党做了什么,为人民群众做了什么想想自己在工作中奉献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绩?只有这样经常地反思,才能使自己始终保持一个教师的活力。要用辩证的方法:分析评估自己,既不夸大,也不缩小;
既纵向比,也横向看。尤其应注意以联系、发展的观点,来审视自己,以宽阔的视野来谋划工作,并付诸于行动。回顾自己几年来所作的工作,有时想自己也努力奉献着,也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与一些优秀教师比,自己的成绩就显得微小,因此我要更加努力去工作,以争取新的突破。

其三是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争当教学能手。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活泼、使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相互讨论问题,允许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民主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创设良好的班级气氛和师生关系,注意发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新潜能。本学期学校教导处在教师的常态课方面作了许多指导,我想,教师最重要的还是上好每一天的每一节课,我在常态课中,要精心准备,带头上好每一节常态课,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每堂课后要认真思考和总结,争取形成自己独到的观点。

通过十九大精神的学习,我深刻的觉悟到:中国的兴旺发达关键在党,民族的全面振兴关键在教育。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立足本职岗位,作出业绩,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贡献自己全部的气力。

篇四

10月18日上午9时,一个庄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向世界宣布:中国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聆听十九大总书记报告,深感振奋。今天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的论述谈谈学习体会。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要判断,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命题。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一重大命题必将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至关重要的方向指引,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庄严承诺,今天,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交的成绩单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5年来,紧紧围绕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攻坚克难、励精图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5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最绚丽的篇章,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留下了难忘而辉煌的一笔。中央党校办公厅主任、校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兼机关纪委书记王洋的话既高度凝练又富于激情。她说,5年的极不平凡的历程,中国经济实力快速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高铁奔驰、北斗组网、超算“发威”、大飞机首飞……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加强,“四个自信”已成为人民发自内心的坚定和骄傲,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美丽”写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求的,是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对应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中,富强对应经济建设,民主对应政治建设,文明对应文化建设,和谐对应社会建设,美丽对应生态文明建设。五大建设是途径,是方法,五大目标是目的,是归宿,是结果。只有牢牢把握五大目标,五大建设才有针对性。

新时代意味着中国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要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形成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从而夯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经济基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重大战略目标及相关举措的提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经济建设领域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强化政治建设,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强烈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性和政治定力。党只有把牢政治建设的关,才会不走偏,才能经受住各种风险和考验,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好、领会透党的十九大精神,并把十九大精神落实到本职工作中,做到融会贯通。要特别注重在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理论素养、党性修养、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严守纪律规矩等各方面坚持更高标准、更严要求,立足岗位履行好责任担当。面对5年来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巨大成就、深层次的变革,必须深入学习、系统梳理、全面总结,使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思想、新论断、新概括能够第一时间进课堂、进活动、进头脑。同时,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之际,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征程中,我们必须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作为教职工一定不辱使命,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五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了,这次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通过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通过市局及学校组织的相关学习,对十九大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坚定的信心和憧憬,就像我们这一代人耳熟能详的那首歌里唱的“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

很庆幸作为一个七零年代的人,我经历了国家“由穷到富”的全过程,见证了改革开放带给国家的勃勃生机,以及城市建设、人民生活的欣欣向荣,还有科技及国防事业的蓬勃发展。如今,更庆幸自己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祖国的强大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里,国家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万二千亿斤。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一点二个百分点,八千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南海岛礁建设积极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此外,我国在制度建设、民主法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军事国防建设、外交、从严治党、人民生活及国家统一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切都足以令人激情澎湃,热血沸腾。

在报告里,习总书记庄严宣告:“同志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全党要坚定信心、奋发有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曾几何时,当西方国家别有用心的攻击我们的社会制度,污蔑我们党的领导,甚至煽动国内不明真相的群众制造动乱,许多人对于国家的发展忧心忡忡,对于民族的未来饱含忧患,对于党的领导心存疑虑。但“事实胜于雄辩”,当我们昂首阔步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一切谎言都不攻自破,一切疑虑都烟消云散。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自信,国家越来越富强,人民越来越幸福。反观那些所谓的发达民主国家,正被各种社会诟病所折磨,被大小社会矛盾所困扰:层出不穷的恐怖袭击,愈演愈烈的种族冲突,破产边缘的国民经济,虚伪丑陋的政治游戏。而那些接受了西方治国理念和民主制度的发展中国家,则饱受战乱和动荡的侵袭,经济崩溃,民不聊生,难民如潮。

