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小学语文教学视频

  摘要:小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工作在全国不断地实施和完善,新课标下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着不足,不能满足新课标下的教学要求,教学改革工作势在必行。教师要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作为指导,以先进的教学设施作为工具,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2?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040-02
  一、确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决定着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只有确立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改革工作才能正常地开展和实施。在以往的教学工中,教师始终站在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绝大多数的情况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这种教学方法不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也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过于僵硬和“机械化”,忽略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这一事实,很难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这样的情况下,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的积极性不够。而传统的教学工作的不足源于传统教学理念所存在的缺陷,因此确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打破传统教学理念是重点,而其关键是摆正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教师只是帮助和辅导学生学习,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传授给学生,而不是将自己的思维模式以及观点和看法通通灌输给学生。教师不能永远代替学生去思考,那么教师就不应该扼杀学生独立去思考的机会。多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机会,哪怕想错了也是一种锻炼,老师的工作是指引学生朝着正确的思路上去思考,而不能代替学生思考。学生自主独立思考的过程,不仅是对课文内容掌握和熟悉的过程,也是自主学习课文的过程。有了这一过程后,学生对课文理解得更加透彻,在课堂上能积极配合老师,学习的热情高涨,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老师在课堂上纠正学生思考中的错误,让学生了解老师对课文的理解和看法,老师和学生相互学习,这样教学效率才能提高,教学目标才能不断实现。学生是天生的思想家,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很独特,可能在成人看来是错误的,但我们应该留给他们思考的机会。只有不断思考,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的教学理念就是将学生放在主要地位,老师只是辅助学生学习,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习。
  二、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工作中的优势日益突出,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技术结合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新动力,它能带给学生们多重感官刺激,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也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更牢固地掌握知识。老师在运用多媒体时,要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设计出更好的教学策略。多媒体技术能展示的信息量大,突破了以往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的格局,不仅降低了老师的书写量,而且给学生带来了良好的试听效果。语文课的板书量很大,在多媒体课堂上,老师可以利用少许时间回放所讲内容,让学生记下重要知识点。多媒体课堂比普通课堂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老师的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使课堂的氛围更加活跃。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下,以往死板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鲜活有力,因此,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和消化只是,记得也更牢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些学生对普通的教学课堂提不起半点兴趣,而多媒体课堂能或多或少地减少这些同学的抵触情绪。特别是在诗歌教学中,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视频,生动地展现诗歌中的情境。伴随着与诗歌相符合的中国古典音乐,学生们不仅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积极性和兴趣也大增,同时也能记得更牢固。在讲解《观潮》、《北京》、《黄继光》等课文时,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很形象地展示课文内容。潮水如何汹涌对很多学生来说很陌生,视频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很多学生没去过北京,老师可以播放天安门、故宫、长城、鸟巢等图片,让学生更加生动地了解自己的首都;通过播放黄继光的视频让学生更加了解这位英雄,并向他学习。有了兴趣之后,学生们的主动性更强,从而有了自主学习的动力,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自觉,更加努力,学习成绩也会有所提高,老师的教学业绩也会相应提高。
  三、通过生活来理解课文
  文章的作者在创作时离不开生活,文章都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看法以及情感的寄托,如果老师能带着学生返璞归真,必将收获颇多。
  很多文章的创作背景离我们的实际生活很遥远,如果学生不能将这一点弄清楚,在理解文章时肯定会遇到困难。例如鲁迅先生的文章反讽性很强,充满时代气息。如何让学生深刻而形象地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老师起着重大作用。老师在讲课文前,有必要先为学生讲解文章的时代背景,让学生明白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作者有了这样的情怀而创作了这篇文章,也让学生对隐藏在文章后面的文化内涵有所了解。有了这个基础,学生对全文就有了正确的感情基调,在理解句子的含义时就有了大方向。
  体会句子的含义与生活是分不开的,如何指导学生体会句子的内涵是教学重点,也是考试重点。在很多情况下,遇到含义深刻的句子时,学生大多只能读懂表面的意思,不能理解句子的情感所在。如何让学生悟句子的情感所在,还得联系生活。例如在《落花生》中提到:要做有用的人,不能只做外表体面的人。很多学生狭隘地认为做外表体面的人都是不可取的。在生活中,他们觉得清洁工、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等才是有用的人,他们为社会做贡献而不在乎外表。这时老师可以反问下:那动车上的乘务员、接待外宾的礼仪小姐是不是有用的人呢?他们外表都很光鲜。这样贴近生活的例子才会让学生理解到重点是要做服务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文章是作者生活情感的写照,多将文章的情感与现实生活中的情感联系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总结:只有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工作,确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将学生摆在教学工作的首位,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达到新课标下的教学目的。老师可以结合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生活是语文的源泉,将教学工作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也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刘秀芬.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的思考[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0,(08).
  [2]语文[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