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_中国民族音乐教学方法探究

  我国民族音乐中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审美。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熟悉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然而在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和流行音乐的冲击中,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生态圈发生了强烈的变化,随之面临着生存的危机,使得中国民族音乐在目前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边缘化现象逐步凸显。课前调查显示91.7%的学生都喜欢流行音乐,而对于民族音乐,却不仅很少接触,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还带有排斥情绪。怎样才能让学生接纳、尊重、理解,并弘扬本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呢?
  一、多变中感知民族音乐风格
  “仔细听听民歌,它们是那些描述各民族特征最美的旋律和取之不尽的源泉。”每次读舒曼的这句话都会感动许久,可惜,学生无法了解名言的唯美之处。由于他们对民族音乐的陌生,所以无法从音乐中感受到祖祖辈辈繁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的生活,也无法领略到从古至今在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中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
  初中生对藏族和蒙古族并不陌生,但对它们的音乐文化知识却了解甚少。作为民族音乐第一课,发挥“首映效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很重要。恰巧,那次学校来了一位交流学习的藏族老师,于是邀请他走进课堂,为学生开启藏族音乐之门。旺杰老师的踢踏舞让学生称赞“绝不亚于大河之舞”;旺杰老师演唱的藏歌也纠正了学生“藏族民歌的演唱者都是女声”的片面理解;而旺杰老师对藏族民乐的博学更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民族音乐已深深融入他的生活。这节课,学生们感叹这位藏族地理老师身上竟流淌着如此浓郁的民族血液。
  诚然,不是每次都可以请到很内行的民族音乐嘉宾老师来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就算能请到,学生也未必总能保持这份好奇心。面对单一的重复,势必引发“审美疲劳”,产生厌倦心理。于是我在蒙古族音乐的教学中,通过重新整合教材,有了新的尝试。
  课前音乐《天边》,马头琴和大提琴深情的“对话”抓住了学生的心,他们静静地聆听,产生了第一个疑问:这首乐曲似乎是两种乐器演奏的,但音色很接近。学生突发的疑问表明:本节课得先从“乐器版块”走近蒙古族音乐。“请看大屏幕上三把乐器,听听播放的片段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在《嘎达梅林》音乐片段的聆听后,学生有了“争论”:“一定是马头琴”;“不像,有点像二胡”;“肯定不是二胡,可能是大提琴”……教室里像开了锅,场面热烈。“孰是孰非,不妨听一听。”通过对比聆听二胡、马头琴、大提琴分别演奏的《嘎达梅林》主题片段后,他们不仅有了答案,还对三种乐器在音色上的差别有了直观的初步认识,甚至辨出课前音乐是由马头琴和大提琴演奏的。活动中,学生既熟记了《嘎达梅林》的主题音乐,又对音乐特点有了深刻感知。此时,再对比聆听“长调”音乐,他们立刻抓住了“短调”和“长调”的风格,教材知识点迎刃而解。独特的“呼麦”折服了所有学生,自发的掌声表达了对祖国音乐文化的震撼。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要通过多种有效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聆听和对比中,感知各民族音乐的风格和特点,并在了解各民族的审美习惯、价值观念、风俗礼仪、生活方式等文化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引领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走进民族音乐。
  二、评价中抓住民族音乐特征
  借助审美教育中的评价机制可以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保护和发展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中国民族音乐学习中全面发展。例如:
  当学生对蒙古族“长调”和“短调”知识有了感知之后,让学生在欣赏《天堂》这首歌曲时,思考以下问题:“本曲是借鉴了‘长调’还是‘短调’的风格?为什么?主要特点是什么?”有了前面知识的铺垫,学生可轻松地辨别出是借鉴“长调”的风格创作的。他们没有想到这首耳熟能详的通俗歌曲中融入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元素,一种收获的喜悦感油然而生。随后,可继续欣赏教材中的另一首通俗歌曲—《拉萨谣》,并请学生说出这首歌具有哪个民族的音乐风格。从学生说的“从抛物线般的旋律、亮丽的音色中明显感受到藏族音乐的风格”可见,他们开始对这两个民族的音乐有了初步认知。为了学生能更好地感受民族音乐与生活的联系,还可请学生根据舞蹈画面编配合适的音乐,并根据舞蹈演员跳舞时的动作或道具来给舞蹈加上名字。这样,通过已学知识的回忆和运用,用评价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在活动中抓住了音乐的风格特征,更感受到舞蹈与音乐、音乐与生活之间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
  记得尹爱青教授说:在音乐学习中“性向”①因素要通过音乐实践和学习活动,并在活动中不断地取得成功才能逐渐形成和稳固下来,从而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草原放歌”的单元小结中,并无华丽的辞藻修饰,只是将本单元学习的乐曲编了几道试听题来检测学生。通过听辨,发现100%的学生能准确地分辨出藏族音乐和蒙古族音乐,还能分辨出蒙古族音乐中的“长调”和“短调”,80%以上的学生能说出曲名。听辨二胡、马头琴、大提琴等乐器独奏《牧歌》的片段,准确率竟达到95%以上,他们在活动中除了辨别马头琴音色,还再次感受了“长调”的魅力、牢记了旋律……这时,他们对祖国的音乐文化已不再仅仅是心动,更多的是情动于中了。看到他们回答问题的劲头和正确率,听到他们歌唱《嘎达梅林》的歌声,感受到他们对民族音乐从不关注到接纳,再到开始理解的转变,庆幸已成功迈出了教学的第一步。
