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界争端和冲突的历史真相(上)|中印边界争端

  核心提示:目前印度多数军政要人的内心非常清楚,如果再向中国采取军事挑衅只会给自己带来灾难。2009年8月11日,《印度斯坦时报》刊登了时任印度海军参谋长苏里什·梅赫塔在当天发表的演讲,承认印度“在经济和国防等多个方面都比不上中国,也没有办法弥补这种差距”,一旦中印开战,印度“注定失败”。印度多家媒体马上评价说,这是迄今为止印度军官最坦白的承认。正是出于这种原因,印度政府在对华关系上还是会长期奉行两面政策,在强调发展中印关系的同时,仍会以中国为潜在对手并采取一些增强边境军事实力的措施。
  冰峰连绵的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麓,是巍巍中华的西部屏障。那雪线之上的冻土荒原虽距内地有万里之遥,却也一直牵系着国人的注意。1962年10~11月,中国军队在中印边界地区向入侵的印度军队实施了反击作战,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第一次边界反击战。几十年来,经过不懈的努力,中国同陆地邻国相继以和平友好协商方式解决了边界问题,惟有同印度的边界至今还未划定。近年来中印两国关系虽然有了改善,中国已成为印度最大的对外贸易国,然而印度国内一些军政要人在战略上仍把中国视为潜在对手,不时在边界采取一些刺激性措施并煽动反华情绪。印度方面的这些不友好举动,理所当然地引起了众多国人的愤慨。我们向国人说明中印边界争端的由来,回顾当年反击作战的历史经验,并阐明解决这一争端的前景,更显得十分重要。
  英印扩张政策和旧中国“有边无防”,造成中印领土争端
  中国和印度两国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两国基本没有发生过战争。令人遗憾的是,中印两个民族在分别取得民族独立后,双方的边界问题却长期未能解决,并在后来引发了武装冲突。中印之间的边界问题,实质上是英帝国主义侵略遗留的问题,中印两国的武装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是英国侵略造成的“后遗症”。当年中国军民捍卫自己边疆的那场作战,实际上也成为近代历史上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一种继续。
  在历史上,中印两国之间从来没有划定过边界线,只是两国人民在长期相处中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形成了传统习惯的边界线。自公元13世纪起,西藏作为统一的元帝国的一部分列入中国版图后,中印基本是以当时人们难以逾越的自然障碍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作为习惯的边界。由于这两个山脉地区人烟稀少,旧中国的历代政府在荒凉地区未设行政管理机构和驻军,加之没有近代测绘技术,对边界线具体位置一直没有标定。
  19世纪50年代,英国镇压了印度士兵的大起义,并使印度各土邦全部屈服,最后完成了对整个印度大陆的殖民统治。此后英国的亚洲战略,是以印度为最主要的基地,向周边扩张领土,同时建立屏护英属印度的“防御圈”。随后,英属印度政府的测绘局派出了一批批探险和测绘人员,进入喜马拉雅山地区进行测绘,并侦察当地情况。进入20世纪后,英印殖民军也向北逐步推进,使英国的殖民势力不断向中国的西部和西南边境扩张,中印边界问题日益变得复杂起来。
  英国殖民主义者加紧向中国西南边境扩张和渗透之时,中国的清政府却陷入风雨飘摇之中,对边境地区的控制力日益削弱。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后,英国也趁机干涉西藏并策动十三世达赖制造所谓的“独立”。1912年初,新成立的中华民国政府坚持中国对西藏的主权,宣布中国为汉、满、蒙、藏、回(指中国信奉伊斯兰教的各民族)五大民族为主组成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北洋军阀政府却因忙于内争而无力顾及平定西藏的叛乱。1928年国民党南京政府宣布国家统一后,也在法理上坚持对西藏拥有主权。不过国民党政府因忙于内战外战,在其当政期间也未派过一兵一卒入藏,因而西藏噶厦政府一再发出“不承认中国主权”和“要求独立”的狂言。在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包括西藏在内的中国边疆诸多地段长年处于“有边无防”的状态,海疆及多数岛屿也是“有海无防”,对不少边远地区不仅无力控制,甚至不了解外来入侵的状况,这又为外国入侵者蚕食中国领土提供了方便之门。
  民国年间,分裂主义势力控制的西藏地方政府为了获得英印当局对其搞“独立”的支持,在所谓“印藏边界”问题上一再屈从,甚至在1914年的印度西姆拉会议上背着中国中央政府,同英印当局以私下换文方式承认了英国人标出的“麦克马洪线”。对于此事,中华民国政府长年都不知晓,而从国际法角度看,一国的地方当局同外国达成所谓“边界协定”也是完全非法的。
