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创新班)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创新班) 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与直觉 朱光潜 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这里“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

诗的“见”必为“直觉”。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直觉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是香的,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到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它的“意义”。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都可用“A为B”公式表示出来。认识A为B,便是知觉A,便是把所觉对象A归纳到一个概念B里去。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无意义,必须与B、C等发生关系才有意义。我们的注意不能在A本身停住,必须把A当作一块踏脚石,跳到与A有关系的事物B、C等等上去。但是所觉对象除开它的意义之外,尚有它本身形象。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

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比如说崔颢的长干曲,你必须在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住你的全部意识,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是一首唐人五绝”“它用平声韵”“横塘是某处地名”“我自己曾经被一位不相识的人认为同乡”之类的联想。这些联想一发生,你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这番话并非否认思考和联想对于诗的重要。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甚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
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完美。但是在用思考起联想时,你的心思在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思想与联想只是一种酝酿工作。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被人称为“灵感”。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灵感亦并无神秘之处,它就是直觉,就是“想象”,也就是禅家所谓的“悟”。

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看,那还有芜杂凑塞或空虚的毛病,不能算是好诗。古典派学者向来主张艺术须有“整一”,实在有一个深埋在里面,就是要使在读者心中能成为一种完整的独立自足的境界。(本文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从事物间的联系中概括出来的意义,都不属于“直觉”。

B.“知觉”可用“A为B”的公式表示,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没有意义。

C. 灵感就如同禅家所说的“悟”一样,常常突现于眼前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

D. 在古典派学者看来,“独立自足的境界”应当包含在艺术须有的“整一”之中。

2.下面对诗的赏析,符合“直觉的知”的一项是( ) A.在欣赏诗经蒹葭时,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

B.在欣赏曹操观沧海时,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

C.在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时,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

D. 在欣赏杜甫望岳时,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

3.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诗本身应该有完整的形象,必须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

B.读诗时,诗的见必须关注形象本身,必为直觉,即对个别事物的知 C.“‘直觉的知’的内容”的获得并非易事,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

D.在“诗的境界”形成的过程中,只能有“直觉的知”而不能有“名理的知”。

二、古代诗文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10题。

放 鹤 亭 记 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
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
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
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
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 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 升登上 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和睦 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 狎亲近 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阴北边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①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C.①宜若有益而无损者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①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B.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C.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D.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 B.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 C.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 D.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 8.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学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麓,最原始的意义是生长在山脚的林木,以常和与山有关的词连用,现在一般指山脚下。

B. 郡守,官名。郡的行政长官,始置于战国。战国各国在边地设郡,派官防守,官名为“守”。本系武职,后渐成为地方军政长官,掌管军务。

C.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帝王诸侯见群臣,或卿大夫见僚属,皆面向南而坐,因用以指居帝王或诸侯、卿大夫之位。

D.东山之阴,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9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

B.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

C.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D.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直抒胸臆,余韵绵长。

10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⑴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⑵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二)古代诗歌阅读 君子于役 诗经王风 君子于役⑴,不知其期,曷其至哉⑵鸡栖于埘⑶,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⑷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⑸,曷其有佸⑹鸡栖于桀⑺,日之夕矣,羊牛下括⑻。君子于役,苟无饥渴⑼ 注⑴役服劳役。⑵曷h何时。至归家。⑶埘(sh 时)鸡舍。在墙上挖洞做的鸡窝。⑷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⑸有佸(hu )相会,来到。⑹桀鸡栖木。⑺括来到。⑻。苟大概,也许 1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这是一首很朴素的诗,以重叠章句的手法来推进情感的抒发。

B.每章开头,都是男主人公用简单的语言说出的内心独白。

C.主人公带着叹息地问出了“曷至哉”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 D.本诗抒发了思妇对久役不归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反映了战争或劳役给家庭带来的痛苦。

E.本诗的末句写出了当时服役者生活条件的艰难。

12.本诗的两章中都有景物描写,请结合全诗分析其作用。(4分) 答 13.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共10分,每空一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表明自己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 , 。” (2)在离骚中,屈原认为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美好就可以的两句话“ , 。” (3) 诗经氓中两次写车,一次喜庆,“以尔车来, _ ” ;
一次凄凉, “淇水汤汤,_ ”,车来车往中,命运浮沉里。

(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 ___ _, _ ___ 。”两句意思一致。

(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通过写鱼和鸟来表现出洞庭湖盎然生机景象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饮一口汨罗江 熊召政 汨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的诗史中,已经流了,两千多年。诗人如我辈,视之为愤世嫉俗之波的,不乏其人;
取它一瓢饮者,更是大有人在。当然,饮的不是玉液琼浆,而是在漫长的春秋中浊了又清,清了又浊的苦涩。这苦涩,比秋茶更酽。

这会儿,我正在汨罗江的岸边,掬起一杯浑黄得叫人失望的江水。为了在端午节这一天,饮一口汨罗江的水,我可是千里奔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