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纺织强国之路的建设:什么是立国之本什么是强国之路

  根据1994年的统计数据,中国已经确立了世界纺织生产大国和贸易大国的地位,多个领域如纺织品服装(包括棉、毛、丝绸纱及其织物,服装)的生产和出口第一,化纤产量第一,纺织强国似乎唾手可得。那么,我国的纺织强国之路究竟还要走多远?纺织强国的标准是什么?笔者就此话题进行了解读。
  一、纺织强国的标准
  “强”必须是整体的、全方位的、国际公认的,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而后者尤为重要。因此,要建设纺织强国,纺织行业首先应转变生产方式,从粗放型、高能耗、资源消耗型转为精细化、低能耗、资源节约型,放弃粗放型、高消耗、高污染的建设项目,坚持以人为本、绿色环保、讲究品质、差异化发展的可持续节约型经营方式。
  1.做强企业的关键是人才和企业文化
  对企业来说,人才是创新之源、发展之本。当前,中国的纺织企业绝大部分为私企和民企,正处于转型变革阶段。它们期望突破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形成现代企业文化,进而发展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但企业文化无法依靠引进或复制,而需靠企业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提炼总结,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优秀的思想作风、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这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2.品牌是衡量一个国家纺织产业强弱的重要标志
  从某种意义上说,品牌代表了_一个国家的先进生产力,体现了国家之间软实力的较量。现阶段,世界十大顶级服装名牌几乎全部来自欧美,国外奢侈品牌已牢牢占据国内高端消费市场。虽然近年来我国在服装类产品,包括休闲服、羽绒服、西服等行业出现了一批知名品牌,但与世界著名品牌的差距有目共睹。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在国内外购买的很多外国品牌的服装居然都是“Made in China”。长期以来,中国服装给人的印象就是物美价廉,但靠低价、贴牌生产是永远无法站上价值链的制高点的,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数量和价格取胜,而在品质和技术上多下功夫,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品牌。当中国的服装品牌走向世界,并被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接受甚至仰慕时,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才真正获得了强大的话语权。
  无独有偶,目前我国的纺织机械产品尚未形成享誉世界的名牌。笔者曾对一台国产的细纱机作粗浅的测定,发现其机架及龙筋水平精度很好,但由于机上整体部件配置达不到生产高档产品的要求,且故障率较高,售价只及国外同类产品的1/3~1/2,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产纺织机械的现状。北京大学副院长张维迎教授曾以德国宝马汽车为例说明了细节监督对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利润来自责任。宝马汽车公司以严格的国际标准去监督和要求几万家零部件供应商,从而保证了始终如一的高品质,不仅因此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也铸就了国际品牌。
  3.科技创新及知识产权之于企业的重要性
  对有实力的企业说,技术标准比技术重要,知识产权比知识重要。根据相关机构的研究数据,我国引进技术投入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投入比仅为1:0.07,而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达到1:5。在引进技术一消化吸收一再创新这一点上,我国纺织企业应学习和借鉴日本的经验。比如,一些日本企业花20%的资金引进设备等硬件后,却花费80%的资金用于分析解构设备中的每个细节和软件功能,以最大程度地消化和吸收,虽同样是仿制,但却着重于改变思路、注重细节的有特色的仿制,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很快形成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可媲美欧美同类产品的一流水平。因为具备了核心竞争力,不仅获利颇丰,且形成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
  总而言之,企业要重视技术的系统化整合,培育科技核心竞争力: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将技术核心竞争力与管理核心竞争力紧密结合,在日趋复杂的市场生态环境中创建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
  二、强国之路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纺织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我国在成为最大的纺织生产国和出口国的同时,也成为最大的纺织品进口国之一和最大的纺织原料进口国。目前,我国在高档、高附加值产品以及新型环保产品的开发方面尚未形成优势。从纤维领域来说,目前化纤行业还没有叫得响的世界品牌,国外一些纤维产品和品牌在我国几乎处于垄断地位,如INVISTA(英威达)公司的氨纶品牌莱卡(LYCRA),奥地利Lenzing(兰精)公司的木代尔、Tcnccl等再生纤维素纤维。虽然我国也出现了一些同类产品,但无论从品质还是品牌上都无法与这些企业竞争。
  欧、美、日、韩等在高仿真、高性能、多功能、超细旦等差别化纤维上的研发和应用经验值得我国借鉴。世界纺织业在20世纪90年代初呈现生产能力过剩,供大干求。加上入关后,欧美推行反倾销和绿色贸易壁垒政策,在非关税壁垒中显现越来越强的作用,中国面对高技术、生态环保、地域文化等新贸易壁垒目前显得茫然不知所措,不少企业因不了解生态环保标准盲目出口而付出的代价十分惨痛。因此不应躺在一些“第一”中沾沾自喜,而应冷静分析新形势、新特点,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
  纺织强国需要所有企业的共同努力,做好企业才有可能实现强国梦。企业也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讲诚信,善待员工,人性化管理;“智”指具有自主核心技术和核心技术人才团队,同时有精良的装备及与之配套的现代化管理制度;“体”指具有驾驭市场的能力,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信息沟通顺畅,国际交流能力强。现阶段,我国已出现一批内外兼修的“三好”纺织企业,如安徽华茂、鲁泰、聊城华润、广东溢达等,但还为数不多。一些企业虽然表面光鲜,但内部管理混乱,内耗严重。
  三、纺织企业在强国建设中存在的不良现象
  1.未形成正确的经营理念
