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徒心理不宜过度解读|暴徒心理是什么意思

  有一部热播美剧叫《犯罪心理》,讲述了FBI心理专家如何一步步逼近各类凶徒的心灵深处,剧集有两大卖点导致热播,一个是惊悚的凶案,一个是对歹徒心路的复读。
  生活却不是美剧,当骇人凶案在现实里发生,对受众好奇心的满足,对犯罪动机的深挖,却难免与善良与社会责任背道而驰,更难免失之偏颇。
  记得轰动一时的河南高中生雇凶杀亲案,嫌疑人案发前的生活状态,被媒体翔实还原,弑父杀姐的惨剧,最后的新闻标题成为《杀亲高中生系超生,从小躲藏怨父母无情》。听来似乎有逻辑。就在昨天,笔者刚请了位小时工临时打扫卫生,勤奋朴实。一打听,姑娘兄妹5人,她排行老四。按照上述新闻揭秘的逻辑,笔者当时该做的不是继续聊天,应是立刻逃生报警。
  这样的过度侧写,屡屡发生。厦门公交车纵火案,有媒体还原出陈水总上访无门后的悲观厌世。安徽一位母亲勒死女儿,被挖掘到一个婚变后的爱恨情仇……至于大悦城凶案和马连道杀人案,由于嫌疑人被指有精神疾患,媒体倒失去了刨根问底的耐心。
  骇人杀戮的背后,或许真掩藏着某些社会不公。然而,看到了魔鬼的杀戮,如何再倾听魔鬼的哀鸣?当曾经的弱者,对亲人露出狰狞,向路人挥起屠刀,他所谓的冤屈,早不值一提。
  读者不妨尝试克制住自己的好奇,去关心下凶案中受难者的救治;媒体不妨克制住追访的天性,先给逝者以应有的人文关怀。我们不应过度解读杀人狂的内心世界,因为在文本阅读中,所可能产生的任何同情与理解,都是对无辜遇害者的再次践踏。这种貌似理性全面的关注,让善良疲倦,让凶戾前行。
  让狂人的过往与思考,湮灭在媒体的文字里,甚至湮灭他们的姓名,这种“冷漠”与“止步”,有时恰恰是媒体的责任。但更需要提示的是,当媒体因责任而止步,更多人此时恰恰应一拥而上。这些人包括:制度设计者、所有相关职能部门、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他们才是时刻需要通过突发事件而反思的人:如何消弭问题产生的土壤、如何化解偏执人格的潜在风险、如何倒查责任、如何及时倾听疾苦避免激化矛盾……不如此,就是“懒政”,就是“推波助澜”,就不必再谈什么群众路线。
  【王德彰荐自《北京晨报》2013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