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性化现象解读及其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启示_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现象的人是

  美国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于1977年提出“向双性化”的概念。双性化是指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具有此种人格类型的人身上同时具备男女两性的能力、性格、兴趣、动机等,在心理特征上同时具备男性和女性共同优点和长处。本文将对双性化现象进行阐释,并将对由双性化现象引起的对传统教育理念的一些冲击和反思进行讨论。
  
  一、关于双性化的阐释和前人的研究成果
  
  双性化的研究最早始于西方。最早关于男女角色可塑性的报道,是美国人类学家米德于1935年对三个邻近的新几内亚部落的研究,他发现人精神上的双性化比生理上更不明显。弗洛伊德提出了“潜意识双性化”的概念。瑞士心理学家容格提出了著名的“阿尼玛(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理论。用“男性的女性意向”和“女性的男性意向”两个术语,说明人类先天具有的双性化生理和心理特点。
  美国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是提出男女兼性的主要代表人物"她于1977年提出“双性化”的概念。“双性化”又可称为性别角色双性化、双性化人格、两性化人格、男女兼性或心理双性化,它指的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具有这种人格类型的人身上同时具备了男女两性的能力、性格、动机、兴趣等,尤其是在心理特征方面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某些优点和长处。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表现为自信、独立、合作、沉稳、敏感、热情、成熟等男女两性都具有的特征。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性别角色的双性化不等同于所谓的男性缺乏男子气、女性缺乏女子气,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性别错位和一些生物属性上的缺陷和疾病。
  自从“双性化”这个名词被提及,心理学界出现了一股双性化研究的高潮,那么,双性化究竟是人类文明的进步,还是人类没落的标志呢?对此,有许多心理学家进行了相关研究。
  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是同一个单一维度的两极,而男性或者女性仅仅属于两极中的一端。而且人们通常将具有男性气质的男性和具有女性气质的女性这两个人群看做是心理健康的标志。男性气质多表现为独立、勇敢、自信、而且具有支配感和成就感,喜欢竞争性强的强烈活动。女性气质多表现为温和、敏感、被动、缺乏自信和果断精神。而桑德拉・贝姆却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观点,她提出,个体通常具有两方面的特质,一个健康而完善的人,通常同时具备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而具备这种双性化气质的人群,则拥有男女两性共同的优点和长处,能在各种社会活动之中更好地发挥个体潜质,常常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现实生活。在需要男性气质的场景下,个体能够表现出男性的刚毅与顽强,在需要女性气质的场合之中,往往又能够表现出女性的温柔与体贴。所以,也有人将“双性化”现象称之为“完美人格”。
  国内外许多心理学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具有双性化气质的人群,往往具有更高层次的心理健康水平,双性化是比较理想的人格模式。吉尔伯特曾经做过一项关于性别人格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不论男性被试还是女性被试,均倾向于报告认为那些双性化气质的人更加有吸引力,是理想的男性和女性模式。另外,有相关研究表明:1)在解决危机的过程中,双性化的被试得分最高,男性化和女性化其次,性别未分化群体最差;2)双性化的父母更愿意教养儿童,对儿童更加敏感;3)双性化的家长培养出来的儿童比传统性别类型下培养出来的孩子更加富有竞争性,更善于自我调节;4)双性化的个体比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的个体均具有更积极的自我概念。我国学者王登封、邹萍、马锦华、王学等人所做的研究调查也均显示出与之较为一致的结论。诸多研究调查表明,双性化气质的人群通常具有较高的责任心、较强的自信心,自我评价较高、自尊水平高、自我效能感较高等显著特点,同时也具备温柔、富有同情心等特性,双性化的个体更加受同伴和他人欢迎,更加有利于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双性化气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性别发展模式。
  
