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职工文化建设的思考] 有关东莞文化发展与城市精神的思考

  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城市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越来越好,职工队伍日益壮大。但是由于企业改制后,所有制形式发生了变化,部分企业包括一些新建企业忽视了职工文化阵地建设,原国有、集体企业中的文化设施或废置,或被挪作他用,职工文化阵地被严重削弱。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落实《工会法》有关精神,必须加强城市职工文化建设,进一步活跃和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一、加强职工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占领企业文化阵地
  
  职工文化活动通过寓教于乐、情理交融、易于接受、善于接受的方式,能够对职工有效地灌输企业精神和企业作风,并在活动中加以弘扬和深化。文化活动是施展聪明才智、追求完美人生的舞台之一,参加文化活动是职工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在文化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意识和自信自强的精神,表现在工作、生产上则转化为“团结、奋进、创新、超越”的企业精神。争创一流,充分体现职工在文化活动和生产工作中的追求、志向和决心,是企业创造者、建设者用心血和汗水凝聚而成的精神之花。企业要在一切工作中全面创优,时时处处追求完美,不满足于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和一时一事的探索。文化活动作为一种载体,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建立良好的企业作风具有积极的意义。
  企业文化建设是对企业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增强集体主义观念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企业的凝聚力则来源于对职工的关爱,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是以人为本,一切以人为出发点。企业如何尊重、关心、爱护、培养人才,事事处处体现企业对人才的重用,增强职工对企业的感情,树立起“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忧患意识,以及形成“企业有困难,职工来担负,职工有困难,企业来解决”的良好氛围,从而激发职工为企业发展而努力拼搏的积极性。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应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必须适度加大对企业文化阵地和设施建设的投入。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宣传阵地及设施建设的投入。如订阅报刊书籍,办好宣传栏、黑板报、墙报,有条件的还应创办职工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棋牌室、乒乓室、卡啦OK室、电脑室、健身室等,名称可以叫“工人俱乐部”或“职工之家”。也可以建立职工业余文艺团队,如合唱团、舞蹈队等,以进一步丰富职工文化娱乐生活。要进一步满足广大职工身心健康的需要,促进企业的文化建设。比如建立职工健身中心,配置各种健身器材,如跑步机、训练器、健身车、乒乓桌、椭圆机、按摩椅、仰卧板、哑铃、电脑等设施,满足了不同层次职工的需求。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职工文化活动是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自娱自乐、自我消遣,向增进交流、陶冶情操、丰富生活、凝聚人心的方向发展,成为社会沟通、人际交流、烘托企业形象、培养企业明星的桥梁和手段。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规范化运作的重要方面。职工文化活动中,职工的业余爱好得到了表现的机会,为职工艺术才华的充分展现提供了舞台。职工自我表现的欲望得到满足的同时,也为企业夺得了荣誉,企业的凝聚力在这里升华。
  职工文化活动有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和职工自豪感,从而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在社会上树立了企业良好的形象。从文化活动的角度反映本企业的实力,代表企业形象的高水平的对外交流,既能使人们观赏到竞争性强、赏心悦目的文艺演出、书画笔会、各种展览、比赛等,又能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展现企业精神和职工风貌,增强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提高企业内部职工自豪感和自信心。这样的形象展示,拉进了企业与市场的距离,比广告更直观、更可信,其公关效果和宣传效应事半功倍,实现了企业文化建设中所追求和塑造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知名度的目标。它还成为沟通企业与市场联系的桥梁,企业与市场的媒介。同时,也使职工更为关注自己的企业,在竞争意识增强、高尚情操陶冶的大环境下,提高了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团结动员职工为实现企业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许多企业在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时,积极开展一系列“敬业爱岗”和“我为企业形象添光彩”等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大大增强了职工的奉献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总之,职工文化活动能够丰富职工精神生活,融合人际关系。职工队伍是社会性群体,每个人有合群的需要、承认的需要、理解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友爱的需要、相助的需要等等,工作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际关系的好坏。既有丰富内涵又有时代风采的大型系列文化活动,促进了职工素质的全面提高,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使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得以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铁栋.企业文化漫谈.现代企业教育.2008(1)25-26。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工人文化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