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将军 [“布衣将军”缘何震怒]

  读皮定均将军传记已有时日了,但这位“布衣将军”的一桩轶事记忆犹新——   上世纪60年代初,时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的皮定均将军到甘肃张掖视察地形时,见一10余岁女孩衣不蔽体,便问地委书记:“何不着衣?”曰:“此乃傻女。”将军下车走进某山民家,屋内有几名妇女盘腿坐炕上,无一起迎,原来她们都未穿裤子。将军怒问地委书记:“你们这里的女人都没有裤子穿?”答:“这里的老百姓就是这个生活习惯。”将军顿时震怒:“你家的女人有没有这个生活习惯?”地委书记无言以对。
  “布衣将军”皮定均缘何震怒?
  首先是因为地委书记说了假话,报了虚情。10岁女孩衣不蔽体,不是“傻”,而是“穷”;未穿裤子的妇女不是“生活习惯”,而是“生活窘迫”。衣食住行乃是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孰“习惯”不穿裤子地生活?那位地委书记连基本常识都不讲,说得上是典型的“闭着眼睛说瞎话”!“布衣将军”的一番诘问和震怒自在情理之中。其实,在那个粮食普遍“放卫星”的年代,说假话、报虚情颇为盛行,能像“布衣将军”那样头脑清醒、敢说真话确乎难能可贵矣!现在反观那个年代,说假话、报虚情,上下相蒙,正是当时国运不济、民不聊生的症结所在。
  直面群众的疾苦,是心悬情系,想尽一切办法解决,还是漠不关心,尽找一些藉口敷衍?那位地委书记显然是取后者,因此引发“布衣将军”的震怒。即使在封建社会,也有关注民众疾苦且尽力解决之的清官。据《续资治通鉴》记载:明朝的理学家、教育家、军事家王守仁任两广总督时,为了“联系”民众进而解决民众困难,出巡时将“肃静”、“回避”两块木牌,换成了“求通民情”、“愿闻己过”八个字。那位高高在上的地委书记,脱离群众,对群众疾苦视而不见,麻木不仁,还振振有词地以“生活习惯”来支吾搪塞,简直连封建社会的清官都不如,还顶着“共产党员”的招牌,难道不感到汗颜么?
  “布衣将军”皮定均有一句口头禅:“共产党的干部要像敬重父母那样敬重百姓”。无怪乎,他会对那位藐视百姓、轻辱百姓的地委书记震怒。“敬重百姓”是联系群众的根本动因,而“敬重百姓”的逻辑前提是“畏民”意识。也许是对孔夫子“君子三畏”之一“畏大人”的反拨,明朝人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明确提出:“小民亦不可不畏,畏小民则无豪横之习。”从两千多年前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到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的“天下为公”,再到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厚的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地演绎着一个永恒的要义,即:为政之要在畏民。“四面山峰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我们只有忧民之忧,乐民之乐,把“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当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时时、处处、事事以“人民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为工作风向标,恪尽职守,无私奉献,才能赢得民众的拥戴。领导干部有了“畏民”意识,自然就会摒弃“豪横之习”,对群众多一份敬重,多一份真情,多一份关爱,从而无愧于“人民公仆”的称谓。
  ——这正印证了古贤的一句醒世恒言:“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
  【宋正怀荐自《上海法治报》2013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