  二、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
  
  从古至今,我国教育似乎从来就没有摆脱过对男女两性“分槽喂养”的传统。在我国古代,通常教授训练男性射箭、骑马、耕作等,女性则学习琴棋书画之类柔和轻盈的事物,并负责照看孩子,洗衣做饭这些至今仍保持下来的传统女性的“任务”,因此,当历史上有了花木兰的时候,虽然被世人所称颂,但仍将其归结为另类,若非另类,试想我们还有谁能对她有此刻骨铭心的记忆呢?
  当然,这不能仅仅归因为人们对男女两性的性别偏见,男女两性的分工之中不乏有生物学因素的重要原因。但是由许多历史原因而造成的性别刻板印象却根深蒂固扎根于人们心中。
  如今的儿童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往往被家长和老师冠以“你是男子汉”,或“你是小姑娘”之类的标签,当然这是在形成儿童性别角色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鼓励男孩子去玩那些冲突较多的、较费体力的、“比较男子汉”的游戏,支持女孩子参与类似过家家、毛绒娃娃那些居家过日子的小游戏,这在儿童的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认同方面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不论是在世界其他地区还是在我国境内,传统文化教育鼓励女性以纯女性化为目标,男性以纯男性化为目标。因此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女性只有温柔、敏感的一面,而男性只有勇敢、坚强等特征男性化和女性化特征位于性别角色行为连续体的两个极端上。然而,类似于“女孩子学不好数学”“男孩子更适合学物理”等等关于男女两性的角色偏见和性别刻板效应所造成的教育倾斜,则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不良反应。一般来说,当被人冠以“学不好数学”时,女孩子可能会对数学产生不必要的担忧和恐惧,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课堂、数学作业甚至数学测验等产生不良情绪,而由此产生的不良情绪反过来又影响了女孩子们对数学的喜好程度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传统的教育理念往往将男女两性区别对待,往往鼓励男孩子去学习和锻炼刚强、果断、富于理性思维的等等这样一些传统男性所应该拥有的男性品质,例如政府政要、警察、医生等;女性则被人们教授那些比较柔弱和富有爱心的活动,例如幼儿教师,护士等。
  
  三、双性化现象对传统教育理念的一些启示
  
  双性化现象提示我们,在传统教育过程中,我们对男女两性采取的泾渭分明的教育策略可能有些时候是有失偏颇的,因此,有许多学者提倡“双性化教育”。我国学者胡江霞于1996年首次提出,教育要结合理想的“双性化”性别模式,进行合理的“因性施教”。之后,掀起了一股“双性化教育”的热浪,相继有学者提出,作为家长,应该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适当采取一些促进儿童双性化的措施,培养比传统男性化女性化更加优质的儿童;作为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性别观念,树立先进的性别观念,从日常学习和学校活动中影响学生,注意培养学生吸取男性和女性的优良品格,诸如注意培养男孩子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一面,培养女孩子勇敢、果断、坚强的一面。由于性别规训贯穿于人社会化一生的整 个发展过程,以及人类发展的各个领域之中,要改变单性化性别规训对人的束缚,可以在多个领域实施“双性化教育”,以培养尽可能多的较充分发展的“双性化”个体,实现性别之间的教育公平、性别公正,从而对男女两性均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现在许多学者认为,对男女两性进行双性化教育,不论是对社会的进步而言,还是对男女两性自我的成长与发展而言,都是一种十分积极的进步。
  在日常交往过程中,鼓励男孩子和女孩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从而在交流和互动过程中,相互学习对方积极的方面。对此,学校可以采取一些男女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和学习兴趣小组,这不仅可以促进他们跨性别交往技能的训练,又能够加强他们跨性别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学习,在这种跨性别的学习和活动中,培养了他们在需要男性气质的时候果敢和坚毅,需要体现女性气质的时候柔情、体贴和富有同情心。这不仅是教育的进步,也将是人类认识和实践的进步。
  学校教育作为培养“双性化”这一完美人格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双性化教育”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如何完善则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我国学者李立娥提出以下策略,1、在微观层面上要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如:①对学生所读之大量历史的、现代的各种体例的文本,怎样重视、如何引导大家消除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树立双性化的新形象还有待研究;②对年龄更大的群体,如对两性成人实施“双性化教育”的重要性、高效性还有待细化。2、在宏观层面上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针对人终身社会化的各场域,国家还可出台相应制度,如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文件中,可出台可操作的规范性政策方案。这方面,我国台湾地区做得较好,台湾地区在颁布的“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健康与体育领域暂行课程纲要(草案)”中,对中学三年级的学生明确要求:“学习双性化(刚柔并济)的性别角色,并应用于家庭、学校与职场。”
  
  四、讨论
  
  经过对双性化人格的优点和长处的讨论和总结,我们看到到目前为止,双性化人格被大多数人群所认可和接受,双性化人格特质具备其他性格模式所不具备的完善性和完美性,国内外诸多关于双性化的研究为双性化的完美人格提供了佐证。这对于我们在教育方面的启示也有很重大的意义,“双性化教育”也将作为新的教育思想,应用于现实的教育实践之中。然而,关于双性化人格的完美性在一些人群中尚未形成完全一致的结论,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关于性别发展的方向是趋于近似还是其他模式,这一直是人们讨论的问题。另外,双性化模式的教育也有待于我们更进一步去探讨和完善。