正如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所说的:“同志们!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既是伟大的梦想,更是伟大的事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更要坚定信念,勇于担当,在这个崭新的时代,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努力奋斗,“为她幸福,为她争光”。

篇六

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是党和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系到我们事业发展的前景,关系到全国人民的福祉,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深受鼓舞、深感振奋、深受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的十九大报告,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宏伟目标,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向往,发出了新时代的政治宣言。一是明确宣示了我们党“举什么旗”的问题。报告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信念更加坚定。二是阐明了我们“走什么路”的问题。报告强调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体现了我党的卓越的战略远见和坚定的政治定力。三是明确了我党的历史使命。报告强调全党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体现了党的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回顾和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个阶段”发展战略,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判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以及我们各项工作提供了全新的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上的成就与理论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需要促进和推动理论创新,而理论创新又进一步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保证。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的显著强化。这五种力量空前提高,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力量的体现。

党的十九大,不仅国内各界翘首以盼,而且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十九大报告,回答了“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到哪里了、要到哪里去”“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的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其中,关于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阐述,回答了“从哪里来”的问题;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阐释,回答了“现在到哪里了”的问题,而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阐释具有开创性、突破性贡献;
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为两个阶段的安排,并提出新时代的基本方略,回答了“要到哪里去”的问题。

十九大报告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起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了中国国际地位和时代特征,保持了政治上的连续性,比如报告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仍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期,从大的方向上延续了初级阶段论。同时,既有坚持,又有发展,明确指出在2035年实现基本现代化,到2050年实现全面现代化,这也是外国媒体艳羡不已的事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接力赛。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所作的报告,真切地感受到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认真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需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切实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此,应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学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和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从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角度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探究如何更好地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研究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作的报告,除了一如既往的深刻、扎实、全面、系统之外,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华民族早已不仅仅是站了起来,而且已经富起来、强起来;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已经升级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已经在民族复兴道路上大踏步前进,站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而这一切奇迹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的。尤其在过去的五年,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充分体现出我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政治抱负,全面深化改革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强烈责任担当,以及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的制度的先进性。

我们要从讲政治高度深入学习报告精神,以报告提出的新的时代观为指导,秉承校训“孜孜以求、慎独自砺、锲而不舍、兴国益民”的精神,始终不渝地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篇七

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党的十九大会议在北京举行,开幕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高瞻远瞩、博大精深,科学回答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在这个时代,

“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明天,“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将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回忆过去,鸦片战争后,中国积贫积弱,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1949年,毛泽东一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儿女终于在世界舞台上挺直了腰杆。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了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富裕安康,尽管如今全球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凸显、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国经济却一直保持稳步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中华民族终于逐渐富了起来。而今天,党的十九大已经提出了具体的强国目标,开启了强国时代。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中,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聆听着习总书记的声音:“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高屋建瓴,全面而具体,不但进一步强化了教育的重要地位,而且进一步明晰了教育发展的方向,进一步确立了教育发展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任务。我深深感到学校教育的责任重大,任重道远。下一步,我们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指导办学实践,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根师生头脑,融入师生的灵魂,落实到学校的各项工作,落实好十九大报告对教育工作提出的任务和要求。首先,就要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根本目标、以人民为中心为根本理念把握素质教育方向,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二是要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打造教育品牌。树立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为根本标准的教育质量观,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快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三是着力打造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以立德树人为统领,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要构建师德建设体系,强化师德养成,让每一位教师将爱与责任融入教育教学,帮助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要深入推进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多措并举,着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形成优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篇八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总书记的报告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鲜明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方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一个举旗帜,明方向,明战略,绘蓝图的好报告,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报告揭示了五年来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经济结构优化前所未有;
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前所未有;
脱贫攻坚和改善民生的决心力度前所未有;
管党治党严紧硬和反腐败动真格带来的政治清明气象前所未有;
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
意识形态领域正气充盈和文化自信增强前所未有,国防和军队建设与改革步伐之大前所未有;
中国的大国地位和中国共产党全球影响力前所未有;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前所未有。

报告明确了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极具标志性和里程碑意义。从这个历史方位往前看,新时代的内涵,在国家层面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人民层面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在中华民族层面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层面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显然,这些内涵和使命是紧扣中国梦包括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具体目标来说的。也就是说,新时代是通过努力奋斗更真切地贴近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进入新时代要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前进。

