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课堂也可妙趣横生_妙趣横生的英语课堂英文

  新课改和新课标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教育目的。”这就需要“临床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实践,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知识只有靠学生亲身操作实践才能学会,教师讲授只是纸上谈兵,教师精讲学生多练是最好的方法。通过我的不断探索,总结出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法”。本文就阐述了“任务驱动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从完成某一“任务”着手,结合任务导航和学生的求知需要,提出学习任务及目标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再通过学生的讨论、摸索、操作及教师的及时引导,驱动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学会相关的理论或技能,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寻找信息技术的共性,从而能举一反三的学习。那我们如何让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妙趣横生呢?
  一、巧妙的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开好头就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说得一点不假,信息技术课堂体现得尤为突出。要想让学生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首先应在导入上下功夫,要让学生对本课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学生才会用心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把“要我学”变成“我想学”,正当学生兴趣高涨之时,教师顺势宣布本课的学习目标,先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才不至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像一只无头的苍蝇。比如:五年级学生学习Flash软件。在导入时,我先播放了几个有趣的Flash作品让学生欣赏,让学生知识Flash的作用及这学期我们将学什么知识,此时,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学习兴趣高涨之时,教师再揭课题,展开教学就容易得多。
  二、合理安排学习任务,教师精讲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除了导入,教师还应在学生的学习任务上下功夫,任务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1、“任务”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2、“任务”要符合学生的特点,“任务”的大小要适当。3、“任务”要有挑战性和趣味性。4、一课可以设计几个不同层次的“任务”兼顾到全体学生。安排完任务,教师应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能迅速的找到切入口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自学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在行间对学生进行间辅导与监督,此举不仅能点拨学生,还有助于教师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介绍。如四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申请免费电子邮箱”时,我设计的学生任务是让学生自己申请一个“网易163”免费电子邮箱,在申请前,我先引导学生打开“网易163”网站,找到申请邮箱的切入口,学生再自已去申请邮箱就容易了。最后我再针对学生在申请中遇到的重难点进行示范介绍,学生很快就申请成功了。
  三、展示成果,有效评价
  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应及时的组织课堂评价,课堂评价的作用有如下几点:1、激发动机和维持动机的作用。2、促进互助互学和团结协作的作用。3、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成功体验的作用。学生学习成果评价可以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等方式进行。学生学习成果评价的内容主要有:1、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根据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是否作了主动的思考与协作、是否为完成任务而做出了努力?对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何?等等。教师必须做出准确判断,并对表现好的给予表扬与鼓励,对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加以引导,帮助其端正学习态度。2、对学习成果本身的评价。通过完成作品从而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知识与操作技能是教学目标之所在,对学生作品本身进行评价能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改进学习方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达到鼓励学生的作用。
  四、设计课外任务,让信息技术生活化
  信息技术课外不是没有作业,而是任务可能比任何学科都多,但不能以传统的形式给出。我们知道,素质教育以先进的现代技术和理念为基础,信息的获取与整理是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已经被国家教育机构所重视。因此如何让学生在课余也能用到信息技术的原理和手段来获取知识和能力本身就是“任务驱动”教学的延伸。在设计课外任务时的原则应以应用为主,通过应用来达到巩固和创新的目的。这里所说的应用不只是信息技术书本上的东西,而是比较全面、比较广阔的范围内对新知识和技能的获取与实践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结构,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了学生一个本真的课堂。只要教师在课堂上能有效的应用此教学方法,就可以感受到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价值所在与魅力所在。在教育教学中,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应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总结”,从而探索出更有价值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