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高中历史,专题一,教案,必修3.doc

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专题一 [课标内容]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学习要求] 第一课 百家争鸣 基本 要求 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感受诸子百家为人类思想宝库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体会人类优秀思想传承对人类文明演进的价值。

发展 要求 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说明 “李悝变法”“商鞅变法”“墨家对认识论和逻辑学的贡献”等知识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二课 儒学的兴起 基本 要求 知道董仲舒的主要观点;
知道汉武帝“罢黜百家”和创建太学等措施,理解其目的和影响。

体会汉代儒学“大一统”的精神价值,加深对国家统一观念的认同。

说明 “东汉太学生议政运动”等知识点和“‘焚书坑儒’批判”、“科举制的文化影响”二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三课 宋明理学 基本 要求 知道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知道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主要观点。

感受理学中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的精神价值。

发展 要求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说明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一目和“周敦颐与张载的思想主张及贡献”等知识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四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基本 要求 知道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明清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与影响,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发展 要求 认识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主张的思想价值。

说明 “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会考标准] 知 识 条 目 考试要 合格 优秀 ▲1.百家争鸣 ①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②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a b b c ▲2.儒学的兴起 ①罢黜百家,倡导儒学 ②太学的创建 a a b b ▲3.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a b ▲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①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②顾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代表作 ③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张 a a a c b b 第一课 百家争鸣 知识与能力 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学生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教学难点百家争鸣与儒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补充百家争鸣的有关知识 1、“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几乎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此时的“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 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
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
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
“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局面,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明确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

理解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间辩证关系 3、“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重要基础。此后中国两千多年的思想文化,大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中找到源头。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 1、创立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礼”的学说 2、继承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荀子,对“礼”深入讨论 3、重创秦朝,“焚书坑儒” 4、正统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5、融合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 6、理学宋明时期,儒学在迎接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时期,逐渐吸纳其思想,形成了以“理”和“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

7、批判继承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 1生平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或孔夫子是对他的尊称。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夏历二月十八日,享年73岁。孔子3岁丧父,17岁丧母,生活十分惨淡。然而,孔子自小就勤奋好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孔子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政绩十分显著,五十多岁时担任司寇,成为政府高官,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后在55岁左右仕途失意,官闲居家。之后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其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遇,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最终未能实现。于是,孔子开始专心从事文化教育活动,为改造社会培养人才,并在教育上获得了巨大成功。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教师可引导学生看孔子和他的弟子在一起一图。孔子晚年对诗礼书易乐春秋进行了整理,是为“六经”,即儒家的经典,对发展儒家文化、繁荣学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思想 社会政治思想“仁”和“礼”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礼有两个含义礼仪和社会规范。

哲学思想注重政治与人事,敬鬼神而远之,“未知生,焉知死” 对文化教育的贡献 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范围(孔子弟子三千,成就突出者72人)。

整理文化典籍,保存了古代文献诗、书、礼、易、春秋乐(已佚失),即五经。

2、孟子 1生平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正宗。一生以教书为主,也曾游说于各诸侯国。晚年著书立说,他的言论被整理成孟子一书。

2思想 仁政反对苛政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孟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就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
反之,如果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省刑罚、薄税敛”;

民本提出“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伦理观主张“性本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3、荀子 1生平 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

2思想 政治主张“仁义”和“王道”,重“礼”,“君舟民水”荀子主张礼法并举,认为“礼”是制定法律的根据,“法”是为了维护“礼”而制订的。“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以善至者待之以礼,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唯物思想“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大天而思之,孰与物蓄而制之” 伦理观主张“性本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孔子 孟子 荀子 同 仁的思想 仁 仁政 仁义 政治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异 人性论 性相近 性善论 性恶论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早期儒家思想有何特点 形成从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提出学说,经孟子、荀子的总结、改造与发展,儒家思想体系更加完备。

特点儒家思想较为完整,但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
没有严密的理论,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思想方面的治国原则;
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而遭冷遇。

二、老庄之学 1、老子 1生平 老聃简称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阳,汉族,楚国苦县(今河南周口鹿邑县)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
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从汉代起,历代帝王就开始到河南鹿邑去祭拜老子。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2思想 宇宙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朴素辩证法观点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政治思想“无为而治”“不上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圣人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淮南子原道训“无为为之而合于道”。

道家的“无为”,是清静自守之义,是道家以“道” 修身所要达到的“合于道” 的理想境界。能达到这种理想境界便无所不能为(无为而不无为)。→理想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