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范文2篇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范文2篇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生活没有真理

  朱佳怡

  这个假期阅读了周谦写的《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和书名一样,书中的文章扣住了生活细节,从另一个常常被人忽略的角度来剖析问题,读起来给我一种恍然大悟之感,常常使我眼前一亮,忍不住拍手叫绝。里面的文章不长,却短小精悍得恰到好处,作者随性而极具思想的文章风格,仿佛像是一位年轻的哲学家在同我闲适交流。

  这本书带给我不少触动和共鸣,尤其想分享一篇相关于日常生活的《有这么一种困惑来自生活》,这篇小随想解读了生活的意义和真面目—拒绝用过度理性规划生活。

  老实说,我是一个很随性的人,对于未来和目标,对于做事情的方向会有大致规划,但不喜欢条条框框的束缚,经常任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往前跑。偏偏个性又很倔强,在家里一头毛刺地听不进父母的话,梗着脖子也要发表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认定了的事就要一股劲地去做,即使是意料中的败局也不反悔。之前在网页上看到水瓶座的分析,说他们往往很情绪化,虽然有点迷信的成分但我的确会这样。心中理想的生活是自由自在的,可以不管不顾地去冲去挑战,并不用刻意地去权衡轻重和现实意义抑或是理性匹配自己是否符合做事的身份。只要有想法,就不要压抑个性。生活是一个实验室,在炼金的过程中总该出现惊吓或欣喜,就算错了也是经验的累积;生活不是单调冰冷的工厂,流水线的生产虽然颇有成果,然而却是千篇一律,原地踏步停滞不前。

  生活中有一种现象十分常见:活在别人眼中的自己。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被他人的舆论控制。脑子里住着一个小小的人名叫“其他人”,他告诉你这样生活是掉价/僭越/不符身份。恰好假期同一位在浙大就读研究生的学长交流,他很坚定地告诉我说自己读完研想回母校效实教物理。当时我是惊讶的—讶于他的想法和勇气,因为凭这样的光鲜的学历和能力,理应可以做更好的工作,然而他却极度排斥“996”式的科研。他描述中自己的高中生活颇有传奇色彩:组织外联部,创建第一代校史宣讲团,担任摄影社社长。由于“太爱搞事情”,以致最后高考发挥失常去了一所“平平无奇”的985高校(也许这就是学霸)。回忆在效实的日子,他说自己一点也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因为做了很多热爱的事情,给美好的青春留下浓重的一笔。的确,记得老师曾说,毕业后不再会想起某次考试某节课堂,但运动会的起跑线前的忐忑不安却是历历在目。包括现在,还能时常看到这位学长分享自己摄影,烘培,和朋友打台球的动态,我想到他的一句话:“我觉得每天买菜做饭过日子,就挺好的。”

  很快我便理解了,不仅仅理解了他对生活的定义,对爱好和情调的重视,也理解了他敢于去过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他人掺和其中指手画脚的生活。如今毕业于名校的学生,我敢肯定,有许许多多都从事了体面却不喜欢的工作,因为不敢顺从内心的声音,因为穿着一件被“其他人”强硬套上来的外衣。快乐吗?并不快乐。不快乐的生活,自然也失去了意义。

  所以不妨抛开枷锁,感性体验生活,可以用理性作为指导,但不能被所谓的理性牵着鼻子走,逆来顺受说到底也是不理性的表现。勇敢地去追求,不必害怕!因为生活的答案,没有真理。
 

  你我也是装睡中的一个

  ——读《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有感

  葛云锦

  为什么我们会装睡?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充满了白色谎言的时代里,有些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于是闭上了眼睛;有些人看不透这世界,自己又没有信仰,只好闭上了眼睛,在自己给自己搭建的虚幻的梦境中沉醉;有些人不小心撞了墙,短暂地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过会儿可能又重新睁开眼睛准备上路。他们有的清醒地知道自己的状态,选择了装睡;有的则是浑浑噩噩处于睡梦之中而不自知。他们出于不同的原因选择了装睡,又以不同的方式在这世上装睡着,如果你发现了他们,请选择不要打扰。

  因为……因为装睡的人往往比你更清醒地知道自己的状态,装睡,这是他们深思熟虑慎重做出的选择。庄子说过,“井蛙不可语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冰者,笃曲士不可语道者,束于教也。”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是因为如果他能轻而易举的被你叫醒,那他还费那个劲儿去装睡干嘛?你大可不必打着善良的幌子去叫醒装睡的人,你要知道,这同“井蛙言海”“夏虫言冰”没有什么区别,同样,没有什么作用。

  更何况,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不顺,每个人都会有选择逃避的时候,如果你选择了闭眼装睡,应该也不会希望被叫醒吧,所以,让他深深地睡吧,你也深深地睡吧,别再装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