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质教育与民族文明|素质教育的价值观 民族

  一个民族若想要崛起,教育所起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试看人类历史,德国能够在欧洲大陆崛起,并主导两次世界大战,甚至在二战结束之后一分为二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快速地从废墟上重建德意志的雄风,这和这个民族极其重视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那么,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应该如何对待我们这个民族的教育呢?我虽然只是一名普通教师,但在从教的几年中,对于民族文明素质和素质教育这个问题,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接下来便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我想从素质教育为切入点。究竟何为素质教育?目前,我国教育界对中小学素质教育内涵的研究,由于角度不同,给素质教育下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大概有九类定义。但综观这些定义,虽然表述不一,但有着共同特点。比如对于素质教育目的的认识,“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是大家不可置否的。再比如这些定义都主张充分开发智慧潜能,主张个性的全面发展,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综合这些定义,我们取其精华,可以试将素质教育定义为如下: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那么,反观我们这么多年的所进行的教育改革,素质教育真的已经形成了吗?我个人觉得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众所周知,素质教育的对立面是应试教育,然而,千百年来在中国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就是考试,在考试制度不变的前提下,何谈素质教育?在当前,任何学校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其主要的着眼点都是考生的学习成绩。尽管如今选拔人才的方式有所创新,比如校长推荐制、高校自主招生、各种加分政策等等,但是,和整体的大趋势相比,这无异于是杯水车薪。而且,诸如校长推荐制和高校自主招生这些政策,真的能够脱离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强调素质?我想这还是一个值得商榷的话题,“韩寒现象”在中国的争议,便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问题。
  其次,让我们把视角放得更远一些,我们提倡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那么,我们的素质教育究竟应该如何发展才能实现这一终极目的呢?就我个人的教学经验而言,我觉得当前的素质教育模式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偏差。第一点就是传统文化的缺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对于这一点的感触尤为深刻。当下,随着我们国家的高速发展,我们的教育也越来越要求和国际接轨,英语作为一门全球通用的语言,其受重视程度已经越来越超过我们的传统文化,很多小孩从上幼儿园开始就已经开始接触英语,甚至很多人对于英语的掌握程度已经超过了对我们母语的掌握,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这样的现象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尤其是在我的教学过程中,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对于语文这门学科的关注度明显比较弱。我在反思我自身教学模式的同时,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遇到了瓶颈?
  我们国家一直提倡文化软实力的问题,在全世界也的确掀起了一场汉学热。但是我想说,如果我们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就出现了问题,那么我们何谈文化的软实力?如果我们的教育模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失去了我们自己民族的特点,那么我们又怎么能期待我们的文化能够吸引其他文明的人呢?我们倡导全球化,支持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但这绝对不是要抹杀所有民族的特性,求同存异,才是我们应该坚持的立场。所以,我们认为,我们要想真正成为一个文化大国,民族文明素质的培养一定不能忽视“民族”这两个字,立足中华民族这个本位,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才能真正使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得到本质上的提高。试想一下,一个从小接受教育主要来自西方文化的中国人,他如何能够担当起增强本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任?
  再次,不同学科之间的割裂性和拼盘性也是值得注意的一大问题。如今的教育模式虽然看上去具有很完整的体系,但是,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真的都是全才或者通才吗?不得不说如今的教育模式很难培养出全才,这也就从一个侧面解释了“林书豪”的个人经历为何在中国人看来是一个传奇。各个学科之间互不相关,完全割裂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这种缺陷在小学教育里面还不算明显,到了高中分科之后,之前学习的很多东西这辈子几乎都再也用不到,文理科之间的泾渭分明导致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出现一种断裂性现象:文科生不懂数理化,而理科生对人文知识的了解也更是匮乏。除此之外,当代教育对文理科的重视程度同样也不一样,在正式分科之前,诸如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虽有设置,但几乎是一种点缀性的学科,并没有得到大家的重视,也就是很多同学嘴里所说的“副科”。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语文这门学科不作为考试的必考科目,那么它是不是同其他所谓的“副科”一样,得不到大家的重视?只要稍有了解的人就会发现,人类历史上出现的那些大科学家,往往同时又是大哲学家,他们用哲学的思维指导着自己的科学活动,往往在自己的领域中创造一片天地。而人文方面的大家更是如此,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极其深厚的人文素养造就了他们的非凡的成绩。
  最后想说的是理论和实践的脱离性,这是中国教育自古以来的一大弊端。我们的学生往往理论知识相当丰富,谈一个问题也是一套接着一套,但是当他们真正接手一个问题时,他们往往显得不知所措。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汉语中的“博士”在英文里面是“doctor”,而这个词除了有为大家所知道的是“医生”这个义项之外,它还有“博士”的义项,为什么会这么翻译呢?因为在西方国家,如果你仅仅只有学术成绩,你是得不到博士学位的,你必须具备如同“医生”一般的素质,以己之学具体解决社会生活文化中的诟病,你才能够称得上博士。我想,这个中西文化差异的小例子便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
  试看几十年前的西南联大,虽然在战火中偏于西南一隅,办学规模也很小,其存在的时间也不过九年,但是其培育出来的一系列人才可以说至今如雷贯耳,其中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三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黄昆、刘东生、叶笃正,6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以及近百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而为什么在和平年代且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西南联大的成功却无法复制,这让我们不禁想到“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不得不承认,“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而我们在探讨民族文明教育和素质教育这个问题时,同样不可能跳过这个命题,同时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除了教学工作的进行,我们也应该时刻反思我们的教育模式究竟出现了哪些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