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涉外导游在跨文化旅游中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导游如何把握文化差异和伟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跨文化旅游。跨文化旅游(Intercultural Tourism)是指“负载着至少一种文化的旅游者,跨出国界,到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目的地从事旅游活动所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跨文化旅游活动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其与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密切关系。学者们认为:“跨文化交际指文化直觉和符号系统的不同足以改变交际事件中人们之间的交际。”换言之,“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跨文化旅游活动就是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一种形式。
  在跨文化旅游中担任导游翻译工作的人员称为“涉外导游”或“涉外翻译”。他们是从事接待来自海外的访问者、旅游者的人员,确切地说就是“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语)导游资格证书和导游证,受旅行社委派,按照接待计划,从事陪同海外旅游团(者)参观、游览等事务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包括导游翻译服务和旅行生活服务。因为他们在跨文化旅游活动中同时兼任了“导游”和“翻译”两种工作,所以他们是与游客接触最频繁、交流最多的人。他们与游客之间的交际是否有效直接决定了旅游文化的传播,他们的协调沟通能力直接影响着整个旅游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涉外导游必须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就是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与素质。“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交际能力与跨文化能力,交际能力又包含着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策略;跨文化能力包含敏感性、宽容性与灵活性。”因此,作为一名涉外导游,除具备较扎实的汉语语言功底、较高的外语水平,深厚的翻译理论基础知识和旅游专业知识,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外,还要充分认识到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因为“翻译显然不仅仅是一个语言转换的,更是一个文化传通、交谈和融会的过程。翻译同文化因素、背景知识和内在的价值观有很大的关联,并受他们的影响和制约。”在跨文化旅游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由于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社会历史发展状况不同,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不同,所以有着不同的民族心理特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不同的语言文化和价值观念。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就会导致交际失败,甚至会导致误会或冲突。由于文化差异,造成交际失败或误会的例子比比皆是,笔者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国民党军官携夫人去机场迎接来自美国的顾问。双方见面后,美国顾问出于礼貌说:“您的夫人真漂亮!”这位军官听后客套道:“哪里,哪里!”可是翻译却将这句中国人常用的客套话译成了“where,where!”,美国顾问听了感到莫名其妙。心想:“我只是礼节性地称赞了一下他的夫人,他居然问我她哪里漂亮。”于是他只好说:“从头到脚都漂亮。”显然,这样的误会是由于译者忽略文化差异而造成的。因此笔者认为,一名涉外导游翻译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非常重要,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的文化差异。
  
  一、言语行为之文化差异
  
  作为一名导游翻译,无论是在自己的行为中,还是在为服务对象的翻译沟通中,意识到来自不同社会的人使
  用的社会语言规则存在的差异是至关重要的。“各社会或群体在问候,道歉、感谢、祝贺、邀请、恭维等诸多言语行为方面都有其独特的规则可循,即使是类似的情景,相同的社会功能,所实施的言语行为的语句可能截然不同,所采用的方略也有天壤之别。”如:因社会结构、血缘关系,及文化取向等方面差异的存在,东西方在称呼类型、称呼方式的选择,及称呼语的功能方面截然不同。如:汉语称谓中,职务、职业、职称等均可被列为头衔,而英语中却不同。中国学生常用“Teacher Zhang, Teacher Wang”来称呼老师,这样的称呼在英语中是没有的。汉语中,在不知其姓名的情况下有“老大爷”、“大婶”、 “大姐”、 “师傅”等敬称,而英语中则敬称为 “Sir” 或“Madam”。又如:由于文化差异和制约言语行为的社会规范不同,人们之间打招呼时所涉及的话题也不同。美国人在问候之后可能会谈论天气、工作、居住条件等,并设法找出共同之处。日本人在开始谈话前,习惯互报姓名,工作单位,职业或谈一些关于个人身份的情况。中国人相互见面时会谈及到婚姻、经济状况等,中国人的这些话题有时会构成对西方人隐私的威胁。另外,中国人非常注重“谦虚”和“礼貌”,在受到别人邀请吃饭时习惯说:“不”,即使是愿意接受,也是在反复邀请后才可接受。而对美国人来说这是明显的拒绝邀请的表示。可见,了解言语行为之文化差异,对一个跨文化导游翻译来说,比掌握外语本身更为重要。“一个语法错误,一个语音错误,一个词汇错误,不会使我们触怒对方,别人会以为这些错误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语言使用规则一旦出错――一个不合适的问题,一个迟迟出口的‘道歉’,一个不及时的‘恭维’或‘祝贺’,一个对‘恭维语’或‘问候语’的不恰当的反应,将会被当成没有修养的表现,被当成对人格的有意冒犯或侮辱。”
  
