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界需要争论】且介亭杂文

  杂文界需要争论。我历来认为,所谓杂文界,只是一个虚拟的“界”。“杂文界”里的人,应该是一个包容了众多具备各类专业知识的人。他们没有一个固定的圈子,无须诗文唱和,觥筹交错;倘若心中块垒郁积,有话要说,实打实地写出来,就是一篇杂文。此后,可以一辈子都不再碰“杂文”这两个字。是的,现实生活中确有为数不少的职业杂文家存在(这里要谈的,也正是这些人),但他们不应该仅仅是杂文界的人,还应该是思想界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杂文家才能源源不断地汲取养分,丰满自己,同时再源源不断地将其提供给我们自身所在的社会使用。而它们为社会所用的方式,即是争论。杂文的声音,若是众口一词,还如何称其为“杂文”?
  ��当下的杂文界,总体上还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虽然偶有亮点闪现一下,比如冒出来几个新人,推出了几篇新作等等。不过,这些只是事物匀速(或慢速)发展的一部分,不足为奇。当然,你可以举出一百个实例来证明杂文界如何蓬勃发展,形势如何喜人,但那大多不过是圈子内部的自娱自乐,亦不足为凭。杂文界缺少长期的、有益的争论氛围,这是杂文始终无法突破自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就是说,无论是外在环境的期待,还是自身成长的需要,杂文都离不开良性的争论。
  ��争论什么?为什么要争论?如何争论?这些选项,要想说清任何一个,都须做一篇洋洋洒洒的大文章。这里,姑且用片言只语来探讨一下表面的,大家都能看到的东西。
  先说争论什么?当然是争论与当下社会思想、经济、政治、民生有关的各种热点问题。上世纪80年代关于理想的大讨论,90年代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关于“躲避崇高”和“抵抗投降”的争论,都是这方面的典范。这些讨论或争论,参与人数众多,延续时间长,探讨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令人拍案的地方。此后多年,再也见不到如此规模的探讨。当社会走到某一个拐角时,总会引起思想界(包括杂文界)的震荡,我们可以把这种震荡理解为杂文家下意识的生理反应。而我们目前所处的环境,震荡依然存在,但杂文家们的生理反应却越来越少,原因何在?这是因为:一、杂文家缺乏和时代相匹配的专业知识。比较而言,他们更喜欢钻到故纸堆里找论据和证据,而对房地产、医疗卫生、教育、经济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知之甚少,同时又不愿意、不屑于了解和学习。直面汹涌澎湃的浪潮,他们老虎吃天,无法插嘴。二、杂文家们逐渐麻木和淡漠。他们对人的精神的关注变少了,对社会变化的敏感度降低了,导致来自心底的疼痛少了,愤怒和激情也少了,越来越陷入琐碎的鸡毛蒜皮和自说自话,写一篇貌似高深的急就章(时评)就算向自己的良心作了交代。琐碎的东西当然也需要有人关注,但在目前,我更愿意呼唤那些大胸襟的思想家和杂文家,他们的缺席,使得引发争论的动力严重不足。
  ��为什么要争论?争论,并非各执一端,为争论而争论,而是一个对问题进行修正和调整的过程。有人提出问题,大家都有感而发地谈出自己的看法。在争论进程中,角度越来越多维,引出的附属话题越来越多,真理自然越辩越明晰。最后,不用形成什么公议文字,公道已了然于各人心中。事实上,前几年杂文圈子里有过一两次小小的争论,但最后都可悲地演变成个人恩怨,道理之争变成了意气之争,甚至强词夺理,扣大帽子,全盘否定对方,把杂文圈里所公认的容忍原则和自省精神抛在一旁,撸胳膊挽袖子只为置对手于死地。这样的争论中,永远没有胜利者,到最后双方都闹个灰头土脸。连小小的争论都走不到规范的途径上来,还谈何大争论!如何提出命题,如何进行争论,如何让争论沿着着良性的方向发展,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应扪心自问!
  ��诚然,杂文家们也许会说到自己挥笔行文的生态环境。毕竟有所拘束有所顾及,无法畅所欲言,无法真正将所思所感全盘端出来,这样,争论难免在划定的圈里转来转去。想一想也确实有点泄气。但是,这种现实状况谁都回避不了,而杂文家们也并非就完全被死死锁在了圈子里,一辈子无所作为。作为、作为,有“作”才有“为”,若大菜都已摆上桌,还要杂文家们来做什么厨师?事实上,这也正是杂文家们的任务――通过自己持续不懈的争论,通过不断地发声、鼓噪,撬动桎梏,消融坚冰,能撬动一点就撬动一点,能消融一点就消融一点,这总比观望和退缩有意义吧?好的生态环境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当然也要有一个过程。这就更要求杂文家们多提出问题,多讨论问题,多争论,多达成争论模式的共识。没有争论的杂文界,没有大争论的杂文界不会有什么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