  由此可见,评价作为“拓展延伸”,可以丰富教学手段,诱发学生新的学习动机;若作为“单元小结”,更可以了解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控和巩固。教学中通过科学的评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励教师的进取,推动音乐教育蓬勃发展。② 的确,无论是拓展民族音乐视野,还是归纳民族音乐知识,学生总是乐意这样的“评测”互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的多变、学生对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以及他们音乐学习能力在评价中的成长,俨然是其他活动所不能替代的,这是审美教育的有效实施。   三、探究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任何一个民族,在音乐审美活动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受到该民族性格、气质的影响和规范,并由此获得稳定性、独特性等心理特点。民族性格要通过民族文化的特点表现出来,不能离开民族文化而存在。③然而并非所有的学生都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也并非所有的学生都对美的判断有一个价值评判标准,甚至师生间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标准也存在差异,因此对于“以美育人”的音乐学科来说,可以借鉴“被审美”④教学法。通过激活学生先前学习经验,尝试偶尔“放手”,相信他们有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求知、探索、发现,获得审美体验,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满足每个学生的审美需求和被审美的欲望。
  曾将“西南风情”中的苗族、傣族、彝族、侗族分别交给四个大组,在提出了具体学习要求和评价标准之后,让学生用两周的时间搜集和整理资料、选择音乐作品、制作课件,并用课余时间和老师进行交流,再根据教师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最后这些学生正式走上了讲台:
  “请听这首歌曲,它给你的初步感受怎样?”苗族歌曲《苗岭飞歌》高亢嘹亮,犹如山谷振音的独特韵味强烈冲击了学生的听觉。令人高兴的是学生们没有俗套地介绍民族风情,而是播放了《苗岭的早晨》,并在播放前提出了听赏要求:“仔细听这段音乐,说说它和刚才的歌曲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听完A段,学生很容易找出了答案,几个“小老师”用两曲的相同之处引入了“飞歌”知识点,此时真是对这帮孩子刮目相看,在心里默默为他们竖起大拇指。“除了飞歌,苗族的乐器也很有特色,请大家看一看图片,再听一听音乐,等会儿考考大家。”看来这几个“徒儿”还真不错!在音色听辨的活动中,他们认识了木鼓、铜鼓、芦笙等乐器,再通过乐曲的简介引出了苗族的人文风情及竹竿舞。最后小老师说:“如今苗族的音乐已乘着歌声的翅膀飞向了世界。让我们一起在宋祖英美妙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介绍,希望大家和这些艺术家一样,把我国最优秀的音乐文化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苗岭飞歌》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再次萦绕,顿时充斥着每个人的血液。曲罢,教室里荡漾起激动而喜悦的掌声,“小老师们”成功了!他们赢得了全班的肯定和赞赏,同学们也在活动中获得了知识。受促进、反应助长效应的影响,其余几个组都努力做到了从“参与学习的意向”到“进行知识建构的行为”的良性循环:他们在展示中善于发挥小组成员的音乐特长,用同学演奏巴乌、葫芦丝等民族乐器的形式让民族音乐和大家走得更近,同伴的掌声增添了演奏者更多的自信;他们在介绍中让大家边听边对照乐谱,思考骨干音有哪些,进而引出民族五声调式及民歌风格等知识;他们在学习中,不再满足网络资源,开始买碟、买书,互相传播,互相探究。
  显然,这种学习方式并非新鲜话题,但正是这种方式使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态度发生了从排斥到弘扬的转变,并诱发了不断探究的学习动机。然而在看到学生转变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学生授课,课堂上会比教师授课出现更多原计划中没有的新问题、新情况。对此,唯有教师用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挥教学机智,因势利导展开教学,准确把握教学方向,才能使课堂既处在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过程中,又能始终把握教学目标,将民族音乐的学习落到实处、收获实效。
  音乐风格是审美的最高境界(舒曼)。我更加真切地体会到: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民族的魂,而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只有对音乐所依存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才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音乐的审美内涵。
  注 释:
  ①尹爱青教授在《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一书中提出:“性向”即在幼儿期,由于小孩子非常感性,形象思维能力和好奇心较强,对音乐等艺术学科大多都很喜欢,但这只是潜在的动机力量。
  ②金亚文《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③施咏《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版。
  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句话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指人们都喜欢美的事物,即审美;二是指人们都喜欢把自己打扮得美丽,期望得到别人的称赞,也就是“被审美”。田耀农教授依此含义在音乐教学中提出了“被审美”教学法,详见“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论文库。
  何 伟 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