报告深刻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八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构成了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八个明确”清晰阐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以全新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持理论创新取得的重大成果。基本方略则从政治、经济、法治、科技、文化、民生、国防和军队、党的建设等方面,用“十四个坚持”来阐述。这一基本方略指明了新时代怎么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路径,这十四条基本方略,明确了新时代各项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体现出鲜明的行动指向。一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二是立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三是体现了新时代改革发展的要求,强调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四是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五是坚持了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这个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

做为一名党员,面对这场盛会,聆听了总书记振奋人心的讲话,我心潮澎湃,深受鼓舞。“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就要将十九大精神落实在工作的全过程,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人民满意教育,让教育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而作为教育管理者,我们则要遵循教育规律,走内涵发展之路,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广大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努力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水平,让每一位孩子享有公平而优质的教育,让所有的孩子都成为中国梦的践行者和缔造者!

篇九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大思想武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首先要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在全面系统学习领会的基础上,抓住重点、抓住关键、抓住精髓、抓住要义,准确领会和把握新理念、新论断、新任务、新举措。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起点和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虽然是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但不能把党的十九大作为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起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历史性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
历史性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回望历史,从治国理政新变化、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等方面得出一个重大结论:从党的十八大起,我国社会发展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在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们使用过新时期、新阶段、新世纪新阶段等不同的概念。新时期指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启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世纪新阶段说的是从20世纪跨入21世纪,就是指21世纪。新阶段用的最广泛。新时代和新时期、新阶段的表述是怎样的关系呢?新时代在一定意义上和新时期、新阶段有相同相通之处,它主要是从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从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从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历史任务这个角度使用的概念。新时代比新时期、新阶段更鲜明、更响亮、更具感召力,更能反映出时代本质的特征。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我们所说的新时代,不是历史学上时代划分的概念。

总之,党的十八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坐标点,是重大历史节点。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认识和理解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重大新判断。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八大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论断,是符合当时我国实际的。但是因为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后来对这个正确的判断没有坚持下来,偏离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面。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专门在党的八大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表述,即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二大以后,这个表述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规范表述。

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如果从1956年党的八大开始算起,至今已有61年了。如果从1981年作出历史决议算起,至今也已有36年了。这几十年间,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社会生产和人民需要两个方面来看,这个表述都不适应了。

从社会生产上看,“落后的社会生产”的表述已经不能完全反映我国当前的实际。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千差万别,既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这些大都市、大城市,其城市建设、城乡面貌,即使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毫不逊色。用“落后的社会生产”不能覆盖地域上的不同发展水平。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等大幅提升,进入世界前列。经济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20多种工农业产品产量在世界上居于第一,有许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许多产品的科技含量、技术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超越。如果再用“落后的社会生产”的表述,已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不仅说服不了人民群众,也说服不了国际社会。

从人民需要上看,“物质文化需要”的表述也已经涵盖不了人民的需要。当前,人民群众的需要是多方面、多领域、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不同群体的需求也是千差万别的。除了物质的、文化的需要以外,还有政治方面的需要,比如公平、正义、法治的需要;
还有生态方面的需要,比如对改善空气质量、土壤污染、水资源污染、食品不安全状况的需要,等等。

我国社会发展现在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包括东部、中部、西部地域上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城乡发展之间不平衡不充分;
不同群体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三、认识和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时,要把握好“两个充分认识”。

1、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全局性的、历史性的,不是局部的、暂时的。这种全局性、历史性变化,给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要求,要求我们要有问题导向意识,什么问题来了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矛盾问题突出,就集中力量解决什么矛盾问题。问题倒逼改革,我们就用改革解决问题、促进发展。

2、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对我国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发展是动态过程,不平衡不充分是永远存在的,但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不平衡不充分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就必须下功夫去认识它、解决它。事物从量变到质变,需要越过一个“度”,也就是达到一个节点。只有达到了节点,才会发生质变。

现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一个量变的过程、积累的过程。因此,不能因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就超越社会发展阶段。

