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缸砸光 “司马缸”砸光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见《宋史》卷336《司马光传》,原文不长,抄录如下:“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传记写的是“击瓮”,严格来讲,瓮和缸还是有区别的,不过大家都习惯说砸缸了,所以没有必要较真。这个故事为什么流传广泛,传记也交代得很清楚,“京、洛间画以为图”。意思是说,在京城开封以及洛阳一带,人们把这个故事画成了未成年人安全教育宣传画,广为张贴,以示褒扬。沉着、机智、勇敢的“见义勇为好少年”司马光的先进事迹,从此传诵不衰,家喻户晓。
  一句话,司马光砸缸砸成了名人。是名人,就有名人效应。当然,效应不完全等于效益,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说是麻烦。一个人前脚刚出了点儿小名,麻烦后脚就跟来了。众声喧哗的互联网时代,为北宋活字印刷术的时代所望尘莫及,在网上浏览一下关于司马光砸缸这件事情的五花八门的调侃,就可以深切地体会到,一个出了名的人,要想过几天安稳日子,实在不太容易。首先是缸的主人找上门来,对司马光说:“孩子啊,人你也救了,名你也出了,快把你的爸爸妈妈叫来吧,我那口缸可是祖传八代的古董缸啊!”获救小孩的家长也不领情,埋怨司马光说:“哎呀,你砸缸的时候怎么那么不小心哪?看看,把我们家小祖宗的脑袋都砸出血啦!”嗅觉灵敏的“狗仔队”写出来的新闻,更是让人吐血:“据司马光所在学校的同学反映,司马光同学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做好事任务,才亲手将站在缸沿上的小朋友推进水缸里的。”
  上述种种,无疑就是传说中的“恶搞”。我不打算对司马光也来上这么一段无厘头式的恶搞,而是想提出一些稍为正经的假设――假设站在营销的高度,司马光砸缸砸出名堂之后,依照我的看法,他极有可能做的事情,至少有两件:第一是继续砸缸。因为他是靠砸缸出名的,只有不停地砸下去,有事没事砸上那么一缸两缸,才有可能维持砸缸能手的声誉。第二是为制缸企业做产品形象代言人。因为他是砸缸能手、砸缸明星,只要他左手拿缸,右手伸出大拇指,对着镜头吼上一句“百年好缸,死砸不烂”,那么,这家企业可就发财发得晕头转向了。司马光的代言费自然也不会少,不用再去写什么《资治通鉴》挣稿费了。如果这两件事情干得不错,司马光就转化成了“司马缸”,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不过话又说回来,品牌再好,也是有风险的。比如一辈子都砸缸,干得好是砸缸能手,干不好就有“为砸缸而砸缸”的嫌疑了。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的人,既可能是卓尔不群的大师,也可能是江郎才尽、欺世盗名的小混混。又比如为制缸企业做形象代言人,万一这缸不是“百年好缸,死砸不烂”,而是伪劣产品,不堪一击,那玩笑可就开大了,就像一些光彩照人的明星,为假药、毒牛奶、劣质化妆品做代言人,贻害不浅,致使舆论哗然,群情激愤。凡此种种,都是把“司马缸”搞砸之举。一而再,再而三,“司马缸”就砸光了。
  换言之,所谓“司马缸”,就是一个人或者一个集团立身处世的资本。资本是需要积累、需要善加经营的,否则迟早会坐吃山空。刘邦以武力夺取天下之后,陆贾建议他搞一点文治。刘邦起初很生气,骂道:“你爷爷我的江山是打下来的,不是读书读出来的!”陆贾反问道:“江山可以用武力打下来,难道也可以像秦始皇那样,用武力来治理吗?”这回刘邦不吭声了,马上道歉,并且向陆贾征询治国安邦的意见。虽然刘邦骨子里的流氓习性永远无法根除,但是此刻,他还是明白事理的,知道打江山的那一点老本不能吃一辈子,需要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积累新的资本。如果什么都用武力来解决,有人批评几句,就动用国家机器、专政力量,全国通缉、抓捕,那江山是坐不稳也坐不长的。
  由此可见,“司马缸”实在是很要命的东西。小到一个人的饭碗,大到整个江山,如果“司马缸”砸光了,那么,除了用愚蠢来形容之外,恐怕找不到更合适的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