  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其炮制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后的20多年间,一直未采取军事行动占领该线与传统习惯线之间的9万平方公里地区。西藏地方政府仍在这一地区内的德让宗(西藏的宗相当于内地的县)、达旺等地派驻官员,实施管辖和收税。西藏错那宗的宗政府夏季设在错那,冬季就搬到门隅地区的中心达旺办公,当地居民也主要是藏族及与藏族血缘关系很近的门巴人。1937年,英属印度的测量局出版的地图上第一次出现了“麦克马洪线”的画法,但仍然标明这条界线是“未定标界”。直至1940年英国《泰晤士报》出版的袖珍地图集上,才首次正式标明“麦克马洪线”是印度东部的边界。在这一时期,英印当局开始派兵逐步控制其在东段边界想占领的地区。
  在中印边界西段的阿克赛钦地区,英印当局出版的一些地图中划出了所谓“约翰逊线”,提出3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要求。由于那里自然条件恶劣,属无固定居民地区,仅有一些藏族和新疆牧民夏季放牧,英国及英属印度殖民政府的势力一直未进入这一地区。
  1938年4月,英属印度陆军的一个小队进入西藏达旺地区进行侦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印军队在印度东部的阿萨姆邦同日军作战时,于1943~1944年间又派阿萨姆步枪队(类似于边防守备队)在多处越过传统习惯线进入了“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的西藏德让宗、瓦弄地区,实行了军事占领。在1947年印度独立前,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与传统习惯线之间的原属西藏的土地,大部分已被英印军队占领。英国的这一侵略成果,后来又被独立后的印度政府继承。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便向人民解放军提出了“进藏宜早不宜迟”。1950 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开始,解放军西藏军区也开始了进藏行动,并在昌都战役中歼灭了对抗中央政府的藏军主力。在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下,西藏地方政府于1951年5月与中央政府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正式承认西藏回归祖国大家庭的怀抱。随后,解放军以和平方式行军入藏,于1951年10月间正式进驻拉萨,西藏地方政府继续行使行政权力。
  1951年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还未进驻西藏腹地时,印军在中印边界东段由西藏德让宗方向继续向北推进,占领了“麦克马洪线”以南的西藏重镇达旺,驱逐了当地的西藏地方行政机构。西藏地方政府当时对此提出抗议,印度政府却完全置之不理,并于1953年内将其边境控制线全面推进到“麦克马洪线”,从而完全占领了“麦克马洪线”南原属于西藏的9万平方公里领土。此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只有1万多人的部队刚刚进入西藏,公路未修通,粮食还需通过印度转运,因而无法推进到多数边境地段,对那里的情况也不大了解。
  从1947年印度独立到1954年这7年间,印度出版的官方地图还都标明中印边界各段均为“未定界”。例如在1、950年印度出版的地图上,在中印边界东段虽然按照“麦克马洪线”划界,却注明“边界未划定”,而在中印边界的中段和西段则未划出边界,并且注明“边界未经规定”。1954年,中印两国之间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了印度在西藏继承的英国留下的特权(根据过去英国同西藏达成的条约,英印部队在西藏要地驻有军队),印度政府被迫同意从西藏撤军。同年7月,印度官方却下令,要求印度测量局在出版的新地图中把未定的中印边界线全部改标为已定的国际边界线,并根据印度单方面的要求标界。新标定的边界线不仅把印度在中印边界东段已经占领的9万平方公里领土全部划归印度,还向中国索要在中印边界西段阿克赛钦地区的3万平方公里领土。此时,解放军新疆军区部队在入藏途中已进驻了阿克赛钦,而印度方面从未进入过那里,印方对当地提出领土要求更是荒谬无理的。