3、判断一个社会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矛盾,也不能以经济一个方面的因素去看,而是要从社会各方面的因素综合去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历史告诉我们,社会发展阶段必须判断准确,既不能超越,也不能落后。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一度超越历史发展阶段,搞了“大跃进”,最终欲速则不达,越想快就越快不了,受到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惩罚。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深刻汲取历史教训,作出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判断。这里所指的长期到底长到什么时间呢?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讲的是100年。他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100年不动摇。100年,这一方面表达的是一种决心、一种意志,另一方面表达的也是一个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一直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大概是100年。党的十九大提出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比以前规划的目标提前了15年。到2050年或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从世界角度看,我国虽然“块头大”,但“虚胖”,在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经济结构等方面还含有一定的“水分”。我国虽然大,但大而不强,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对此,我们也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我们在认识和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时,只有抓住了上述“两个充分认识”,把握住“变”与“不变”的辩证法和统一性,才能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篇十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大会关系党的事业继往开来,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十九大报告讲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高屋建瓴、振聋发聩,令人振奋、心潮澎湃,是我们党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的政治宣言,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报告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19个新概念、新提法,令我耳目一新;
习总书记在报告中用“8个明确”清晰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进党章,进一步明确了前进方向,令我倍受鼓舞;
分两步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催人奋进;
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令我倍感自豪和肩负责任。读十九大报告,在字里行间真切地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群众的深切情怀,对大政方针政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深刻阐述和美好规划,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手捧十九大报告,认真阅读,在字字如金的报告中,总书记多次提及教育,党中央和国家把教育放在如此高、如此重要的地位,让我们倍感振奋,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25年前,我怀揣着一颗炽热的心走上了热爱的教育岗位,从此一路攀登,初心不忘。让学生快乐,让家长满意,让社会认可,是我的自觉追求。学习十九大报告,感受十九大精神,我将努力做到一下几点:

首先,牢记使命,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一名学校干部,我肩负着时代、社会与家长、师生赋予的使命。因此,必须加强学习。努力学习党的理论,自觉坚定理想信念;
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带头争创佳绩,带动全校师生共同发展进步。通过不断学习,要加深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精髓。在学习中,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要认真参加集体学习,也要做好自习。结合系列讲话、学习《党章》以及十九大报告,不断学习提升自我,用新眼光看待新世界,新思维对待新的工作。从小处着手,从细节要求,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一种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表现,也是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贡献我们的力量。

第二,践行宗旨,踏实工作,全心全意服务师生。习总书记说过,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作为学生的领路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做十九大报告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在学校担起责任做好表率,主动作为。工作中,学校目前的发展离追求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教育教学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只有凝聚共识,明确目标后去真抓实干,努力提升工作水平,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才能达到我们的理想。全心全意服务师生,努力帮助师生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及时反映师生的正当利益诉求,以实际行动争做让全校师生满意的服务团队。

第三,以身作则,带头示范,争当工作表率先锋。工作中,要学习好、领会好十九大思想,坚持用十九大精神指导实践,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工作能力,真正把十九大精神落在实处。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从自身抓起,要严于律己,带头弘扬正气,模范遵守法纪;
注意言行举止,维护文明形象;
反对铺张浪费,生活节俭朴素;
事事先公后私,处处争当表率。自觉用十九大报告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积极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再读报告,再次接受一次教育,感受一次鼓舞,享受一次激动,报告中把优先发展教育摆在首位,凸显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视。作为一名普通高中教育的管理者,我将深刻理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在实实在在的工作上、行动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将积极参与学校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当中,主动作为,撸起袖子加油干,全面提升履职尽责能力和业务工作本领。我将积极立足于学校和岗位实际,做好表率、当好头羊,将个人梦想融合于教育工作和学校建设中,凝聚思想共识和全体师生员工的力量,为学校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为学校的建设发展添砖加瓦。我将努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党的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积极贡献。

篇十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谈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在谈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时指出 ,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在谈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时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文化,是综合国力构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软实力,它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这也是习总书记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反复提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原因。信念,态度和意识形态在人类社会中有着基础性作用,它们形成了人们在社会关系和市场中的行为,同时也影响着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选择。教育是现代社会传授知识、引导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所以总书记又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中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青少年的社会主义化是当前最重要和紧迫的战略任务,学校义不容辞应该成为向青年人传递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在谈及前面三点时,所有教育同仁应该都能感受到,凡是关涉学校的内容实际上都反反复复,真真切切,分分明明指向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宗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高度,把加快人才强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当前,我国人才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人才队伍的整体规模、素质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不相适应。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战略事关全局。而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的真正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则是重中之重。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明意味着高度繁荣的文化、高度自觉的精神,同时也意味着社会具有良好的秩序,风气淳朴,而民众富有涵养,外在有礼,内在友善。让每一个人都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并养成习惯,这正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初衷。

