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学术”_眼球

  上海某教授一直在研究中国电影人获取国际知名度的形形色色路线图,最终得出一个“伟大”的观点:章子怡是伟大的,但她的伟大至少被低估了一百倍。类似这样“伟大”的观点还有很多。北大中文系某教授在新书《丧家犬:我读“论语”》中,不但把孔子描述成是一个“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丧家犬,而且拿孔子的身高大做文章。经过一番考证,该教授认为孔子的身高为2.21米,与身高2.26米的篮球明星姚明几乎是一般高。北大古代文学专业檀博士的新书《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认为李白是一个吃软饭、打群架、混黑道的“古惑仔”。一本名为《中国最虚伪的男人:梅朝荣品诸葛亮》的书认为,刘备三顾茅庐是假,《出师表》暴露了诸葛亮的政治野心,最终得出结论:诸葛亮是“中国最虚伪的男人”。此外,还有一个李宁春能抵上一百个北大毕业生、梁山108将中至少有43人不是好汉、李清照有没有外遇、司马相如带卓文君出走是有预谋地劫财劫色等各式新“学说”。这些观点一经抛出,立即会吸引公众的关注,成为典型的“眼球学术”。
  在经济学领域有一种现象叫“眼球经济”,是指使尽花招制造噱头,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宣传和赢利的目的。比如,推销浴缸的商家让美女大庭广众之下在浴缸中洗澡,推销床垫的商家让汽车在大街上碾压床垫。“眼球学术”与“眼球经济”在本质上有相通之处,它通过对学术上一些重要现象发表奇谈怪论有意来引起人们的注意。上述那位教授在推出“孔子与姚明一样身高”的观点后,立刻引起强烈反响,网民纷纷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反对者有之,赞成者亦有之。其实,网民的反对或赞成均不重要,重要的是该教授在赞成或反对声中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眼球学术”是一种典型的伪学术,表面上看是难得的学术创新,其实上是无聊的学术噱头和学术泡沫;研究者自认为是在进行严肃的学术研究,有意无意间却成了煞有介事的堂・吉诃德,对着无物之物肆意地砍杀,因此,他们所谓的研究成果根本进不了学术的殿堂,只能在网络或报纸的娱乐版面充当文化快餐。
  在美国学者波兹曼所说的娱乐至死的时代,一些学者耐不住寂寞,于是在哗众取宠、急功近利的心态支配下,进行“眼球学术”研究。比如孔子问题,他的政治、经济、哲学、文艺、史学、教育等思想都非常值得挖掘,而那位教授偏偏在孔子的身高这个鸡零狗碎式的问题上大放惊世怪谈,这对于严肃的学术研究到底有多大意义?再比如“诗仙”李白问题,他的诗歌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所表现出的艺术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都是研究重点,而那位檀博士却把李白“大话西游”式地解构一番,这与靠骂名人出名的伎俩、“戏说经典”的手法又有多大区别?
  当然,有的“眼球学术”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和急功近利,而是一种学术狂想症或者说学术自恋癖。他们会把研究对象的价值无限地放大,为自己发现了学术新大陆而兴奋不已,实际上陷入了一地鸡毛式的庸俗和琐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