  1954年,印度总理尼赫鲁访问了北京,中印双方达成了和平友好的共识。此时印度却向中国提出全面的领土要求,恰恰反映出其对华政策的两面性。尼赫鲁早在印度独立前的1944年,就在其纲领性的著作《印度的发现》(Discovery ofIndia)中公开声称:“印度虽然并非一个直接的太平洋国家,却不可避免地将要在那里发挥重要的影响。从印度洋地区一直到中东,印度也将要发展成为经济和政治活动的中心。”出于这种将印度变为“亚洲中心”的思想,尼赫鲁视中国为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对新中国采取了两面政策,即一面表示对华友好,一面又支持西藏分裂主义分子并反对解放军入藏,还公开向中国提出领土要求。这样,长达2000公里的中印边界上出现了12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地区。印度对华的两面政策,从尼赫鲁政府一直延续至今,导致了其国内反华浪潮不时泛起,中印边界问题也长期不能解决。
  中国维持边界现状,制止印军的蚕食入侵
  1954年印度政府在地图上对中国提出“全面领土”要求时,中国人民解放军还未推进到西藏的多数边境地段,中国中央政府也不清楚过去的“麦克马洪线”。看到印度新出版的地图与旧中国申报地图上的画法有12万平方公里的差异,中国中央政府马上要求驻西藏代表向拉萨的噶厦政府查问。据当时担任中央政府驻藏外交代表杨公素在回忆录中说,他找到主管西藏事务的噶厦政府几位要员询问,这些人才交出1914年非法签订的“麦克马洪线”的附图,并狡辩说当年签约是出于无奈,希望中央政府帮他们收复失地。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中央政府马上指示
  解放军进藏时,印军在中印边界东段已造成了控制地区以“ 麦克马洪线”为分界的既成事实,对此,中国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就中印边界问题表明了自己的原则立场,即认为两国之间存在着一条传统习惯线,同时承认中印边界问题是西藏方面要制止印度进一步扩张的势头,并开始就边界问题向印度政府提出交涉。当时,除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进驻的中印边界西段的阿克赛钦地区外,中国武装部队驻地同中印边界尚相距甚远。此时印军也未从其所占的克什米尔地区向东北部高寒山区推进,距离阿克赛钦地区也很远。因此,这时中印两国军队在边境还未发生接触,边界的争端并非两国关系中最主要的问题,中印争端的重点还是西藏问题。历史遗留下来的未决问题。中国政府对于印度单方面划出边界线并强加于中国的做法虽然不能同意,但是从维护中印友好的大局出发,中国方面仍主张,对中印两国在边界问题上的分歧应以双方友好的根本利益为重,应采取互谅互让的态度,考虑到历史背景和当前的实际情况,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准备有步骤地通过友好协商,全面地加以解决。在此之前,作为临时措施,双方应维护边界现状,不在边界上采取片面行动,更不应以武力改变边界状况。
  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期,印度政府在对华关系上的两面政策显得更为突出,即一方面支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另一方面却又暗中支持西藏分裂主义分子的活动。1958年,印度政府又以外交方式在中印边界西段向中国提出领土要求。因中印边界西段的阿克赛钦地区从未被印度管辖过,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这一地区后,印方在6 年间都不知道。后来印度政府承认,直至1958年7月号的《人民画报》上刊登了新藏公路通车的消息,印方才知道中国军队已进驻这一地区。同年8月21日,印度政府就中国出版
  的《人民画报》刊登新藏公路通车消息一事向中国驻印大使馆提出抗议。同年10月,印度军队一支15人的巡逻队在驮运给养的骡马伴随下,通过克什米尔东北部荒无人迹的高山地区,第一次进入阿克赛钦地区进行侦察,当即被中国边防人员扣留, 随后又被解送出境。也在同年10月,印度政府又就中国修筑的新藏公路“通过了印度国土”和巡逻队被扣的问题,无理地向中国提出抗议,当即被中国政府拒绝。中印边界西段的领土争执,就此成为两国领土争端的一个焦点。   1959年3月西藏上层反动分子公开发动全面武装叛乱,印度领导人当即在公开场合一再表示“同情”叛乱分子。印度国内也掀起一股反华逆流。4月间达赖出逃印度,印度官方竟以高规格接待,尼赫鲁接见了达赖,后来甚至允许其在印度的达兰萨拉成立了所谓的“西藏流亡政府”。中国政府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对此理所当然地做出了反应。从1959年4月起,《人民日报》上曾登载一系列文章,公开对印度的反华言论进行批驳。但是从当时中国的外交政策和整个战略需要出发,中国政府对印方的不友好行为仍采取了十分克制的态度。当时美国是中国最主要的对手,并在朝鲜半岛、台湾海峡和印度支那三个方向对中国形成“三管齐下”的战略威胁。中国的战略重点一直在东部,并不想在西部分散注意力。