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社会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大众生活的功利化和情绪化,导致人的思想多极化。学校、家庭传统的德育教育,与现实间存在的强烈反差,使之产生疑虑和困惑,比如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等现象的存在,给青年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在这种复杂的现状下,我们更要关心和爱护青年,更要引领青年坚定信念,破除杂念,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长期以来,张家口一中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为了全面落实贯彻十九大报告中有关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遵照近期教育部日前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对中小学德育的总体目标,我校将对照校情学情,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

一、立足教学主体,提倡文化育人

我校不仅要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标准,上好思想政治课,还要成立专门课题组研究思政课意识形态功能细化教学,丰富校本教材,不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我校将结合校本课程《中华传统美德十二讲》, 继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与道德规范,结合新时代要求开发传统美德系列教材,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我校将会依托“全国中小学阅读实验研究学会”,不断推进书香班级、书香校园建设, 提倡中学生每天课外阅读至少1小时,定期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强化建设班级文化,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班名、班训、班歌、班徽、班级口号等,增强班级凝聚力。依据我校办学理念,结合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秩序良好、环境优美,校园文化积极向上、格调高雅,提高校园文明水平,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场所,营造文化氛围。凝练学校办学理念,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形成引导全校师生共同进步的精神力量。

二、丰富活动形式,强化实践教育

我校将不断利用节庆纪念日、仪式教育活动、校园节等主题特色活动,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我校将会举办入学军训仪式、毕业仪式、成人仪式、高考百日誓师等有特殊意义的仪式活动,使学生增强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治观念,具备自主、白立、自强的态度和能力,不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校将在学校日常运行中不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全体学生参与校园、宿舍、教室、食堂、校园周边等区域的卫生保洁、绿化美化、校园种植、冬季扫雪等劳动实践组织各年级值周班参与环境区的检查评比工作:教育引导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我校将把全体学生寒暑假参与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情况纳入学校的年度教育教学计划当中,通过组织发动、具体实施、考核评估、成果汇报、优秀成果汇编、先进典型宣传、志愿服务记录档案等工作,鼓励学生依托不同社会资源,开展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细化管理制度,依托家庭力量

我校将继续健全学校管理制度,依托《班主任工作须知》、《学生成长及管理必备手册》中的《学生宿舍管理规章制度》《班级常规量化考评标准及细则》等制度,规范学校治理行为,形成全体师生广泛认同和自觉遵守的制度规范。制定班级民主管理制度,形成学生自我教育、民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努力建立实现全员育人的具体制度,明确学校各个岗位教职员工的育人责任,规范教职工言行,提高全员育人的自觉性。细化学生行为规范。依托《一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一中学生违纪行为处理办法》中的相关内容,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教育引导学生熟知学习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认真践行每一项要求。

我校会继续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及时了解、沟通和反馈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表,开设家长信箱,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家长了解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改进措施,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我校将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

今后,我校将以党的十九大为契机,继续秉持校训“孜孜以求、锲而不舍、慎独自砺、兴国利民”的精神,力争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以育人为宗旨,以育德为核心,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主旋律,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华民族的铸魂工程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十二

2017年10月18日,举世关注、万众期待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报告回顾了中国的历史和五年来党的工作,各项工作成效显著。报告描绘的宏伟蓝图催人奋进。报告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样的使命激励人心,催人奋进,作为一名教育系统的党员干部,深知我们肩负总书记沉甸甸的嘱托,倍感自己的使命重大,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要做到不忘初心,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党的十九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党员干部要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定“四个自信”不动摇,在新的时代、新的征程,续写新的辉煌。

二、要做到牢记党的宗旨不忘民,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思想,我们长期坚持、反复强调这个思想,就是因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人民,要始终将人民对我们工作满不满意、人民对生活感到幸不幸福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深入群众中听心声、听意见、听建议。特别是针对当前教育工作,以及我分管的招生考试工作,我要更多地深入基层,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服务民众,真正做到让人民满意,让党放心。

