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奉“人性”的小庙] 农村小庙供奉什么

  摘 要:沈从文先生小说<边城)历经七十年依然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蕴含的优荚的文字,故乡的情思,朴素的情感,恬淡的风景至今任然深深地吸引着读者们。本文试就小说申的文宇、情感、湘西风情等几个方面对其剖析,以展示沈从文先生透过(边城)向读者们呈现出的一幅具有浓郁湘西民族风情的水墨画卷。
  关键词:《边城):水墨画:湘西风情:人性
  
  边城)是沈从文最具影响的代表作,创作于一九三三年秋到一九三四年春。这部作品先后被翻译为多种外语流传世界,曾有’震动中外文坛”之誉。(边城)的故事梗概是:在湘西山城茶峒,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兄弟同时爱上了老船夫的外孙女翠翠,翠翠虽然对二人都有好感,内心却深爱着傩送。天保因为自己的爱得不到理会,在痛苦烦闷中坐水船外出不幸遇难。哀伤悲痛的傩送一时无心耽恋爱情,又与家里为婚事发生摩擦,随后也随船出走下桃源,不知归期。在一个暴风雨之夜,经不起打击的老船夫溘然长逝,留下孤独的翠翠,怀着对祖父伤悼和对情人思念的双重感情继续守着渡口,而傩送却不知何时归来,也许明天,也许永远都不回来,
  通过(边城)故事和人物,我们不难看出入性作为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在沈从文笔下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也是他创作的起点和归宿。正如他自己所说的: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小说(边城)独特的艺术风格首先体现在它水墨画式的语言上。无论是表现故乡美景,或描述恋人之情,祖孙之情,作者都是用最简单的文字恰到好处地寥寥几笔勾勒出自然恬淡,山高水清的湘西美景。以景寄情,在这种自然恬淡,风景优美的环境中作者描述了主人公翠翠和老船夫深厚纯朴的祖孙之情以及翠翠和傩送那种欲说还羞的少年情怀。试举一两例:
  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做成。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蒿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进明,河水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雨后放晴的天气, 日头炙到背上肩上已有了点儿力量。溪边芦苇水杨柳,菜固里莱蔬,莫不繁荣滋茂,带着一分野性的生气。草丛里绿色蚂蚱各处飞着,翅膀搏动空气时意惠柞声。枝头斯蝉声音渐渐洪大。两山深翠逼人,有黄鸟与竹雀杜鹃呜叫。
  作者通过湘西典型景物的描写来烘托小说中人物发展的自然环境。在景色描写中惜字如金,寥寥几笔勾勒出小溪之清澈,万物之生气。为主人公翠翠的人物性格的描写做了铺垫,以景寄情,情景交融,可谓神来之笔。
  女主人公翠翠是一个十五岁的山村姑娘。美丽、天真、明慧、善良、柔和、而又有点胆小,带着几分野气。沈从文先生对她的描述也是独具风格: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人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心机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小小一段文字,笔疏意丰,如画家速写一样简洁生动地描绘出了一个清纯可爱的湘西少女形象。傩送则勤快、大方、勇敢、英俊、强健,正如小说中所描写的那样:两个年青人皆结实如小公牛,能驾船,能泅水,能走长路。凡从小乡城里出身的年青人所能做的事,他们无一不作,作去无一不精。……(傩送)不爱说话,眉眼却秀拔出群,一望即知为人聪明而又富于感情。。
  翠翠和傩送的爱情是边城人爱与美的化身,作品正是以此来歌颂边城百姓的人性美的。翠翠对傩送的爱,虽有一个由下意识的朦胧感受到明确的体验的发展过程,但在事件的全部发展过程中,她始终信守着自己梦魂牵绕的最初选择,没有因为人事出现的周折而改变初衷,她对傩送的爱是忠诚的,坚贞的。翠翠拒绝了天保的托媒提亲,感情始终倾注在傩送身上,即使在天保因情场失意驾船外出溺死于茨滩,爷爷掉头来为翠翠与傩送的婚姻撮合,因眼看事情无法成功而死于暴风雨之夜,爱人傩送也因误会一气之下驾船外出,但翠翠仍然不改初衷,她从杨马兵口中明白这一切误会的经过和前因后果之后“哭了一个晚上”,最后独守渡船等待着未有归期的爱人傩送的归来,翠翠这一少女,正是沈从文向往的优美人性的化身,青山绿水和古朴的环境,造就了翠翠清澈透明的性格,她美丽、热情、纯真,心怀美好的懂憬和期待,依循古老的原法则、传统的方式生活着,作者通过这一形象,讴歌一种淳厚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生态度。
  (边城)是沈从文起初所建造的“人性的小庙”,然而在最后,这“人性的小庙”似乎并没有建立起来。事实上是老船夫死去,白塔倒掉。他将翠翠安置在自己流泪的地方,试图用她的等候,,用自己的力量,为所谓人生,解释得比任何人皆庄严些与透人些”。沈从文把人生悲剧的“无知之因”。确实展示得极为充分。这一点他超越了鲁迅在(阿。正传)里所达到的高度一一鲁迅在痛恨阿0的同时把自己视为答案,而沈从文因为没有找到答案而热泪长流。借着翠翠所寄托的眼泪与盼望,沈从文的盼望是安静的,甚至是绝望的等侯。但翠翠并没有走母亲的路,尽管她从未逃离母亲命运的阴影中。这是关于宿命的宿命,它的答案只能是眼泪。
  (边城)是对人生及其悲剧背后那种神秘力量的寻找和追问。沈从文先生自己可能也缺乏这种自我阐释的能力一一他给妻子的信谈得不仅是孤独和感动,更展示出一种无力澄清内在焦虑的绝望。他意识到爱是一种超验的感情,人生悲剧有人所不能认识的根源和释放的可能性,但他不知道那种力量的名字,那种可能性究竟是什么。不过作为出色的作家,沈从文用自己的文字把这种人生的思索和无奈呈现给了读者,大多数读者读过边城都会感受到作家的文字之美以及苍凉的情境,却无法将这种感受形象化一一沈从文带领我们走进“未知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