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元月调考试题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元月调考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的大学者,他的人间词话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极有价值的著作。人间词话虽是词论,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逸出词的范围,而具有普遍性的诗歌美学意义。尤其是王氏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境界”说,更是中国古典诗学中意境思想之集大成者。王国维吸收、学习了德国西方的哲学、美学思想,尤其是深受叔本华和尼采哲学思想的影响,并把它与中国古典诗学传统结合起来,使之中国化,“境界”说便是这样的产物。

“境界”(也可称之为“意境”)是在内心和外物相契合的基础上,诗人以敏锐的艺术感觉捕捉,并用富有表现力的文学语言描绘出来的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自然、人生画面。它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理想和现实的统一。“境界”(意境)作为一个诗学范畴,并非从叔本华美学中来的,也并非王国维的首创,而是中国古代文学鉴赏与批评中早已有之的。在诗学范围中,金圣叹批评杜诗,偶尔用过这个概念。叶燮和刘熙载也都在其诗学论著中使用过它,但都较为零散,且并未进行系统的理论阐释。王国维之所以堪称“境界”说的“集大成者”,在于他将“境界”从诗的功能论上升到诗的本体论,同时又予以系统的理论构建。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开篇即称“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不惟是词,这也是王国维对诗的根本看法。他认为自己“拈出”的“境界”,比严羽的“兴趣”和王士祯的“神韵”更能说明诗的本体。

“境界”并非仅指景物画面,同时也指诗人的“真感情”。在“境界”说中,王国维反复论述了“心中之境界”,使诗歌创作鉴赏不只停留在状物写景。他说“境界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特地指出了“境界”也包括“真感情”这个方面的内涵。

何者为“有境界”何者为“无境界”在王氏诗学中,“不隔”与“隔”是关键的分野。在他看来,诗词“不隔”,方可称为“有境界”。王国维说“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称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两句,妙处唯在不隔。”在王氏看来,自然天成者“不隔”,而镂金错采者为“隔”。“不隔”的作品,还应是“语语都在目前”,意象鲜明生动。所谓“有境界”的诗词佳作,便应是“不隔”的。

王国维的诗学,当然还有很丰富的内容。但最突出的便是“境界”说,这里只阐释了其中最主要的内涵,大致可以看出其在中国诗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近代美学性质了。

(摘编自汪涌豪、骆玉明中国诗学第一卷) 1. 下列对“境界”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境界”是产生于诗人内心和外物相契合基础上的,带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自然、人 生画面,它是诗人主观理想和客观现实的和谐统一。

B.“境界”这一概念,并不是王国维首创的,也不来源于西方哲学,而是来源于中国古 代文学鉴赏与批评中,只是历史上的论著使用得比较零散。

C. 王国维提出的“境界”说,是其吸收借鉴了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思想,并使之与 中国本土古典诗学传统结合后的产物。

D.“境界”不仅是词范畴的理论,也是诗范畴的理论。有无“境界”是王国维评判一首诗词品格高低的标准。

2.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王国维对意境思想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将历史上散见的“境界”理论加以系统的整 理建构,并使之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

B.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尤其是他提出的“境 界”说,可以称为中国古典诗学理论的集大成者。

C.王国维认为诗词创作与鉴赏不能仅仅停留在状物写景上,还应写出诗人“心中之境界”,要在自然景物中融入诗人的喜怒哀乐。

D.王国维认为诗词“不隔”不仅指诗人创作自然天成,不会刻意雕琢文词,还指创造的意象要鲜明生动、宛在眼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王国维的诗词理论中,倘若诗词“隔”便不会产生“有境界”的佳作,而只要做到 “不隔”诗词便能自然天成,进而成为“有境界”的佳作。

B.之所以说王国维是中国近代的大学者,是因为他在对中国古代诗学文化整理加工的基 础上,大胆地吸收了西方哲学和美学思想,提出了系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诗学理论。

C.在王国维心中,苏轼、陶渊明、谢灵运的诗词大多“不隔”,且“有境界”,所以其品 格普遍要比颜延之、黄庭坚的来得高些。

D.除了系统地阐释了“境界”说,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诗学价值还有很多内容,由 此可以看出王国维在中国诗学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其诗学理论的影响十分巨大。

二、古诗文阅读(33分) (一)、文言文阅读(16分)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
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
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
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
执枹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桓公曰“若何”鲍子对曰“请诸鲁。”桓公曰“施伯,鲁君之谋臣也,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鲍子对曰“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

庄公以问施伯,施伯对曰“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令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矣。”庄公曰“若何”施伯对曰“杀而以其尸授之”庄公将杀管仲,齐使者请曰“寡君欲亲以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请生之。”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国语管仲对桓公以霸术,有改动) 4.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 B.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 C.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 D.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 5.下列对文段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齐桓公回国坐稳君位后,随即任命鲍叔牙为太宰辅佐自己。鲍叔牙却历数自己的不足加以推辞,同时极力举荐管仲。