三、要做到敢于担当不忘责,始终将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牢记心中

在新时代下,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是什么?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已经阐述清楚,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二〇三五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二〇五〇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终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于每个阶段我们的任务不同,使命不同,当前脱贫攻坚对于贫困地区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为了全国一起实现同步小康,我们的担子更多,任务更重,必须始终将脱贫攻坚的“中心”工作刻在心里,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促脱贫。

四、要做到坚持从严律己不忘戒,始终将反腐“利剑”高悬

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的更加坚强有力,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从严治党,党员个人要从律己做起,有人说:“党员干部面临的最大考验不是生与死、血与火,而是名与利、得与失,归根结底是腐败堕落。”不能放松自己的内心的要求、放任自流,不能让腐败堕落的思想乘虚而入,冲垮廉洁自律思想的“堤坝”,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从严律己不松懈。这一点,我一直警醒,今后更要做到毫不动摇!

五、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有效性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要把握教育历史定位,明确教育根本任务,理解教育本质要求,突出教育特色,推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狠抓学习领会不放松、融会贯通不放松、实践转化不放松,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优先发展教育的生动实践,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市教育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时代,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将切实肩负起更多的责任与担当,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市委教育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守底线,走新路,创新发展思路,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篇十三

党的十九大报告是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一个多月来,在学校党总支的组织下,我参加了集体理论学习。同时我也利用生病请假的时间,在家中自学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领会报告中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我的总体感觉是整个报告不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改革开放的胆识与魄力,乐观与从容,更体现了党在长期执政后无论是实践上还是理论上的成熟与自信。

十九大报告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重大判断,深刻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新时代的基本方略、奋斗目标、战略安排和工作布局。特别是明确提出了:“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二○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同“小康”这一富有中华传统文化意蕴的话语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两步走”战略: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的20年,前10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10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1987年,党的十三大进一步制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1997年,党的十五大对十三大确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主要是对第三步战略作出具体安排。即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到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党的十九大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作了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就要深刻领会这一目标规划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聚焦新目标新使命真抓实干,续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根据发展阶段制定发展战略,一届接着一届办、一代接着一代干,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根据新的发展形势和时代要求,既明确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提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个奋斗目标将党的十七大党章中的基本路线表述的奋斗目标增加了两个字、修改了两个字。增加了“美丽”,对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生态文明建设。由此构成了“富强”对应经济建设、“民主”对应政治建设、“文明”对应文化建设、“和谐”对应社会建设、“美丽”对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完整格局,并根据目标任务的变化,将“国家”修改为“强国”。

“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这一具有连续性和前瞻性的战略安排深刻把握发展大势,展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和光明前景,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指路明灯,必将汇聚起13亿多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使命引领未来,使命呼唤担当。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书写雄心壮志,实现梦想重在真抓实干。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要求我们党付出更为艰巨的努力,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好地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咬定青山不放松,撸起袖子加油干,以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努力朝着新目标奋勇前进,我们必将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篇十四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学习十九大精神,我作为一名党外干部,一定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部署要求上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提高政治地位,把握政治方向,更加坚定自觉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更加坚定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学习十九大精神,我作为一名民进会员,一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用新思想指引新方位、引领新作为、展现新气象、凝聚新力量,奋力谱写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

学习十九大精神,我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强化服务意识,牢记使命,努力做到“忧生之所忧,想生之所想,解生之所困”,进一步强化担当意识,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品质。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以更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从内心点燃工作热情,努力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爱岗敬业,发扬工匠精神,把自己的发展融入与学校大环境中去,共同进步!

学习十九大精神,我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一定要学习领会贯彻党的十九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部署、新举措,紧密结合政协工作实际,一定牢牢把握性质定位,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要把协商民主贯彻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积极参加人民政协的各种活动,认真履行好一个政协委员的职责,认真做好党派工作,为张家口“高标准完成冬奥会筹办、脱贫攻坚和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三大历史任务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为张家口的腾飞发展献计出力。

总之,十九大报告鼓舞人心,作为民主党派成员,要把十九大精神落到实处,要照镜子,整衣冠,认识自身不足,修身立己,强化责任意识、奉献意识,一定树牢“四个意识”,不断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坚定维护核心,自觉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自觉维护中共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领会和把握,防止学得不够、领悟得不透、联系实际不紧等问题;
要坚守政治同心,强化“四个自信”,避免在涉及政治制度、发展道路等问题上产生模糊认识,做到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
要坚决不忘初心,传承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优良传统,反对忘却过去、违背初衷的错误言行,始终不渝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始终不渝维护多党合作政治格局,始终不渝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同志、好伙伴、好朋友。

