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利弊及解决对策】 现代信息技术的利弊

  摘 要: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国家信息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从阐述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和发展阶段出发,分析了当前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11017703
  作者简介:陶佳(1981-),女,硕士,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网络与远程教育、教育信息技术。
  0 引言
  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新型人才,才能满足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传统教育模式由于自身的不足,已难以承担起这个重要使命,信息技术教育正是在此种形式下应运而生。
  1 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及发展概况
  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的教育。学校信息技术教育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信息技术课,即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理解和掌握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二是指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即以信息技术促进其它课程的学习,将信息技术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信息技术教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①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师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这个阶段更多的是强调教师教的作用,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学习阶段,学生和教师还不能很好地进行交流;③利用网络进行远程教育阶段,互联网的发展与运用,彻底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它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使教育不受时空限制,有利于终身学习的实现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
  2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利弊
  2.1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
  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显示出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2.1.1 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信息技术教学使得在传统教育模式下难以表述的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能够生动、形象、直观地显示出来,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知识是通过外部刺激而获取的,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多感官的综合刺激,而不是单一的外部刺激。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的视觉和听觉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感官渠道,且通过多种感官获取的信息比通过单一感官获取的信息更益于保持。信息技术能看、能听、能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刺激获取信息,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课强得多。
  2.1.2 使终身教育有了可能,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建立
  网络教育的覆盖面广、适应性强,能满足不同特征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的需要。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后,学习可以不再局限于学校,学生上课不受教室、学校、地域、国家的限制,拥有网络硬件并懂得基础操作的人都可以选择合适的地点,根据自身的特点使用网络教育资源。“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将以终身教育的形式得到实现,人们可以随时加入网络学校的学习,教育将不再被划分成几段,它会自然地融入人们的生活,使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成为可能,对提高全民素质极具意义。
  2.1.3 交互性强,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
  利用信息技术交互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均由教师安排,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和接受。而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如提问、课堂反馈而快速调出各种资料,进行现场分析和解答,以人机对话方式灵活地进行启发式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课堂教学变得灵活多样,如演示型、讨论型、游戏型等,既保证了教学的规范性、系统性、条理性,又不失自主性、多样性和灵活性,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
  2.2 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再先进也只是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并不是万能的,也有其缺陷与不足之处。
  (1)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快,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教学工具和应用软件层出不穷。目前仍有一些教师还未掌握信息技术基本技能,难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教学。有些学校未能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师、学生进行有效整合,只是生搬硬套,为了教育教学信息化而勉强使用,教师也有老“牛”拉车不堪重负之感,使得信息化教学质量和效益不高,迟滞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2)“人灌”变“电灌”。信息技术教育要求创设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能动作用,使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有些教师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外衣下,进行着传统教学的翻版,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课堂上过度使用多媒体课件,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包围着学生,其琳琅满目程度令人头昏目眩,学生课后回忆教学内容,除了多彩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外,实质性的课程内容所剩无几,更谈不上主动学习。这样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质上是用“信息技术的葫芦”卖“应试教育的酒”。在浓厚的传统教学氛围下,信息技术教学衍生出了新形式的满堂灌,即“人灌”变成了“电灌”。
  (3)过分依赖信息技术,缺乏情感交流。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作为传递教学内容的媒介和载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教师将自己的观点、思想付诸于图像、文字、动画等形式,通过媒介传递给学生,而教师的态度、情绪、感情却在传输中所剩无几,这会导致师生关系的淡化和情感交流的匮乏。事实上,教学是一个互动过程,师生间不仅需要知识交流,更需要情感交流。信息技术教学的这种情感缺乏和示范效应的丧失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4)盲目使用,认识不到位。部分教师将信息技术教学盲目化,不论什么课程、什么内容都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某些方面比其它教学手段有优势,是教学手段的一种选择,是对教学过程的一种补充。不管信息技术发展到什么水平,都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问题解决对策
  3.1 转变教学观念,培养信息时代的师生
  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教师对信息技术技能的掌握程度已成为判定其能否作为信息时代合格教师的重要标准。教育职能部门应加大培训力度,将信息技术基本技能的掌握作为教师资格考试内容的一部分,以此来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大、中专师范院校应加大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即加强对未来教师的培训。
  “一流的教育必须有一流的教师支撑”,信息技术教育不只要求教师掌握信息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深刻理解现代教育本质。信息技术的运用不等于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理论还没有照搬照套的例子,教师要积极探索,将优秀的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相整合,寻求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理论。以既能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又能充分发挥其教学评价、监督控制、师生情感交流功能的优势,将新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完美结合。
  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教会学生甄别垃圾与有用信息,提高他们的免疫判断力。同时,有必要开展一定的心理辅导工作,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避免网上沉溺现象的发生。
  3.2 积极探索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现代化教学手段要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与之相配合,否则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动作用,教师的“教”最终要通过学生的认识活动来实现,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信息技术教学切忌不顾学生的反应而“满堂灌”,因为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为“满堂灌”提供了条件。
  信息技术教学中师生双向交流十分重要。教师不能只顾自己埋头苦讲,要察言观色,注意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可适时地提问质疑,可以组织课堂讨论,还可以让学生上台操作演示,让他们也能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信息技术教学要尽可能利用不同途径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把学生从书本的苦役中解脱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要能时时想到学生,并结合课程的特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就能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
  3.3 多种教学方法相互补充,扬长避短
  虽然信息技术与众多其它教学方法相比,有着独特的优点,但是对于总的学习目标和全体学生来说,不存在一种普遍优于其它手段的教学方法。最优教学方法的选择往往是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和学生的特点而定的。提倡信息技术教学,决不是要否定其它教学方法,而是应相互补充、取长补短。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可以辅之以传统手段。操作性比较强,或需要展示大量图表,或要展示实验过程的课程,使用多媒体教学十分有利,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同时,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形体语言对学生的感染作用。
  3.4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削弱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教学中,教师应以富有人格魅力和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这样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对学生心理产生正面效应,这是任何形式的电子媒体所不能替代的。
  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但不能削弱,而且还应进一步加强,否则会出现“学生看了很多、听了很多,却不知要学什么”的事与愿违的现象。即使到了利用信息技术能够进行自动化教学的时候,教师的作用也丝毫不能减弱,教师要用更多的精力来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创新教育和情感教育的深层次问题。
  4 结语
  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给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可靠的支持。诚然,信息技术教育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与完善。应逐步健全信息技术教育机制,加大投入,解决信息技术教育现存问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促进教育最优化。
  参考文献:
  [1]什么是信息技术教育[DB/OL].http://i.cn.yahoo.com/xhlp584211/blog/p_45/,2007.
  [2]李春民,章承林.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湖北生态职业技术学院报,2006(2).
  [3]程艳林,庞燕,詹健.网络教育的利弊分析及对策探讨[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6).
  [4]丁爱萍.多媒体教学利弊谈[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5]李桂霞.网络教育的利弊分析[J].情报科学,2002(7).
  [6]赵辉.浅谈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及其对策[J].科技文汇,2007(3).
  (责任编辑: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