  二、礼貌原则之文化差异
  
  礼貌是各社会各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人们都讲究礼貌。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来自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都有其独特的原则和准则。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各自按自己的礼貌原则行事,势必会产生误解。
  在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的中国,“礼”的精神始终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学者们认为,中国社会中人际交往的礼貌原则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差别。无论是“礼貌”的内涵,礼貌准则的侧重或选择,礼貌在言语行为方面的分布,还是礼貌与人际间的社会地位的关系,涉及的话题等。如:以谦虚为美德的中国人在与人交往时往往“卑己尊人”:在赠送礼品时会贬低所赠之物,在设宴招待别人时会很谦虚地贬低所备饭菜,在公开讲话的开场白的措词方面,许多中国人包括领导人,都要谦虚一番,说“我没什么更多的可讲”或“我在这方面懂得不多,随便讲几句,浪费大家时间啦!”等等,从而达到“卑己尊人”的目的,而这些在中国人眼里非常礼貌的言语,常常让西方人感到莫名其妙,不可理解。他们会想“既然没什么好讲的,又浪费大家的时间,那为什么还要讲?”又如:在宴请客人时,中国人的好客和热情表现在不断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甚至频频为客人夹菜。这种款待方式却不为西方人所接受,在他们眼里,吃多少或吃什么应该由客人自己来决定。另外,中国人招待客人,菜肴准备得越丰盛越礼貌,对餐桌上的浪费不以为然。作为客人,则是吃得越多越礼貌。但西方人从不在餐桌上浪费,他们会将自己盘中的食物吃得干干净净。而且,对西方人来说,吃得过多、过饱是一种没有教养的行为。跨文化旅游中会常常涉及到用餐,赠送礼品等事宜,导游对这些方面的文化差异一定要有很高的敏感性。
  
  三、非语言交际之文化差异
  
  非语言交际指的是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非语言交际包括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际能力固然重要。但只注意语言交际,忽略非语言交际,是一种不完全的交际。“绝大多数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在交际中,脱离非语言的配合的孤立的语言行为往往难以达到有限的交际目的。非语言交际也有强烈的文化特征,忽视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也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涉外导游在其服务过程中在非语言交际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文化不同,非语言交际的手段也不同。例如:表示不知道、为难、不赞成或无可奈何等含义时,中国人会摇头或摆手,许多西方人则喜欢耸肩。其次,相同的非语言交际行为,表达的含义不同。例如:英语国家的“OK”手势,因文化不同,这个手势的含义也不同。中国人用此手势表示“零”;法国人表示“零”或“无”;日本人表示的是“钱”;在巴西和希腊等国则是一种污秽动作。再次,有些动作在一种文化中只表示一种含义,在别的文化中却可能表示多种不同的含义。例如:两人挽着胳膊或勾肩搭背的动作在英语国家只存在于夫妻、恋人或青年异性朋友之间,多与恋情或性有关;在中国则可以表示男女之间的恋情,同性之间亲密的友情,晚辈与长辈、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亲密之情、关心或尊敬等。另外,还有许多姿势、动作只存在于某一种或某些文化中,在其他文化中却不存在。如:中国人在面对长辈、上级或老师时,坐、站、走等体姿要求端庄以示尊敬。而英语国家的人对体姿就没有如此严格的要求。在中国的课堂上,学生被要求坐得端端正正,而在英语国家,学生的坐姿就比较随便,大学生甚至可以将脚放在前面的椅子上。可见,非语言行为的含义丰富而微妙,其文化差异更是错综复杂。所以,涉外导游在工作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四、传统风俗习惯之差异
  
  生活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风俗习惯千差万别。在一种文化中被视为吉祥的事物,在另一种文化中或许就是不祥之物。作为一名涉外导游,如果不了解游客来源国的风俗习惯和禁忌,完全按照自己的风俗习惯去对待外国客人,就有可能产生沟通障碍,甚至导致误解。如:在跨文化旅游中,赠送礼品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在选择礼品时必须要考虑交往对象的习俗或禁忌。笔者曾听到这样一件事情:杭州一家旅行社接待一个意大利旅游团,导游翻译带领客人参观丝绸厂后,就代表旅行社赠给每位客人一份纪念品――一块绣有菊花图案和旅行社社徽的真丝手帕。而客人们看到礼品时不是欣喜,而是一片哗然,有人甚至表现出非常的气愤和伤感。原来,在意大利人看来,手帕是亲人离别擦眼泪的不祥之物,是不能作为礼物相送的。另外,他们还忌讳菊花,因为菊花是他们祭坟扫墓时才用的花。可想而知,这位导游翻译对他们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另外,在旅游活动中,还要特别注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食物方面的禁忌,如:穆斯林国家的人忌讳吃猪肉,许多西方国家的人不吃动物内脏等。
  总之,一名导游翻译只有在熟悉掌握本土历史、文化、习俗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客源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社会习俗等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加强不同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对比研究,通过大量的工作实践,掌握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工作中不断提高对不同文化之间差异的敏感性,理解、尊重、宽容异质文化,才能知己知彼,求同存异,更好地弘扬和宣传本土文化,在跨文化旅游活动中真正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
  
  参考文献:
  [1]田穗文,龙小明.旅游发展中的跨文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7).
   [2]Larry A. Samovar, Richard E. Porter, Lisa A. Stefani.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沈祖祥. 旅游与中国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4]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袁长青,谢秀兰. 融会与浸染: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8(6).
  [6]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篇[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7]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者简介:沈秀丽,青海行政学院,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