篇十五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我校党总支组织党员集体收看了开幕式盛况,亲耳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彩报告。报告讲出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高屋建瓴、振聋发聩,令人振奋、心潮澎湃,是我们党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的政治宣言,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通过党总支和党支部组织党员们学习十九大报告以及自己学习,我们在字里行间真切地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群众的深切情怀,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无限忠诚,对大政方针政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深刻阐述和美好规划,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报告总结和阐述了五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充分反映了过去五年我们党砥砺奋进的伟大实践;
精辟概括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14个坚持”的基本方略;
准确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政治判断,明确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
科学制定了新的战略目标,系统提出了“五大建设”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图。使我深深地感到,习近平总书记是当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旗帜、领航灯塔,是深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领袖、核心,这是我党之幸,是群众之福。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和思想武器,更为我们做好本职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这时候就更需要自觉地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等方面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特别是要把十九大报告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体来讲,当前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坚定维护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阶段,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领袖风范,驾驭全局、敢于担当的雄才伟略。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经过历史证明、实践检验的,是实至名归、水到渠成的,更是众望所归、当之无愧的,反映了全党的共同意志,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必须坚定维护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听党的话、跟党走。

二是带头搞好学习。十九大报告已经绘就了中国到本世纪中叶发展的宏伟蓝图,明晰了各行各业、各领域、各条战线的未来任务和发展目标。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当务之急就是要原汁原味、逐字逐句的学习十九大报告,特别是关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论述,真正搞清楚、弄明白报告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十九大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看齐,自觉用十九大报告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积极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是全面贯彻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十九大报告已响彻神州大地,报告中把优先发展教育摆在首位,凸显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必须要深刻理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在实实在在的工作上、行动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提升履职尽责能力和业务工作本领,积极立足于学校和岗位实际,做好表率、当好头羊,努力为国家和党的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积极贡献。

篇十六

10月18日至24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且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尤其是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各种学习活动中,我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且在我校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上,以总支委员的身份作为主讲人和其他成员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因此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我深刻的感觉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行,也必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提供强大的理论指导和精神动力。

一、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推动实践的发展。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十九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要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以利于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基本方略,以此武装全党、凝魂聚魄、凝心聚力,始终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行动上坚决,是我们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的根本动力。

三、“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党的十九大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作了14个方面的概括——

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4.坚持新发展理念。5.坚持人民当家作主。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这14条构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新的时代,孕育新的思想创新飞跃;
新的使命,需要新的思想凝聚力量;
新的征程,亟盼新的思想引领航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仰赖于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的掌舵领航。习近平总书记是在浓郁革命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我党领袖,是在苦难历史和曲折经历中成长起来的我党领袖,是在长期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我党领袖,是在新的伟大斗争中确立起来的我党领袖,是在重大国际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我党领袖,是在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我党领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当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新时代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迎着朝阳,满怀希望,我们再一次扬帆远行。让我们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能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梦想成真。

篇十七

10月18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次大会吹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号角,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团结奋进的大会,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我校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集体收看了开幕会盛况,亲耳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彩报告。报告讲出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高屋建瓴、振聋发聩,令人振奋。学校党总支及时研究制定了《中共张家口四中总支委员会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实施方案》和《张家口四中理论学习中心组十九大精神学习计划》。一个多月里,作为党总支书记,我在组织和参加市委教育工委和学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同时,还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组织的理论学习。我一边通过各种形式自学十九大精神,一边以总支书记身份作为主讲人在不同场合解读十九大精神。

对于十九大报告内容,我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选择重点内容进行精读、深学、彻悟。通过通读报告全文,我在字里行间中真切地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群众的深切情怀,对大政方针政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深刻阐述和美好规划,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通过一个多月的理论学习,我对十九大精神有了越来越深刻地理解,对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拥护和执行越来越坚定和自觉,对于以十九大精神指导党的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感觉更加游刃有余。下面我谈谈对十九精神的个人心得体会。

总体来看,党的十九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重大判断,深刻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新时代的基本方略、奋斗目标、战略安排和工作布局,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

