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研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摘 要] 自从1850年到1950年这一百年时间里面,整个世界范围里粮食增产百分之五十都来自于化学肥料。在化肥紧缺的年代中,化肥施用量并不能够很好满足作物需要,只要施用化肥就会产生增产效应,不存在合理施用等问题。但是,伴随着当前化工业不断发展,化肥的产量不断增加,因为不合理施用化肥而导致的诸多问题都不断凸显出来,环境污染、土壤肥力下降、生态恶化以及土壤板结等,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必须要实施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本文中,笔者就对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进行研究。
  [关键词] 水稻 测土配方 施肥 技术 体系 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058-01
  伴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在人们不断提升自身生活水平的同时,对于粮食需求越来越大,河南省罗山县一直都是水稻的重要产地,在其水稻生产过程中会大量使用化肥,化肥使用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了水稻生产的产量,想要保证农民可以正确施用化肥,就必须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研究,测土配方施肥是一项事关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造福亿万农民的具有公益性的事业,伴随着当前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不断深入,一定会迎来将生态环境、品质以及产量作为目标的科学施肥新时代,进而造就河南省水稻生产的丰收,带动我国农业和经济不断发展。下面,笔者就研究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
  一、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的意义和内涵
  所谓的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是指将肥料田间试验以及土壤测试作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肥料效应以及土壤供肥性能,在有机肥合理施用的基础之上,提出中微量元素、氮磷钾的用量、适宜比例以及施用技术,这里所指的施用技术主要包括施用方法以及施用时间,以便能够将作物均匀吸收各种营养进行满足,达到钾磷氮三个要素之间平衡,无机养分和有机养分之间平衡,中微量元素和大量元素之间平衡,维持水稻土壤肥力的水平,减少环境以及养分流失的污染,达到高效、优质以及高产等目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使农业生产过程中应用化肥的正面作用实现最大化,与此同时,使得化肥对于我国农业生产负面效应实现最小化,更加是当前建立科学施肥体系最为核心的技术。依照我国相关技术规范,测土配方的施肥技术主要围绕着施肥指导、供肥、配肥、配方以及测土这五个主要环节来开展的十一项工作,这十一项工作主要包括技术研发、效果评价、耕地地力评价、数据库建设、宣传培训、示范推广、配肥加工、配方设计、田间试验、采样测试以及野外调查。
  二、水稻测土配方技术体系研究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施肥已经成为了最直接农业增产的措施,世界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在四十一个国家经过十八年的实验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化肥增产作用占到了整个农作物增产的百分之六十,最高达到了百分之六十七。建立起水稻测土配方技术体系必须要加快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不断改革,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服务以及推广进行完善,在现有的示范县这一基础之上,全面实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不断改革,完善乡、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功能。加强现有的农业技术人员自身培训的力度,加快农业技术人员知识的更新,提升农业技术人员服务的能力以及服务的水平。充分重视农业院校农业技术推广的人才培养,建立健全一套服务农村、扎根基层的人才培养机制,将人才梯队建设进行不断强化。将新的农民、企业以及政府合一机制引入到罗山县,要求做到各尽其能和各施其责,实施施、供、配以及测的一条龙服务。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实施个性化和常态化的服务,建立健全一套完善、有效的土壤肥力监控的常态机制,将测土配方施肥常态化实现,推进我国的BB肥生产从通用型转化成为营养套餐专用型,并且最终将个性化的服务实现。在现有的测土药剂、测土方法以及测土手段基础之上,注重研发土测新技术以及新品种,将土测方法完善,提升其土测精确度以及效率。注重对农民科技的培训工作,引导农民转变自身的施肥观念,使得合理施肥以及科学施肥深入到人心中,将被动变成为主动,转变农民施肥的观念,伴随着当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不断推广,农民正在转变“施肥越多越好”这样的盲目观念,农民对科学施肥技术进行学习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
  三、结语
  大量实验和研究以及推广应用的结果都已经证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一项具有很强可操作性、科技含量、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十分明显的实用性农业技术。本文中,笔者主要从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的意义和内涵以及水稻测土配方技术体系研究这两个方面对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进行了研究。
  参考文献
  [1] 彭靖茹;甘志勇;农耀京;;超声波提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连续测定土壤中有效铜铁锌锰[J];分析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2] 胡立冬;丁朝辉;郑和平;陈爱南;熊力夫;;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稻曲病发生程度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7期.
  [3] 李卫;周冀衡;赵松义;张一扬;李晓忠;杨虹琦;柳均;汤若云;;湖南烟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评价[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4] 冯顺洪;方洪江;傅树豪;赖志勇;陈翠珊;吴卓生;黄自强;;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初报[J];广东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5] 曾嵘;魏一鸣;范英;李之杰;;北京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与评价指标体系[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6] 杨志;陈静;陈华;佟颖;叶浩;;建设武昌环境友好型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