B.鲍叔牙举荐管仲的过程中,历数管仲在得民心、理国家、讲忠信、制礼法和治军队等五方面的才能,桓公未被说服。

C.齐桓公对管仲辅助公子纠且曾用箭射杀自己一事耿耿于怀,鲍叔牙以各为其主的理由,成功说服了齐桓公捐弃前嫌。

D.施伯一眼便看穿齐桓公想把管仲带回国的真正目的,认为这将更会严重威胁到鲁国,因而他一再坚持就地处死管仲。

6.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5分) (2)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琅玡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 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 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1、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玡溪在滁州琅玡山。2、槎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7. 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8.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句1分,共6分。) (1)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2)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举出了两种不同生活方式一是“静者”,或取诸怀抱, ;
二是“躁者”,或因寄所托, 。

(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小丑的眼泪 约马-齐默尔(奥地利) 圣诞夜的前一天上演的马戏开演了。这对孩子们来说是最引人入胜的。他们满心喜悦地坐在巨大的帐篷里。当黑色的矮马跳舞时,他们欣喜若狂;
当雄狮怒吼时,他们毛骨悚然;
当穿着白色紧身衣的漂亮女郎在半空中荡秋千时,他们惊恐得大叫。

啊,小丑出场了 他刚在跑马道上跌跌绊绊地出现,孩子们就欢快地扯开他们的嗓门尖叫起来。孩子们大笑着,帐篷在他们的笑声中颤抖。他们笑得那么厉害,以至眼泪蒙住了视线。这个小丑可真了不起他的滑稽表演是那样扣人心弦。

这个小丑根本不说话。他用不着说话就妙趣横生。他在孩子们面前表演他们想看的哑剧。他一会儿装小猪,一会儿装鳄鱼,一会儿装跳舞的熊。装兔子的时候,他简直滑稽透了。

突然,这个年迈的小丑紧张起来。他发现一个头上扎着红蝴蝶结的小姑娘。小姑娘和她的父母坐在跑马道的第一排。她是一个长着聪明俊秀的面庞的漂亮姑娘。坐在她身旁的父亲在笑,母亲也在笑,只有这个扎着红蝴蝶结的小姑娘不笑。只有她一人不笑。

于是他又专为这个坐在第一排的小姑娘卖力地表演起来。

年迈的小丑从来没有表演得如此精彩

然而,无济于事。那姑娘仍然毫无笑意。她瞪着滚圆而呆滞的眼睛看着小丑,连嘴角都没有动一下。年迈的小丑正突然感到一阵不知所措的悲戚和束手无策的恐惧。他真想中断表演。他觉得,如果坐在第一排的那个小姑娘还是那样瞪着他,他就无法再继续表演了。

于是他走到小姑娘面前,有礼貌地问“告诉我,你不喜欢我的表演吗” 小姑娘友好地回答“不,我很喜欢。” “那么,”小丑问,“你为什么不笑呢” “请您原谅,”她回答,“因为我看不见你。我是瞎子。” 当时,整个帐篷里就像死一般的寂静。

母亲解释道“爱丽卡从来没有看过马戏我们给她讲了不少关于马戏表演的情况。所 以这一次她无论如何要来。她想知道马戏究竟是怎么回事” 小丑郑重地问“爱丽卡,你现在知道马戏是怎么回事了吗” “是的,”爱丽卡高兴地回答,“我当然已经都知道了。爸爸和妈妈给我解释了这里的一切。我听到了狮子的怒吼和小马的嘶鸣。只有一件事还不清楚。” “为什么大家对你发笑” “那么好吧。如果你的父母方便的话,明天下午我到你家里去。” “到我家里”爱丽卡激动地问。

“是的。我将表演给你看,同意吗” 当夜大雪纷飞,第二天仍然下个不停。他准时到达。她握着他的手,激动地结结巴巴地说“真真真太好了。您真的来了” “当然,我答应过的。”小丑说。他牵着爱丽卡的手,把爱丽卡安顿在圣诞树前的沙发上,自己在她的面前跪下。

“那好,我们开始吧”小丑说,“但是请不要让手离开我。你要不停地摸着我,这样你才能知道我在干什么。” 于是年迈的小丑开始表演。他把在马戏团表演的全套节目从头做起。

“现在小熊开始跳舞。”当他模仿熊跳舞时,爱丽卡细嫩的小手抚摩着他,但是她的面容仍然呆滞不变。

虽然这是他毕生最困难的表演,但是小丑一点儿也不畏缩。他又开始学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