其中,习总书记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条基本方略中有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精辟论述,讲出了全体党员的心声,道出了亿万群众的期盼,我作为一名党的干部感受颇深。

一、把加强党的领导摆在“十四个坚持”第一位。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通过自己的浴血奋斗成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和领航人。但是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我党也存在着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现实情况,甚至在某些领域和个别人身上还较严重。这种削弱党的领导的言行与现象对于党的事业是极为不利的,对于维护人民的利益是十分有害的。习总书记执政以来,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看到了党建领域的问题所在,五年来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不但在实践中、制度上彻底改变了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面貌,更在理论上对于党的领导地位有了新的论述。

报告中强调“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就是要求每一位党产党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身份,时刻要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坚定理想信念,遵循宗旨观念,用最坚定的意志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最有效的行动执行党的决定,用最真挚的感情维护党中央和习总书记的核心地位。

二、把人民永远放在最中心的位置,作为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我党的历来坚持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取得了伟大而辉煌的成就。

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领导的无产阶级政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将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为之奋斗目标,正如十九大报告开头所强调的那样:“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96年来,中国共产党没有一刻忘记这个使命,没有一时停下奋斗的脚步,虽然这期间有过磨难,有过挫折,走过弯路甚至犯过错误,但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因此“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就成为了中共共产党人发自内心的表白和对人民最庄严的承诺。而96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恶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汗水、甚至是生命不断诠释着对人民利益的承诺和对民族复兴伟业的担当。

加强党的领导,归根到底需要我们每一位党员在为党工作中严明党纪、听党指挥。以人民为中心,归根到底需要我们每一位党员在本职岗位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报告中把“优先发展教育”摆在社会建设的第一位,凸显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视。习总书记强调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要做到“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作为学校党总支书记,我不但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还担负着组织领导全校师生员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重任,要切实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带领全体教职员工深刻理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在实实在在的工作上、行动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提升履职尽责能力和业务工作本领,积极立足于学校和岗位实际,做好表率、当好领头羊,努力为国家和党的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积极贡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篇十八

党的十九大已经胜利闭幕一个多月了。一个多月来,我在投身于学校教学管理事务的同时,在市委教育工委和学校党总支的领导组织下以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的方式认真地学习了十九大报告,深刻地领会了十九大报告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特别是对报告中有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论断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章节进行了深入地学习,查阅相关资料,观看专家视频讲座,还自己撰写文章,在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上作为主讲人为中心组成员作专题解读。以下是我学习十九大精神的感悟。

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新时代,凝结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奋斗,清晰标示出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新时代,最鲜明的历史坐标,就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最重大的历史性变化,就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不准确、不到位会极大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损害社会发展进步。之前提出的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建立在当时社会生产力相当落后的大背景下。这一主要矛盾判断是科学准确、积极有为的。

经过6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社会已经告别贫困、跨越温饱,“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也就是说,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态并没有根本改变。这种不平衡不充分不仅表现在落后地区、农村发展不充分,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农村与城市发展不平衡;
而且表现在东部发达地区包括一些大城市依然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如高质量的医疗、教育还是稀缺资源,高等级的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刚刚起步,有的城市还存在不少“城中村”。因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在众多不平衡不充分的领域中,教育领域里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高质量教育的供给问题等短板不容忽视,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成为了百姓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提升的重要障碍。十九大报告中对于教育有了更进一步地精辟论述:“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要求我们党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新期待。这不仅包括既有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些客观“硬需求”,更包括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及尊严、权利、当家作主等等更具主观色彩的“软需求”。原来的“硬需求”并没有消失,呈现出升级态势,新生的“软需求”则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从精神文化到政治生活、从现实社会地位到心理预期、价值认同等方面,对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甚至对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都提出相应要求。这要求我们党必须付出更为艰巨的努力,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好地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作为一名党的干部,更作为一名普通高中学校的校长,面对日新月异的教育改革形势,我自知肩上的担子很重。如何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效益,特别是如何更有效地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不断满足社会对教育的新期待,是我一直以来思考和实践的核心问题。十九大的召开,十九大报告的出台,特别是我通过认真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实质,感觉对于上述问题有了更加明晰的方向和更加具体的方法。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工夫,这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到将十九大精神渗透到日常教学管理和改革中的必要性和现实性,我将带领和号召全体教职员工,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出台新举措,着力解决教育新矛盾,做出立德树人新业绩,谱写教育事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