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精心育“苗”]

  一年有四季,季季都不同。然而,寒冷干燥的天气是冬的特征。偶尔出现的太阳总让人追逐它的脚步,希望它能赐予多一些的温暖和照耀。但对于生长在大地上的植物来说,除了阳光的照耀外,它们更需要雨露的滋润。我不禁想起人们总喜欢用园丁来比喻教师。如果教师真的是园丁,那么学生就是一棵棵的幼苗。在干燥的天气里,我们要是拼命地给他们灌溉,或许会把他们浇坏。教师如何均匀地“照耀”“灌溉”学生呢?这实在是一门学问。
  作为园丁,要想种植好花草,必须得了解并熟悉自己所培育的花草的习性。新课标要求我们,要面对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教师要在充分了解个体差异的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到灵活多样,力求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
  短短几句话,实践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
  每个学生的智力、能力及接受水平都存在差异,就像小苗一样,有的茁壮而结实,有的却弱不禁风。园丁会根据不同的小苗的特性给予它们不同的照顾,或是增加营养,或是培高根部土壤,实在不行的就搬进温室,悉心照料。同样的道理,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面对几十个、上百个学生,首先要和学生“泡”在一起,充分了解他们,摸清楚他们的“底细”;然后再将其“分门别类”,哪些需要“增加营养”,哪些需要“灌溉水分”,哪些需要“搬进温室”;分析清楚了以后,还要为学生制定详细的照顾计划,不间断地进行经营和管理。
  教师还要防止来自外界的摧残,疾风劲雨,烈日暴晒都会使学生这棵稚嫩的幼苗受到影响。作为教师,要及时和家长联系,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平安的生长环境。比如,我所带的一个学生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但是最近他的家庭发生了常人难以承受的变故,因此,他上语文课时总会时而走神,时而东张西望。当我通过家访知道这件事后,就在学校里特别关注他、鼓励他、保护他,尊重他的隐私,从来不在他面前提起他的家事。学生人虽然小,但是心灵却脆弱敏感,他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正因为我用爱浇灌着他的心田,才使他的语文成绩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我为他高兴,同时也为自己是他的语文教师而感到骄傲,我没有让他在这件事中受到心灵的伤害,还使他树立了勇于面对挫折的信心和勇气。
  作为教师,就意味着奉献,每个学生的进步都是我们开心的原因。但茫然的爱是不行的,我们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心理、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尽情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让学生都能展示自我。对于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差以及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我们还要不时地“扶正”他们,不然他们就会长成“歪脖子树”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到灵活多样,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有的学生记忆力强,但是不喜欢闹腾和运动,那么就要鼓励他多背诵;有的学生上课接受能力特别强,但是粗心大意,作业总是会出错,纠正很多次也改不过来,那么上课时就要多提醒他、关注他,使他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作业也要尽量面批,这样才能使学生印象深刻;有的学生贪玩好耍,作业拖拉不说,书本也邋邋遢遢,背书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不存在的事,这样的“小苗”就需要“搬进温室”,悉心照料。既然是温室,教师便不能疾言厉色,训诫呵斥,那样只会加速学生的“枯萎”。教师要和颜悦色,不厌其烦地说教,为学生安排“小老师”,帮助其学习,抓住学生的每个闪光点进行激励,使学生能够有兴趣、有信心地去学习。
  人如花草,人却不比花草。花草败了可以重新栽种,如果一个人衰败了,该如何重新再来呢?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只管当下。我们一切的教育都要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目标,都要为了学生的继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而奠定基础。揠苗助长绝不可取,唯有循序渐进,润物无声方能见成效。这也正是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所在。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