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有“小人”]中国为什么小人多

  据说“小人”概念在孔子之前就有人提出来了,但孔子肯定是小人理论的最大贡献者。小人理论凸显了中国文化的特色,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一个重大贡献。按照马克思的说法: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取决于满足需要的程度。长久以来,我们一直生活在需要小人并且产生小人的时代。小人理论满足了我们的需要。
  只要考察一下我们运用“小人”概念的场景,就会知道,小人是多么重要。是的,每当我们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我们肯定会在第一时间想到小人,并找到那些设置障碍、背后捅刀子的人;而这些“小人”总会恰如其时地出现在我们栽跟头的现场,为我们推卸责任提供方便。自从孔子为我们设置了“小人”,把愤怒的烈火燃烧到小人头上早已成了我们的生活习惯。或许事实上我们的失败并不是因为某个小人,但我们需要纠缠于责任的追究并且把账记到小人的头上,让他成为替罪羊。我们绝不会像某些外国人那样着力检讨自己,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什么的,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跟自己过不去。
  把责任推出去的同时,也就掩饰、掩盖了我们的无能。既然造成失败的是小人,我们当然就不但不应当受到追究,而只能是应该受到保护的受害者。绝不是因为我们无能,而是小人太狡猾了。我们自己总是对的、有能力的,也可以说永远正确,但似乎每个时代都是小人当道,小人总是更强。最令人痛心的是,我们社会的强势者还总是亲近小人,和小人结合在一起来对付我们,我们能不失败吗?于是,我们君子总是历史上的悲剧英雄,悲情的渲染让失败的我们总能够得到更多的同情和谅解,而同情和谅解,正是我们所最需要的。
  虽然遇事就追查小人可能不利于我们认识自我,还很可能导致丧失自我,但小人的存在证明了我们君子的身份和地位,证明了我们在道德上的优越。正如鲁迅曾经指出的那样,“骂别人不革命,便是革命者,则自己不做事,而骂别人的事做得不好,自然便是更做事者”。只要我们指某些人为“小人”的话一出口,我们就和小人划清了界限,而自动进入“君子”的行列。虽然我们的失败是因为小人比我们强,但他们强是因为他们低劣,而我们弱恰恰是因为我们高贵。孔子曾经反复强调这一点:“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善于团结而不是结党营私,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同志);“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注重品德修养,小人注重物质利益;君子遵纪守法,小人见钱眼开)……孔子好像不太懂“一分为二”,从未提及小人有任何优点,但实际上没办法,坏事都是小人干的,他们就是道德败坏,他们就是一无是处。他们比我们强也没有用。
  我们君子有问题的时候,肯定是小人造成的;我们在能力上打不过小人时,就整他的品德问题,说他人品不好,他自然就倒下了。这就是“小人”理论的妙用所在。我们致力于建设一个由我们君子掌控话语权、解释权的道德社会,以便于我们找别人的碴儿,以便于失败时冠冕堂皇地撤退。并且,把小人责骂完了之后我们还要标榜一下自己――“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注重自身修养,小人对别人苛刻挑剔),虽然“小人”理论本身就是一个“求诸人”的理论而已。
  “小人”理论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解释框架,为我们回避问题的根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支撑我们度过生活困境的精神支柱,是引导我们走出失败阴影的精神通道,是我们毫无愧色地面对失败、调节我们心理平衡的砝码。我们不需要像傻乎乎的老外那样动不动搞什么忏悔,以此来求得内心的平静。
  为了鼓励我们更好地运用“小人”理论,孔子还告诉我们:“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我们君子因为把责任推卸给了小人而总能够快快乐乐的,而小人他没办法,只好每天愁眉苦脸的。虽然因为每天抱怨小人弄得我们颇有一些像祥林嫂,对小人的怨恨使我们内心阴暗,折腾、折磨他人使我们身心疲惫而无法安宁,似乎真正“长戚戚”的反倒是我们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