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m容器育苗技术_林木容器育苗技术

  摘要 介绍了容器育苗技术,包括前期准备、基质填装与播种、水肥管理、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容器;播种;育苗;抚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 S72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9-0205-01
  采用容器育苗造林,不仅成活率高、育苗时间短、方便、对苗木伤害小,而且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同时容器育苗还可以节省育苗地和种子,便于集约管理,造林后缓苗快,有利于苗木速生丰产。
  1 前期准备
  1.1 育苗地选择
  容器育苗的育苗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通畅、通风光照条件好的半阳坡,切忌选择容易积水的低洼地、风口处和阴暗角落。
  1.2 育苗容器准备
  由于育苗容器的种类繁多,且形状、大小、制作材料等也存在很大差别,因此应结合需要栽培的树种、育苗周期的长短、苗木规格及习性等来选择不同的育苗容器[1-6]。
  1.3 营养土配制
  营养土的配制是容器育苗成败的关键,因此一定要精细选择和合理配制营养土。我国北方常用的营养土配方及适合培育的树种见表1。
  营养土的配制一般步骤为:一是将培养土的基质材料进行粉碎,然后过筛直至达到颗粒大小要求。二是根据一定的比例将过筛后的基质材料进行混合。三是将混合后的营养土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其达到一定的湿润程度,即营养土装杯后不会从容器的排水孔中露出,且将其握成团后不变形。在营养土的配制过程中应注意,配制的场所在使用前应进行消毒,且保持清洁,防止在拌土的过程中混入有害的病虫。如果营养土是使用机械混拌,则需在使用前用2%福尔马林溶液消毒。不同的树种生长对酸碱度的要求不同,阔叶树的pH值一般要求为5.7~6.5,针叶树的pH值要求为4.5~5.5。此外,在用容器进行松树、栎树育苗时一般还需要接种菌根菌,通过共生作用促进植株的生长。
  配制好的培养基要求透气、保水性能好,各种营养元素之间的配比要合理,且不含有杂草种子和病虫害。培养基的消毒方法为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70 g/m3均匀拌入培养土内,加盖塑料薄膜3~4 d,揭去薄膜7 d后待药物气体挥发完毕即可使用。或用营养土加入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 g/m3或60 g/m3与40%的甲醛300 mL/m3对水30 kg混拌均匀后,用薄膜封闭7 d后装入营养钵备用。
  2 基质装袋及播种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装入育苗容器内,容量为容器的90%~95%。选择优良的树种,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一般要经过浸种、催芽及消毒等处理,既可以促进苗早发、快发,又可以减少因种子表面附带病菌所带来的病虫害。一般每个育苗容器中播2~3粒种子,然后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1~3倍,以不见种子为宜[7-9]。
  3 水肥管理
  播种完毕要立即浇水,且要浇透。如果种子较小,也可以先浇足底水,再播种,最后再用细嘴壶浇少量水湿润种子,防止浇水量过大冲掉种子。出苗期和幼苗期要经常浇水但每次浇水量不可过多,只要保持培养基湿润即可;速生期浇水次数要减少,但是应加大每次浇水量,做到培养基干湿交替;生长后期要控制浇水;出圃前停止浇水。不同发育时期要施不同的肥料,及时掌握苗木氮、磷、钾养分的匹配,另外,在苗木木质化后要向苗木喷洒叶面肥,加快苗木的生长速度。
  4 抚育管理
  幼苗出齐10 d左右,间除过多的幼苗,每个容器只保留
  1株苗,这样才能有利于苗木的木质化速度。
  容器育苗能否成功,关键是能否管护、抚育好苗木。前
  期工作的投入只是第一步,关键在于抚育管理,以防止前功尽弃,常言道“三分植苗,七分管理”的道理就是这样的,松土、除草、遮阳,病虫害的监测、防治,野生动物的毁损,人为破坏等都要管护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质量。
  5 病虫害防治
  在使用容器育苗的过程中易发生灰霉菌病、立枯病及苗木猝倒病。防治方法:经常通风,适当降低空气湿度,同时使用甲基托布津、退菌特、百菌清、多菌灵等药剂进行防治。立枯病可用敌克松拌种进行解决[7-9]。一般在进行春季浅耕时,可以混施2%~3%硫酸亚铁水剂4~5 kg/hm2或50%辛硫磷乳剂20 kg/hm2进行土壤消毒;苗齐后喷施1%等量式波尔多液。幼苗期喷施2%~3%硫酸亚铁水剂9 000 kg/hm2防治根腐型立枯病;幼苗期灌施50%辛硫磷乳剂5 kg/hm2(0.1%)防治小地老虎、金龟子;猝倒型立枯病的防治可以用五氯硝基苯混代森锌(3∶1)40~60 kg/hm2制成毒土混50倍细土。坚持预防为主,对症下药,在生长期每隔7~15 d使用1次杀菌剂,在虫害高发期要及时用药防除。
  6 参考文献
  [1] 齐小平.宁南地区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20):170-171.
  [2] 潘庆全,张满水.林业容器育苗技术探讨[J].民营科技,2011(10):20.
  [3] 海晓明,王鹏,闫志军.油松容器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8):213-214.
  [4] 陈凤英,缪美琴,袁国胜.我国容器育苗现状及其技术发展趋势[J].林业科技开发,1989(2):30-32.
  [5] 杨永利.浅谈容器育苗技术[J].陕西林业,2008(1):36.
  [6] 肖华.容器苗造林方兴未艾[J].内蒙古林业,1992(9):25-26.
  [7] 李荣富.我国容器育苗技术现状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21):217-218.
  [8] 张弘强,于晓平.容器育苗技术在我国应用现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30):307.
  [9] 温凤英.林木容器育苗技术及其在我国应用现状[J].民营科技,2007(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