  中国人民解放军平息西藏叛乱并追击向印度逃窜的叛乱武装时,开始接近“麦克马洪线”。为了避免中印军队发生冲突,中共中央曾要求部队不得越过也不要太靠近“ 麦克马洪线”。当印度利用西藏问题在国内掀起反华浪潮后,毛泽东主席于同年5月间亲自修改了以中国驻印大使的名义向印度外交部提交的书面谈话,开诚布公地说明:“中国的主要注意力和斗争方向是在东方,而不在印度”,“中国不会这样蠢,东方树敌于美国,西方又树敌于印度”,“我们不能有两个重点,我们不能把友人当敌人,这是我们的国策”。
  当时中国领导人考虑到国家战略重点在东方,对中印边界问题准备以互谅互让的方式解决,或以维持现状的方式先行搁置。印度政府却派军队在边界线上向北推进,接应叛乱分子外逃并控制边境的要点。8月25日,印军在“麦克马洪线”北的朗久同中国边防部队发生了第一次武装冲突,印军1死1伤后撤逃。同年10月21日,一支印度巡逻队又在新疆西部空喀山口侵入中国境内,并打死中方哨兵1名,中国巡逻队被迫还击,击毙入侵印度武装人员17名,俘虏7人。随后,印度政府在国内加紧鼓动反华,并以中国为假想敌进行备战。
  为了避免边界冲突,1959年11月毛泽东主席在听取总参谋部的汇报时提出了在中印边界建立隔离带的设想。11月7日周恩来总理致函印度总理尼赫鲁,希望两国就边界问题举行谈判,并建议双方武装部队从实际控制线各自后撤20公里。印度政府却拒绝接受后撤建议,还以“不能接受整个边界未划定”的说法为借口,认为中印两国之间“不可能举行任何谈判”。面对这一情况,毛泽东主席决定采取单方面的隔离措施,中国军队单方面不进入实际控制线本侧20公里之内,使两国军队在边界上脱离接触达两年多。
  为解决边界问题,1960年4月周恩来总理第四次访问印度(尼赫鲁任总理时只访问过中国一次),在两国总理的会谈中提议以尊重边界现状为基础,在东西两段边界上以互谅互让的方式解决边界问题。对此,尼赫鲁却表示:“边界问题上不存在物物交换。”他将边界东段已占的9万平方公里地区视为既得利益,对西段印军从未进入过的3万平方公里地区还继续索要,对此中国政府当然不能同意。
  尼赫鲁拒绝和平解决边界问题,重要原因是其内政外交的需要。印度挑起中印边界武装冲突后,美国改变了过去“重巴轻印”的态度。美国艾森豪威尔总统于1959年12月访问印度,许诺增加援助。此前的12年间,美国对印度的经济援助只有17亿美元,可是1959~1963年这4年间对印的经济援助竟达40亿美元,反华竟成为印度政府争取外援的主要手段。1959年后中苏关系趋于恶化,苏联在印度反华后也增加对印经济援助并提供军事援助。
  1961年中国经济困难进一步加重后,同年11月印度政府下令在中印边境西段开始推行“前进政策”。由于当地中国边防部队已于两年前在边界本侧20公里内停止了巡逻,印军利用这一空隙深入该地建立据点。1962年春季中国军队发现这一情况后,在边界西段恢复了巡逻并设立了一些哨所与印军对峙。当时毛泽东主席指示:对印军的入侵,决不退让,力争避免流血;犬牙交错,长期武装共处。这一决定,还是准备以武装对峙的方式阻止印军入侵,尽可能不采取军事打击。西段的印军却继续深入,在新疆加勒万河谷等地竟绕到中国哨所后面建立据点。至9月间,印军已在边境西段中国境内建立了43个军事据点,与中国哨所犬牙交错。印度当局想利用这种武力蚕食,强行改变边界现状,造成它占领西段争议地区的既成事实。
  在中印边界东段,印军也于1962年6月4日进入“麦克马洪线”以北的克节朗河地区并建立据点,表明印度对中国的领土要求已经越过了“麦克马洪线”。在这种形势下,中国领导人被迫考虑对印反击的问题。6月,中央军委命令西藏军区,为配合边境西段反入侵、反蚕食斗争,并阻止印军越过“麦克马洪线”向北入侵,要拟定作战方案,并集结了一个师的兵力。进入8月间,印度国内对华开战的叫嚣更为强烈,中国方面决定在中印边界东段恢复巡逻,并以步兵一个连于9月8日进入克节朗地区,在印军据点对面建立哨所。当天,印度官方进行了战争动员,并将印军精锐的步兵第7旅紧急调往克节朗地区,表明其决心在边界开战。得知这一消息后,毛泽东主席经反复考虑,归纳出尼赫鲁挑起边界冲突,除了想转移国内矛盾、争取外援及在第三世界打击中国威望等原因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尼赫鲁认为中国不敢反击。毛泽东就此初步提出了准备反击,并将主战场选择在东段。
  9月20日夜间, 印军在克节朗河向中国哨所偷袭摸哨,中国军队被迫进行有限还击。中国政府为尽量争取事态不扩大,于10月3日再一次照会印度政府,提议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当时尼赫鲁政府判断中国面临内外困难,对印度的进犯行动只能提出抗议而不会进行反击。印军参谋局局长考尔曾向印度政府报告说:“我确信中国不会向我们的任何阵地发起
  进攻。”10月5日,印度国防部宣布在中印边界东段成立新的作战军团—第4军,次日印度政府最后拒绝了中国政府关于两国讨论边界问题的建议,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中央军委才最后下定采取自卫反击的决心。10月8日,中央军委向驻四川的第54军下达动员命令,新疆军区边防部队也改变原定下山过冬的计划转入临战准备。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