  信仰缺失,反映了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规范缺乏认同。利润至上,以次充好。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擅自改动规定的配棉和落棉,普梳充半精梳,半精梳充精梳,腈纶充羊毛,羊毛充羊绒。在一些小型家族企业中,仍沿用家长式的“一言堂”管理模式,不尊重人才,产品粗制滥造,缺少长远的战略眼光,致使市场道路越走越窄。   2.管理水平不高
  帮派之风成了管理上的毒瘤。有的企业表面团结,但内部往往分成几派,且规模越大越复杂,这种企业最终也成不了气候。企业管理工作中充斥浮躁之风。如管理干部缺乏工作耐心,把发脾气,处罚作为管理的唯一手段,对上报喜不报忧;技术人员难以静下心来钻研某一生产难题,只会提问题,提意见,不知如何解决问题;保全工动手能力差,技术好的保全工流失严重等。中层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攸关企业的发展和生命。有研究显示,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4~5年,中层管理者的无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3.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和规模的日益扩大,不少企业都会引进一定数量的各类技术及管理人才,但大家的人才引进和培养理念却不尽相同。一些企业并未将引进人才作为长期战略与企业命运联系起来,对引进的人才仅停留在利用阶段。相对的,由于企业没有形成知人、用人、留人的土壤文化,也未帮助企业内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且未及时协调好内外部人才的关系,致使人才留不住,甚至招不来人才。据笔者了解,很多企业引进的人才为其服务的年限都不超过3年,刚毕业的大学生则更短。人才青黄不接已然成为企业发展的紧箍咒。
  上述问题的产生及控制,与企业最高管理者本身的素养与管理能力是息息相关的。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领导者自身的投影,其必须拥有凝聚人才的正能量和超越功利的使命感和价值观。
  中国企业目前面临内外夹攻,生存环境充满挑战,资源缺失现象严重。我国纺织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应正确处理好:急功近利与可持续发展的碰撞;利益至上与社会责任、为民谋利、绿色环保的碰撞;小农经济与现代大工业文明思想的碰撞;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模式的碰撞。做好企业是强国之本。政府应进一步健全经营法规,引导企业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形成一种以人为中心,追求创新与个性的现代管理新模式。
  四、对我国纺织强国建设的几点建议
  建设纺织强国,企业应先做强自己。作为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企业应主动承担起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更应造福—方,为国家的整体利益做贡献。
  1.借鉴德国企业培养实用性人才的经验
  德国等欧洲国家对制造业领域的实用性技术人才非常重视,这类人才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均很高。而在我国,过去“蓝领”—直被视为体力劳动的代名词,社会地位和收入也低人一等,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现象正在发生改观。
  现阶段,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最需要的还是实用型的技术管理人才,这一点可借鉴德国企业的先进经验。德国是目前世界上职业培训教育最好的国家之一,主要有3种培训模式:一是带职到高等学校学习;二是在企业内部进修;三是由劳动总署组织并付费的专项职业技能培训,这种方式主要针对失业人员。
  在德国,要想找到一份工作,除了必备的文凭外,还必须经过3年的专业职业教育。除了成年人在上岗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从对口学校毕业的高中学生在被企业录为学徒后,也需首先进行3年的双轨制教育培训,这3年的培训费和学徒工资全部由企业负担。另外,其《企业法》还规定,凡职工在5人以上的企业,都要成立职工委员会,由全厂职工选举产生,职工委员会的人数由企业人数决定。职委会的主要任务是在工资、福利、安全、劳动时间、劳动条件、合理化建议等方面维护职工利益,资方在涉及职工前述利益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前,必须征得职委会同意。德国企业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十分优良,这就为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之,企业治理的完善是内、外部治理双重作用的结果,两者的互动是企业治理结构能否有效运转的关键。
  2.纺织强国离不开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
  欧美国家在高科技领域一如既往地对我国采取封锁的政策,因此产业升级之路只能靠自己走。近日,有业内人士提出了纺织装备技术创新升级的几大趋势,即以提高产量和效率为主要目的的高速度、大定量、大卷装、长车技术;以降低劳动强度、节约用工为目的的自动化、连续化纺纱生产技术;以提高管理效能和质量控制精度为目的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以节能、环保为目的的低能耗设计技术;新型纺纱技术和新型器材的应用。笔者对此深表赞同。
  中小企业历来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因此,在行业内应树立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鼓励、培养各类技术拔尖人才,摒弃浮夸、急功近利的科研作风。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好个人与企业的知识产权。而政府也应加大对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大对知识创新的金融产业改革,开创一个自由、宽松、开放的创新社会环境。
  国家层面则需重视基础部件的研究与投入,引导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如棉纺织器材与配件如能在稳定性、可靠性、一致性、使用寿命上下工夫,将缩小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差距,提高产品性能和市场竞争力;重点突破创新设计技术与工具,以及相关的数控化、智能化硬件与软件等。
  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遵循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开发自己的特色拳头产品,创建品牌。而品牌建设的基础是质量、品种、创新、服务和信誉。企业唯有提高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加快培育自主品牌,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